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点
2020-03-15马志云
马志云
摘要:《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对于先秦及秦汉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包含了阴阳、儒墨、名法等诸家学说。《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先秦道家中重要的思想典籍,融合了各家之长,同时推陈出新,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本文探讨《吕氏春秋》的编著背景,从道论、无为论、养生论三个方面分析秦道家思想的特点,探究《吕氏春秋》中秦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梳理《吕氏春秋》中道家思想的资料,更好地理解秦道家思想的特点。
关键词:吕氏春秋;道家思想;思想特点
秦道家思想具有反对压制欲望、主张顺导情欲、强调生命之动出、提倡乐教、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意识、弘扬国士气节、贵重之说等特点。《吕氏春秋》中的秦道家思想,在原有道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兼儒墨,合名法”,由“逃世”变“入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一、《吕氏春秋》的编著背景
《吕氏春秋》的编撰由秦国丞相吕不韦完成。吕不韦曾护送身在赵国的秦国质子子楚,并辅佐子楚成为秦王后被封为丞相。吕不韦权威极大,却在文化领域影响较低。因此,他借助自己的身份,号召他的食客编写文章,最终经过反复修改、增删,汇总所有的思想、文章,编成《吕氏春秋》,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字。《吕氏春秋》兼具了战国时期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具有特定的历史基础。《吕氏春秋》与先秦各家思想的融合以及特殊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不仅在思想内容中融合了百家争鸣,实现了百花齐放,同时,平等化地对待各家所学。针对各学派的分歧,进行了汇总、继承,成为具有诸子百家融合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不二》中,对各家学派进行了论述:“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正是由于“圣说纷纭”,所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吕氏春秋》为秦国提供了一个完备的理論学说及治学方案。更准确地说,它是为了实现大一统的目标,不断学习他国先进经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编撰的文化史实汇总。《吕氏春秋》集合了道家的主流思想,总体来看,是独有的杂家学派,不仅在文化思想上实现了先秦诸子百家的综合,同时表现出了更强的政治理论目的,将实现天下一统作为理论学说的思想内核。由此可见,《吕氏春秋》的编写,一方面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与吕不韦的政治野心相关;另一方面,与战国士人价值观的转变有关,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兼并为《吕氏春秋》的编撰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二、《吕氏春秋》中秦道家思想的特点
(一)道论
“道”是《老子》的中心思想:将“有”“无”
“一”“大”“玄”等结合起来,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本宗,是宇宙的整体,是万物之母。“有”“无”都是道的代名词。“道”是一种客观的规律,由此,《老子》中着重强调道法自然,重在讲解道的运行规则。道法自然正是道的总体规律。庄子同样将道认定为宇宙的根本含义,认为道是天地、鬼神的根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尽管老子与庄子对道的解释中,都将其定义为宇宙之根本,但相对来说,两者的着重点是不同的。基于两者对于道的不同解释,《吕氏春秋》在完整的道论中建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既吸收了阴阳五行的学说理论,又继承了先秦道家思想的精髓。从整体来看,《吕氏春秋》包含了老子的处世态度、庄子超然的人生哲学,以当时政治服务为目的,提出了入世的积极看法与主张。在继承老子无为思想的同时,将老子中的道论运用到人生、政治中。在自然无为的思想上加以创新,形成新的君主得道原则。在《吕氏春秋》中,认为“道”既是本体,也是规律,既符合宇宙世界的运转规律,也符合社会、人事的运行规律。因此,天有“天道”,人有“人之道”,天道与人道的结合,正是政治与人事的落脚点。
1.天道论
《吕氏春秋》的天道论与宇宙天道的认知、朴素的唯物主义息息相关。它将天道视为精气构成的特殊形态,认为天道具有形成的时期与意识。“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吕氏春秋》中的天与地形成对比,日月星辰对应草木万兽。物质的自然界是由天地精气结合及分离而形成的,而并非神创造。“民无道知天,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民对于天的了解,并非来自于神,而是来自于四时、寒暑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这种对天的解释,可以看出,《吕氏春秋》并没有依照老庄的思想,将天人格化为具有万知万能的上神,而认为天是由道产生的意识,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自然界构成。这种更趋向于唯物主义思想的特质,与荀子天道观的思想有关。
