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人对爱国奉献精神的诠释与践履
2020-03-16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是毛泽东、叶剑英、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的,“它的建立是党中央为巩固边防、捍卫和建设祖国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1]20 世纪50 年代,以50 多万复转官兵为主体的中国农垦人,“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2]他们带着国家使命,义无反顾地告别繁华都市和舒适生活,向亘古荒原和偏远边疆挺进。他们白手起家,开荒种地,劈山植胶,屯垦戍边,吃尽人间苦,受尽万般难,却无怨无悔。为了新中国的农垦事业,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传承着中国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是新一代农垦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农垦人具有强烈的报国责任心
明代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后来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农垦人深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这坚定了他们以国家发展和安全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报国使命感,指引他们将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国之情,转化为恒久的报国之志和坚定的报国之行。
(一)惟国是重,立身边塞唱大风
有人说:“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3]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主要是感性判断,而必须还是无须却主要靠理性去抉择。当国事与家事、公利与私利等摆在一起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农垦人的选择是“先国后己” (《左传·昭公二年》),惟国是重。
1.“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垦,是应特殊的时代之需而生。在中国革命成功后,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4]有着光荣劳动传统和生产经验的人民军队的一部分人又应令前行,创建农垦。王震在动员会上说:“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粮食。所以,我主张把大批复员军人留下来,在这里办农场,为国家多生产些粮食。”[5]在这些军人当中有经历过土地革命的老红军,有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八路,也有刚刚经历过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的年轻指战员等。他们在经过枪林弹雨直面九死一生后,多么想回去同家人过过太平安稳的日子。然而,当知道祖国需要自己用拿枪的手去握紧锄把、犁把、刀把……去开荒种粮、种棉、种胶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打起背包,投入到新的“战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向丛林、沼泽、戈壁、荒漠等地进军。紧随他们之后的还有一大批大专院校师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青年、爱国华侨等。
2.在艰苦的地方扎下根
背井离乡难,而在异域他乡扎下根就更难。农垦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面对人迹罕至的荒原、丛林、戈壁、沼泽,几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们平地建房、修路搭桥、开荒种地、屯垦戍边……辛苦自不必说。起初,大家多多少少还有些新鲜感,但长期的枯燥重复且体力繁重的劳动,会让有的人心生怯意。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垦区要改天换地,成为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又岂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人们扎下根来,用心血耕耘,用汗水浇灌,才会有丰硕收获。大多数的农垦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在垦区建设中扎下自己的根,并开枝散叶。在新疆、黑龙江等垦区,至今都还流传着王震将军热心当“红娘”,帮助垦荒指战员安家立业扎根边疆的动人故事。
(二)为国尽责,一张白纸绘蓝图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6]农垦人用热情点燃了第一把“荒火”,然后尽职尽责地“按照国家需要,在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1]
1.白手起家,解国家燃眉之急
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后留给大陆的是一个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人均国民收入在1949年只有可怜的27 美元。为了帮助国家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困难和解决粮食短缺等迫在眉睫的危机,农垦人没有时间稍事歇息。国家需要粮食,他们就开荒种粮;国家需要棉花,他们就垦荒植棉;国家需要橡胶,他们就劈山植胶……到1956 年底,中国的农垦事业已初具规模,同1949 年比较:国营农场由26 个增加为730 个;耕地面积由45 万亩扩大为1274 万亩;职工人数由4300 人增加到37.8 万人;工农业总产值由385 万元增长到4.26 亿元;粮食总产量由2000 万斤增长到13.1 亿斤。农垦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新中国积攒了一份不小的家业,帮助国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2.百折不回,应国家发展之需
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是国家需要什么,农垦就种植什么,国家需要多少农垦就扩张多少。到1978 年,农垦已拥有国营农场2038 个,总人口1095.84 万,土地总面积2990.691 万公顷,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棉、胶、麻等农副产品,成为保证国内供给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国有农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组织模式,在开发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团结和保护国境线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属性和农垦产业的特性,严重影响了农垦的经济效益。从1950 年到1978 年,农垦有19 年是亏损的。亏损原因包括只重视社会效益不重视经济收益;农业生产周期长,譬如橡胶从开荒、种胶再到割胶可能10 年内都只有投入没有收益等。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农垦经历了打破“大锅饭”、兴办家庭农场、向集团化和公司化过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以及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指示“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等发展阶段,农垦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9 年,全年农垦经济实现生产总值17886.25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862.05 亿元、工业总产值9300.46 亿元,系统总人口已达1438.53 万。“农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型农业企业迅速成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7]
