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银行理念下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运行机制探索

2020-03-16

关键词:学历证书等级证书学分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507)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 2019 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工作,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1]“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的提出为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其旨在通过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实现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既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夯实学生就业创业基础,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学分银行”与“1+X 证书”制度的关联耦合

学分银行的本质是对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等,以避免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互通与衔接,学分银行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合理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同时,学分银行的构建也为提升高等教育的参与度,降低辍学率,促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

“1+X”证书制度源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和“X”是基础和拓展的关系,作用互补不可分离。“1”是学历证书,具有基础属性,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1]“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

鉴于“学分银行”与“1+X 证书”制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实施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其目的就是鼓励在校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应积极获取多种类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修读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如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那么依据学分银行规则,可以免试相关考试内容。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培训机构而言,针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员,如进入院校学习,依据学分银行规则,则可以把获得的学习成果转换为相应的院校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可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因此,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降低重复学习内容,并以学习成果为联结点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

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既具有正规学历教育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即给市场培养和输送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2019 年,全国高职共扩招116 万人,招生范围首次包括退役军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并且这些人员招生人数达52 万人,接近高职扩招人数的50%。

面对高职扩招带来的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各方面参差不齐的学习群体,如何有教无类?如何因材施教?职业院校和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学分银行”与“1+X 证书”制度关联耦合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之举。一方面,学分银行具备“开放性、公平性、终身性、服务性”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学分转换”和“学分互认”,可促进“学历认证”与“技能等级认证”相互衔接。[3]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体现国家职业教育导向和未来改革趋势,是确保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精准对接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4]因此,“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相互融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学分银行”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充足的资源储备,而“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和推广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学分银行”的建设内涵。

二、学分银行理念下“1+X”证书制度运行机制探索

作为“1+X”证书制度的试点单位,高职院校既是受益主体,又是实施主体,因此,亟需从学校的视角来探讨和构建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运行机制。

1.推进学分银行理念下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依据学分银行的规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可以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而学分的认定则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衔接互通的关键,也是破解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和完善校内学分银行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办法,制定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学习成果认定、学时积累和转换相关制度,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追溯、查询和转换等相关管理工作:

一是规定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学习内容相关度100%的内容。

二是规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低一阶段学生或社会成员,在进入正规院校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可免修学习内容相关度100%的课程或模块,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认定和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的学分,原则上不得超过相关专业毕业总学分的25%。

2.优化、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作为建设主体,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开发等级证书和建设证书标准,他们需要对证书的质量、声誉负责任。而职业院校则必须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指导性意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办学定位等因素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应充分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职教理念。因此,学校应联合相关的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组织共同研究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确保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效对接。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首先,要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为了避免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校在校学生,要将X 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可以开设专门的课证融通的课程,也可以考虑在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中增加证书培训内容的模块。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实践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使实习、实训、理实一体化中的实践环节学时不低于总课时量的50%,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二是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专业技能目标。依据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按企业岗位标准和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标准,明确学生经过培训和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技能等级,并通过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以及教案(课件)等基本文件进行有效衔接,确保把职业标准融入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证促学,以证促终身发展。

三是规定学生毕业应取得的证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毕业要求中,明确规定本专业学生除了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获得学历证书外,还需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探索课程考核、评价新模式

2020 年1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现多元评价,把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指导高职院校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为各类生源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提供便利。[5]

目前,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与X 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培训过程的统筹安排等都为实现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与X 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步考试评价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的教考分离、考培分离制度。因此,试点院校应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课证融通”的评价方式,修订和完善“以证代考”制度,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即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可免修免考相应课程模块,经科学评估可给予课程学分置换,计入本人学业学分,冲抵学时。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的模式,真正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人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等级证书学分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学分美食
论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五个对接的实现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