《吕氏春秋》根据天道,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命题。认为自然界中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例如“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从不同的物质及事物之间,《吕氏春秋》提出了不同的联系感。例如在《精通》中,认为存在精气的往来。“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安,精或往来也”。又如父母子女之间存在气息的相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也就是说,《吕氏春秋》认为骨肉至亲存在着心智精气相通的联系,天地万物与父母之于子女一样,虽然形形色色,但同样由精气构成。即使分居两处,也能由同类或同气产生物质或精气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由意识或主宰形成,而是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现象,这在天道观中反映出了《吕氏春秋》具有的唯物主义色彩。
2.精气说
精气说是在天道论基础上,《吕氏春秋》对宇宙本源的认知。《吕氏春秋》将精气或“太一”作为天地万物产生的源头。正是精气和“太一”的运动及结合,产生了千姿百态的天地万物。而这种精气就是《吕氏春秋》所认定的道。道在《吕氏春秋》中定义为没有形状,不可触摸,无法看见、聆听的细微物质。尽管其细微,却能够构成万物始源,没有人知道“道”的起始或终结。然而道却能够充盈天地、流溢宇宙,整个宇宙都由道构成。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下贤》),真正精细、极致,不能容纳的物质。《季春纪·圜道》篇叙述:“精气一上一下,环绕往复,循环不已,无所不留,所以说天道圆。精气四季运行,阴气上升,阳气下降,相合而成万物,这是圆道。”《管子·内业》篇叙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由此可见,《吕氏春秋》认为精气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天地万物所蕴含形成的天道,精气是道的抽象与精华。天地万物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结合,被赋予了各自的功能。而人要遵循道的规律,保证精气的通畅,精气畅通则健康,精气郁滞则生病。《吕氏春秋》这一理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秦道家思想的进步,同时也为后世的医学理论提供了学术基础。
3.天命论
《吕氏春秋》中的天命论具有鲜明的思想特性。主要表现于其不信鬼神、不承认天命。《知分》篇中,禹的一段话就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一思想特性: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其中的天并非指天命或上神,而是直接指代自然中的天。通过禹对天的认知,感受到了《吕氏春秋》对天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其对天命持否认态度,认为人的生死是客观的必然规律,人的疾病由精气郁结而成,靠求助上天无补于事。天地万物皆由阴阳化育,而阴阳表明了天存在着衰微、亏缺、盈余、生息,对应着人的生存,同样存在着困顿、窘迫、匮乏、充足、富饶及成功。因此,天地万物有它自然的规律,这是人所无法改变的命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它,尽人事、听天命,才能够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无为论
无为论继承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序意》篇直言:“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老子》第25章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吕氏春秋》在秦道家思想方面继承了老庄道家学派的绝大多数观点。不仅接受了老子关于道的概念,同样将道称为“太一”;继承了《庄子》中的无为论,认为“道无始终”“道,无也。道不私故无名”。《吕氏春秋》在继承老庄自然无为思想的同时,进行了思想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既将庄子无为思想应用于社会批判上并进行了论述,同时利用了荀子“敝于天而不知人”的思想。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孟春纪》说:“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又说:“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无卵……”《仲春纪》说:“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季春纪》说:“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本生》篇说:“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这些理论皆表现出《吕氏春秋》认为万物有常、顺应自然的观点,同时也将这种无为的思想应用于治国中,为“无为而治”提供了思想依据。但《吕氏春秋》中的无为,并非绝对的无为,而是要让君主通过无为而做到“无不为”,要“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做到“清静有为”。
1.无为而无不为
《吕氏春秋》认为“昊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这是一种起源于道家,但并非绝对“无为”的思想。其根本原因在于,《吕氏春秋》编撰是为了实现空前统一的帝国。因此,它的“无为”是献于君道,要求君主全性葆真,无为而治。这种无为并非让君主完全无作为,而是要让君主突破认知的局限性,利用臣下的作用,发挥臣下的聪明才智。也就是说,君主不能去做臣下做的事,不要事必躬亲。君主的作为会使自己的威信下降,而臣下的势力逐渐扩大,这种情况下,就会扰乱君臣关系。君主要无为而无不为,治其身、反诸己,加强自身修养,凡事要从根本上着手。为君治国的根本在于君主,“制其身、反诸己”。同时,君主治其身的过程中要修养身心,顺应自然,节情适欲。君主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使臣下遵从君主治理好国家。
2.君因臣为
君因臣为的思想是《吕氏春秋》针对君臣之道提出的思想。它强调君臣应当各守其道,彼此之间摆正关系。君臣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样才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如果君主喜欢臣下做的事,就会导致名分与实际的失察。臣下若蒙蔽君主,别人不加制止,就会进一步导致事物的混乱。同样,国相作为居于高位的人,不应该在小地方花费力气、玩弄小聪明。《士节》篇说:“贤明的君主把精力花费在访求贤士上,而对治理政事则采取超脱的态度。”详细地阐述了君臣之间的职责,划分了君因臣为,从而指出君主该如何治理国家。