二、农垦人具有深沉的爱国忧患意识
毛泽东曾指出:“每一个人都是忧患与生俱来。”[8]对于处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基础地位,对民生福祉起到基本保障作用的农垦来说,忧患是一种常态。
(一)为国分忧,夙兴夜寐护国基
农垦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垦一直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70 多年来,农垦始终将维护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视为己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以自己的坚实发展有力地支援着国家建设。
1.牺牲自我利益,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向农业经济体系提出了双重要求:其一,从事重工业生产的大量人口不生产粮食,但是他们都要吃饭,农业要给予保证;其二,发展重工业投入巨大,需要从农业那里转移资金,农业的税费负担会很重。客观地讲,我国农业系统为国家早期的城镇化建设和工业积累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而这当中尤以农垦为甚。据统计资料显示,1957 年农垦职工人均交售公粮是农民人均交售数量的5.4 倍。农垦在带动农民将余粮卖给国家,为保障城镇口粮、军队用粮以及稳定粮价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一化三改”中的农业合作社建设,也是在农垦国营农场的带动下迅速推进的。此外,像天然橡胶、剑麻等重要物质的生产主要是依靠农垦,而农垦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是没有办法计算经济收益的,完全就是服从于国家战略需要。
2.发挥主导作用,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
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本前提是完全自由的、充分的竞争,而这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在粮食供给方面就出现过“市场失灵”。当时,在私商活动频繁的地区,粮食市价一般高出牌价20%~30%。中央最后决定对粮食进行统购统销,农民在完成征购后的余粮可以自由处置,但是垦区国有农场则除了“依据国家规定的用粮标准计算留下口粮,饲料用粮外,余粮应全部卖给国家粮食部门”[9]。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放开后潜在的风险很大。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的冲击,国内非国有粮食企业和数量庞大的粮食贩子的投机活动等,都是不稳定因素。好在中国农垦已建立起了一大批粮、棉、油、胶、糖、果、蔬、禽、畜等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销售企业,是保障大宗农产品供给,平衡市场波动的重要力量。
(二)居安思危,兴农强垦固国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 号)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国际农业竞争日趋激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的形势更加复杂。”[7]农垦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居安思危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各垦区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1.农垦在“强起来”进程中尚有诸多隐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农垦不仅要建设成为调得动、应得急、用得上的国内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要在参与国际粮食流通与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巩固提升国家对粮食安全的综合性、可持续的掌控能力。然而,农垦发展想要突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大“紧箍咒”十分不易。同时,两个“天花板”和一个“地板”的双重挤压也考验着农垦的承受力。两个“天花板”是指价格天花板与补贴天花板。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普遍高于进口农产品的到岸价格,提价空间有限;我国入世时承诺“黄箱”综合支持量不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对主要农产品的政府补贴空间有限。“一个地板”是指由于劳动力、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被不断地抬升。如何在“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下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农垦必须面对的又一个重大考验。
2.农垦在“走出去”过程中也有许多难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与国际市场加速接轨,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都在提速。但是,农垦“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很大。一方面,美国持续退出全球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等又增加了人类发展的不确定性,由此引发的秩序混乱将会使世界各国人民经济利益更易遭受政治冲击。农垦“走出去”需要面对这些困扰。另一方面,农垦“走出去”还会受到诸如ABCD 四大国际粮商这样的准垄断性跨国公司的挤压。①当今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四家跨国公司,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这些巨无霸型的国际粮商在世界市场上不断地攻城掠地,由他们形成寡头垄断后的竞争格局抬高了中国农垦参与全球市场的门槛。
三、农垦人具有厚重的许国献身精神
许国献身精神,在狭义上讲是指军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英勇献身精神,在广义上讲是指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忠于国家和奉献国家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有诗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0]农垦人既是满怀壮志,不怕牺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武装斗士”,也是化剑为犁,开荒种地,“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垦荒英雄。
(一)心系垦区,以身许国
农垦人是一群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他们背井离乡相聚荒原,组成农垦这个“大家庭”,并将其建设“成为国家可以直接发挥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平台、任何时刻都可以依赖的不可替代的力量、足以抵御任何风险考验的‘压舱石’”[11]。农垦人这种“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大爱精神,令人感动。
1.以身许国,淡泊名利
