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

2020-03-15张泽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张泽诺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继承五四精神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比中华民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在传承百年之际,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当代价值。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不可忽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以及人民幸福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有助于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培育奉献精神,深入学习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对于完善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一、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百年前,一群同样青春年华的知识青年,在国家危难面前,在反抗外国列强凌辱面前挺身而出,用热血和满腔爱国激情对抗霸凌,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挽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五四运动带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筑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1.核心: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爱国主义不再是抽象的。新时代,爱国精神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大学生携笔从戎,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在军营中提升自己。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旗帜鲜明,政治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明辨是非,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虽然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不能忘记曾经血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历来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指引我们前行。

2.最鲜明特征:进步

五四运动中的一批先进知识青年打破两千多年封建思想束缚,立志追求先进思想文化改造中国。这种进步思想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觉醒,把奋勇拼搏,不断进步作为奋斗目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近代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强盛,靠的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新时代大学生既要拥抱新思想,又要发扬进步精神,把进步精神作为披荆斩棘,前进路上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民之进步则国进步,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艰苦学习发展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新时代大学生不断追求进步,国家和人民也需要进步,应该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新的理论指导大学生不断前行。坚定进步思想,必须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相结合。新时代大学生不能安于现状,树立理想信念,肩负历史责任不辱时代使命。在五四运动后100年的历史进程中,进步始终是五四精神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3.价值追求:民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日益成熟,民主的内容在五四时期之后也有丰富的发展。民主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之基。十九大报告更加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我国古书中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不仅是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这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给“沉睡”的中国人带来“民主”的进步思想。搬倒中国几千年封建大旗并不容易,让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也不容易。《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中说:“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民心向背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危,也制约着社会的全局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4.思想基础: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出现复兴号、蓝鲸一号、神威·太湖之光、北斗、三峡升船机、探索一号这些让世界赞叹的“中国创造”。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增至2016年的56.2%,正是这些“大国重器”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新中国成立70 年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阶段。新时代大学生发扬五四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善于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贡献力量。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要培养勇攀高峰、不断进取的品质,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二、“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1.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奉献精神

今年是五四运动百年祭,在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深入研究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经历了改革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4第6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4第37页.研究五四精神,深挖其科学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体现其当代价值。五四精神的学习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血肉换来的,五四精神对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肆意抹黑英雄人物,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扭曲价值判断,在网络上流传各种调侃英雄人物的段子等。扭曲真正的历史,在网络上掀起一股“诋毁”的不正之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大学生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同这些诋毁的声音作斗争,将爱国精神付出与实践,在实际生活中争做一个言行一致的合格大学生。

2.有利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号召大学生传承百年五四精神,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五四运动一百年、新中国成立70 年、和改革开放40 余年之际,在此新的历史节点上,新时代大学生更是要与时俱进,自觉加强五个认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4第10页.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习近平“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发扬五四精神,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使大学生砥砺前行,明确理想信念,将五四精神作为指引人生的灯塔,在新时代继续奋勇前进。

3.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研究和学习五四精神,有利于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个国家的强盛,永远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文明的推动;一个人的进步,需要文化的哺育。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直接作用是对德育教育的完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将五四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引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行为判断标准,不断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

三、五四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必须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通过各式各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挖掘五四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更好发挥五四精神的引领作用。

1.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深入挖掘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在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且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学习五四运动时,不仅清楚了解五四运动起因、经过、结果,及运动的性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五四精神的内涵和五四运动成功经验在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作用。不是只停留在简单的历史事件中,让新时代大学生自觉主动意识到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激发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扬帆起航的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中继续发扬光大,使五四精神深入人心。

2.在校园文化节中开展弘扬五四精神的主题活动

五四精神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节活动,一方面带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加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认识到100年前同样青春年华的知识青年,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不畏牺牲,奋勇向前的爱国精神,面对牺牲依然向前,从来不曾畏惧,更不曾退缩,他们永远是楷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②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学习五四精神在新时代赋予的深刻内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弘扬五四精神有关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日活动,在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让学生主动学习五四精神并运用于社会实践。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大众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有重要影响,加之自身主动意识不强,社会学习氛围不浓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了解。高校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予以创新,可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节,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唱红歌比赛等,学习“五四精神”和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可以积极组织五四精神有关学术活动,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积极参与。开展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五四精神深入人心,引导他们向革命先辈学习的同时勉励自己,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加强五个认同,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利用互联网学习五四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随着微博、微信、QQ、抖音等APP的广泛使用,网上冲浪平台越来越多,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利用自媒体、融媒体等媒体平台搭建学生学习五四精神的平台,合理利用网络加强“五四精神”的教育。

第一,高校可以加大在网络平台上对五四精神的宣传力度,多途径多渠道,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二,高校应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对于一小部分同学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扭曲历史忽视历史事实的言论进行批评教育。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五四精神相关主题教育。完善网络学习奖励制度。第三,树立榜样,创造良好校园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五四精神,让精神引领代替规章制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爱国主义教育
95年前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