(三)养生论
古时人们对于养生存在着诸多需求,福、禄、寿、喜中,寿是最重要的养生内容。因此,健康长寿是古人追寻的精神目标。《吕氏春秋》同样对养生这一复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若养生不得其道,反而会损害躯体。《吕氏春秋》总結先秦经验,在秦道思想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养生哲学的思想内容。
1.贵生
贵生就是指珍惜自己的生命。《贵生》篇中强调“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由此可见,贵生的理论在于天下事业皆没有自身的生命珍贵。《吕氏春秋》通过列举子州支父、王子搜等人物、事件,证明这一理论。子州支父由于自己生病,需要治疗,推脱尧托付的天下,以“不以天下害其生”婉言拒绝。王子搜躲在丹穴里,不愿接受越国君主的位置,同样是“不以天下害其生”的人。《吕氏春秋》强调,治国要耗费精力,因此得道者不应当为治国殚精竭虑。与老子及庄子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描述不同,《吕氏春秋》对于治国与贵生的矛盾性只强调了精力的耗费。这也反映出古代智者养生,对保有精力的重视。为万物操心,不知保养精力,则大贵之生常速尽。从得道者的角度来看,日夜不息、操劳过度,不利于自己的生命。因此《吕氏春秋》认为贵生须避政治。
2.适欲
适欲是《吕氏春秋》中具有鲜明秦道家思想特征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压制欲望,主张顺导情欲。在道家重生、尊生、贵生的理念上,《吕氏春秋》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对待情欲的问题。《情欲》篇开头便说:“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以物来满足人的欲望,面对情欲都是自然的现象,不应当回避欲望。这与儒家、道家对情欲一味克制的态度截然相反。适欲强调适当地顺应人对欲望的屈从,不必刻意回避,也不必刻意清心寡欲。《吕氏春秋》强调六欲皆得其宜,认为“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也就是说,适欲是《吕氏春秋》强调的长寿、贵生知道。在治国及治身的两大课题上,《吕氏春秋》皆顺应了这种适欲德行的思想,强调治身在先,治身为本,重视个体生命的形神之养。既要饮食得宜、精气流动;又要安心神和、顺性适欲。《吕氏春秋》中秦道家思想既肯定情欲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强调了六欲得宜的主张。耳目之欲,无声无色,皆是人之常情;七情六欲,都是人所同然。因此,只有正视情欲的正当性,才能够适欲,得欲,欲要有所顺。适欲,颇有个性张扬的意味,是在生活及治国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3.形动气通
形动气通来自于《吕氏春秋》尽数篇的养生内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换言之,形动气通指气的郁结会产生各类疾病,而气运行通畅,疾病就会消失,促使气运行通畅的正是身体的运动。“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先己》讲治身,要“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由此可见,《吕氏春秋》倡导爱惜精气,不可耗费过多,在其秦道家思想的表达中,更注重精气运行,以气作为人体生理现象的运行观念及导引方法,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吕氏春秋》中秦道家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吕氏春秋》中秦道家思想对后世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汉道家学说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部道家思想的理论著作,其对于先秦道家思想的引述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实现了较为完备的政治理论体系。《吕氏春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统一文化的开始,同时继承了先秦唯物论及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在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其融合了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总结了自然、社会、人生、思维等多方面的规律。《吕氏春秋》开启了秦汉新道家的大门,为秦道家思想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既实现了文化思想的统一,又实现了全新思想内核的摸索。《吕氏春秋》以老庄学说为主,以道家思潮为核心,探索了儒家、名法、阴阳各学说的内涵,实现了兼收并蓄,扬长补短,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杂家理论体系。《吕氏春秋》适应了当时政治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秦道家思想在治国原则上的集中体现,为后代学术及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学术资料,同时对汉代的唯物论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吕氏春秋》,秦汉思想实现了先秦老子庄子哲学中的理解与消化,增添了积极的成分,增加了对事物复杂性、多变性的辩证因素认识,为后世的政治思想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志林.秦汉杂家道法思想述论——以《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為考察文本[J].法学杂志,2009:148-150.
〔2〕陈鼓应.从《吕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点[J].中国哲学史,2001:85-92.
〔3〕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