人的责任心越重,名利心就越轻。农垦人深知自己的工作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与民生福祉,因此他们须臾不敢怠惰,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垦区,有很多人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场职工,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一辈子,不计名利,甘于淡泊,但他们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传奇故事,非常感人。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位名叫蒋元洪的普通农工,一辈子辛勤劳作,为人低调,但在他1995 年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竟是一位隐功埋名40 年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其实,像蒋元洪这样的低调英雄全国各个垦区都不少见。参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14 万多名复转官兵中,有老红军60 余人,老八路200 余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16000 余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53000余人。这些人不以军功自傲,不为个人名利计,在祖国东北的苦寒之地再创新功。
2.精忠报国,临危不惧
在危机关头的本能反应,往往更加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本心本性。农垦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农垦财产是国家的财产。每当国家利益或国家财产面临威胁时,垦区都会有人挺身而出,他们中有人负伤有人牺牲,但却无怨无悔,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国家高于一切。1959 年3 月3 日夜里,当逃往缅甸的6 名国民党残匪越境抢劫云南农垦丽川农场银行时,年仅18 岁的女营业员徐学惠死死地抱住钱箱并大声疾呼,凶恶的抢匪砍断了她的双手;在兵团八一加工厂,1965 年12 月18 日的劳动竞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从工厂的大宿舍迅速蔓延开来,年仅19 岁的朱忠春一次又一次冲入火海,背出女工,抢出财物……最后,朱忠春被塌下的门梁封死了出路,葬身火海;在海南垦区晨星农场的知青墓里,埋葬了22 位畜牧连的知青,他们和自己亲手建起的养猪场一起被洪水卷走;在北大荒云山农场,人们永远无法忘记为扑灭山火而英勇献身的14位知青……在全国各个垦区,都有着自己的英雄。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悲剧发生,不想听到这些悲壮的故事,但我们永远不能少了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
(二)争比奉献,担当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2]农垦人是行动派,在爱国问题上他们讷言敏行,只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奉献着,切实地担当着。
1.脚踏实地,甘于奉献
毛泽东说:“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13]农垦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群体,他们常年累月地与土地打交道,深知土地的公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他们总是用老老实实的态度,不懂就问,不懂就学。他们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信科学,不懂就研究。在他们当中,不管是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专家,还是在生产一线的农场职工,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都在不辞辛劳不计名利地付出。1957 年4 月20 日,《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南京农学院学生写给教育部长蒋南翔的信,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将带着劳动的双手去建设荒地上的新生活,用火热的心燃烧起大地的青春。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农学家,我们立志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干上一辈子。”[14]他们中的很多人用一生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誓言。
2.立足岗位,恪尽职守
于大多数人来说,爱国奉献也不意味着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伟业。其实,一个人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做到了恪尽职守,他就是最朴素、最实在的爱国者。许多农垦人一辈子都生活在荒远的农场,干着看似简单的农活,但是他们肩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松。因为他们深知“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的朴素道理。任何一种农作物,都要经历选种、育苗、管理、采收等诸多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农业是弱质产业,从播种到收获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这期间很有可能会遇到水灾、旱灾、风灾、寒灾、虫灾等各种意想不到的危机。所以,有农垦人开玩笑说自己睡觉往往都睁着一只眼。
3.顾全大局,敢于担当
在农垦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农垦人始终坚持将国家利益、整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之上。他们视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高于一切,把强国富民作为自己铭记于心的追求,把胸怀全局作为自己的处事风范,把服从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无论是面对“三年困难时期”还是“非典”、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灾害,农垦都坚决执行中央指令,保质保量地完成调粮任务。进入新时代,农垦的整体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周边的农村。农垦人的大局观念和担当精神也表现在他们深入地推进垦地共建,切实带动乡村振兴上。目前,农垦已经创建不同类型的农业现代示范区400 多个,与地方合作共建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产业开发园,吸纳了大量的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垦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总之,爱国奉献是农垦人在长期的创垦兴垦过程中形成的道德信念、价值追求与行为自觉,真实反映了农垦人的初心与使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努力把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7]这既凸显了中国农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农垦人在逐梦过程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农垦人自始至终都是在为国创业,为国兴业。新一代农垦人自当接下这个“传家宝”,高举爱国奉献精神旗帜,自觉抵制西方社会思潮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同心共圆农垦梦、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