孔孟思想文化对当代加强师德和育人建设的启发
2020-03-16吴小丽程妙洪
吴小丽,程妙洪
(贵阳学院 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因为,文化一经产生并且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融合;而只有不同的文化的融合才能产生更高一层的文化,历史事实就是如此”[1]290。
目前,国外不断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国内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察、思考问题都是从人入手的。”[2]78北宋教育家、湖州府学教授胡瑷曾立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人才为经世济民之本,是教育的百年大计之根,人才更是强国兴邦之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师德师风建设事关人才培养的成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归根到底又是对教师的要求。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理念、行为规范和教学品质的总和。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育人建设是根据师德的道德规范、准则所形成的教育体系,育人建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教育行为。师德和育人建设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且自成一套体系,对当代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中记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59孔子躬身自省,时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担忧自己做不到仅凭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当孔子成名之后,大家把他尊为圣贤、君子的时候,他非常谦卑地回答,自己只是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指教师自身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还要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勤奋刻苦。
学而不厌,是对自我的反省和严格要求。在学习当中要怀有认真、虚心的态度,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有一点小成绩就目空一切、自高自大,需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157学习应该是一种兴趣,而不是一个任务。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当作一个爱好、兴趣来看待。“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也不能拖延,需要时时保持紧迫感。
诲人不倦,是一种良好教学精神的体现,是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衡量标准。在自身学习的同时,更要保持一份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激情。孔子也曾经对他的弟子公西华、子贡作过自我评价:“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3]70公西华认为这是“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贡则认为“学不厌,仁也,诲不倦,圣也” 。可见在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前,必备的品格不仅是会学,还要会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内涵修养,古代的圣贤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榜样。
二 、立德树人与为人师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即是自身立业修德,从而通过自己的德行影响他人,并达到育人的目标。《大学》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荀子认为修身为“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5]13。即见到善良的行为,就学习效仿然后自己努力去做到,见到不善良的行为,就远离然后反省自己是否也做得不好。孔子针对为师的要求也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26而对于德行的确立,在古代是颇为重要的。《左传》中记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6]197这三件永不能磨灭的事情,第一就是立德,能够用德行去给万世作楷模。孔子曾经说过自己最担心做不好的几件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60。
古代的教师着重为人师表,即老师一定要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言行举止,学习态度都要做到师者的要求。孔子被人们尊为圣贤,但他自己仍对学习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66更加说明了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已为人师,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越在这个时候,越需要谦虚好学。古代师德观倡导“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理念,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进步,用自身高尚的品德,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不断前行。
三、因材施教与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教育。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只要能扬长避短,人人都能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孔子一生中重要的教育经验,后朱熹将其整理总结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3]101。《论语·先进篇》中记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107
从孔子和学生的谈话中可见,孔子对自己的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并且能根据不同的人的品格进行不同的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而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就是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3]13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才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也如吕思勉先生所讲:“现在所谓教育,其意义,颇近乎从前所谓习。习是人处在环境中,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其影响,不得不与之俱化的。”[7]274
循序渐进教学,也是孔子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一个方法。即为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颜渊对孔子的学问曾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3]83孔子教学先学《诗》《礼》,继之《春秋》《乐》《书》《易》,正是循序渐进方法的体现。“若骤而语《春秋》,则荡志轻义;骤而语《乐》,则喧德败度;骤而语《书》,则狎法;骤而语《易》,则玩神。是以圣人知其必然,故立之以宗,列之以次。”[8]227凡教学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法则,并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能力。
四 、热爱学生与有教无类
古代师德观中教师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品德,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3]136反映出真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和国家的负责。孔子爱护学生望其成才,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快乐和幸福。对于学生总是耳提面命,再三叮嘱:“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3]53孔子对他的每个学生都很了解,“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3]101。老师对学生的爱护绝不仅仅停留在关爱的层面,更是希望他能超越自己,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158的观点,一语道出了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教无类”最早源于孔子的思想,意为不论是任何人,都能接受教育。孔子虽然在《论语》中提到“生而知之者,上也”[3]166,但是从未说过任何一人为“生而知之者”。他更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曾自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矣。”[3]65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能力主开创私学,将学问面向所有国民,是非常难得的。孟子曾多次提出“人皆可为尧舜”[9]229,每个人只要肯下切实致知功夫,圣人之境必定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达到。这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圣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五 、教得民心与求其放心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9]256孟子提出的“施仁政”,其思想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手段,这句话的意思是良好的教育比良好的政治更容易感化百姓。好的政治百姓会害怕,好的教育百姓会喜欢,好的政治可以获得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可以获得百姓的拥戴。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善性,但这个善性并不会在每个人身上都显现出来,这个善性在每个人心中都会萌芽,即“善端”,善端分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9]213。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愿意接受教育,就能将此四端表现出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221儒家自古将仁、义视为圣贤的最高标准。这句话的意思是“仁”是人的正心,“义”是人的正路。现在放弃正路不走,舍弃正心还不知道去寻找,真可悲呀!人们有鸡犬丢掉了,就知道去寻找。而心丢了却不知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其他,只是在寻找那丢失的正心而已。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所以需要后天的学习教化,才能找回丢失的本心。
2005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这反映了上至国家,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要求。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康德也指出:“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植根于原则之上。”[10]我国自孔子开始到今天,跨越两千多年的文化与文明传承中,有很多优秀的师德和育人建设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挖掘和继承下来。我们要“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对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2]294。
师德与育人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在吸收和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实现当代教育体系中师德和育人建设的崇高目标,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