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2020-03-16段炼
段 炼
(贵阳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民族精神、文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形态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道文化为主体,涵盖了思想、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结晶。
当下高校教育的新任务是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发挥“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功能,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一、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战略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推进方式等。
牛津大学原校长鲁卡斯指出:“文明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国家特有的文化混合物,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与其他文化相碰撞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1]知识与文化的汇集和传播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有效途径。
2.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中,如体现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精神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理想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体现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和博大情怀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引导大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为增强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道德情操,高校可在德育类课程体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要以道德来感化、教化民众,要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2],用道德教育来让民众学会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则。古代经典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见得思义”;《大学》提出“在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四书五经深刻地论述了“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重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家庭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伦理规范。
培养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要让他学会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而热爱祖国和人民。人要由己及人,推广爱,这与孔子大同之世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人们行为的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忠孝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人们一个有理想的人还要具有坚定的意志。要将这些优秀的道德观念渗入大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以德育人的目标。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爱国情怀为教育的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要把“位卑不敢忘忧国”“居江湖之远而筹庙堂之策”作为己任,要让学生领会忧患意识是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内核。
2.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教学中,融入儒家“仁爱”思想的理念,培养学生将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让学生领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由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兼爱他人、泛爱众人的社会关爱思想。
3.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人格修养,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了追求真理、维护道义而坚守人格的体现;文天祥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是浩然正气的体现;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里“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是待人真诚、胸襟坦荡的展现。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待人真诚、诚实守信、心地善良、胸怀坦荡的人格修养。
高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的素质,让学生知荣辱、守诚信,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纲要》要求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
三、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纲要》指出,大学阶段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拟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1.完善课程体系,充实学习内容
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诗文背诵”等,选修课如“中国古代诗歌与欣赏”“古诗文鉴赏与人格修养”“儒家经典精读”“地方文化”等。教师给学生讲解经典篇目,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篇目的赏析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如“古代文学”,该课程以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为主线,分析各个时期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能合理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这门课程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再如:“儒家经典精读”课,通过阐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引导学生精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在讲解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通过对《原君》《老子》《北征》《报任安书》等篇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民为本、胸怀天下、和而不同等人文素质。
高校可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等公共必修课,并在内容安排上有所创新。“大学语文”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基础课,通过写作、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对《论语》《孟子》《墨子》《战国策》等有关篇目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仁爱、兼爱等思想。通过对《老子》《庄子》《国语》《礼记》等篇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开阔胸襟,使他们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正坚持正义和公平,做到理解与宽容,这对于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写作、语法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获得理性智慧的启迪,其审美体验、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等也得以提升。
高校还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体系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也是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中国经济”这一章中,在讲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可给学生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由来,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是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增强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同时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领悟到“和而不同”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大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格培养为出发点,借助古代优秀道德事迹的讲述,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培养他们对道德的正确认知;利用多媒体、影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举办课堂讨论、辩论赛、主题演讲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方法更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因此要在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可在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媒介上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互动平台。如“《诗经》精读”“唐诗宋词十讲”“《论语》精读”等专栏,通过校园网站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料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在互动平台上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或向教师咨询。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构建良好的网络导向传播机制。
3.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高校可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论坛和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院系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举办具有特色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来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如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诗词楹联创作大赛、中秋诗词朗诵大赛等,尽量采取活泼的形式,让活动主题鲜明,使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高校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如国学社、书画社、戏剧社等,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理念要不断深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不断变革,教育目标要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其“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