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村文化扶贫困境与机制优化探究

2020-03-15江宗超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地区基层

江宗超

(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城拔寨冲刺期,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两年之余,厘清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践的困境,优化文化扶贫的对策,对脱贫的标本兼治和长久可持续意义重大。课题组深入广西两个贫困县的9 个行政村开展调研,分析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效实施文化扶贫,精准脱贫奔小康。

一、贫困村文化扶贫的主要成效

1.村级公共文化中心基本全覆盖

近年来,各贫困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区)文化扶贫决策部署,出台了各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文化扶贫向基层倾斜,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文化综合楼、篮球场、戏台、宣传栏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基本全覆盖。

2.贫困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各地利用村文化场所,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下乡活动,向贫困村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技术等,并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展脱贫攻坚、清洁乡村、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宣传报道,丰富了贫困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摒弃陋习,乡风建设良好。

3.文化富民增收成效初显

贫困村文化建设助力脱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了部分群众脱贫攻坚主动性和技能致富收入。部分贫困地区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托自然景观,开发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节庆游等文化产业。部分土特产品和传统工艺品搭上合作社与电商等平台,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致富。

二、贫困村文化扶贫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贫困村文化扶贫取得较大成效,但与坚持大扶贫格局的原则相比,与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

1.引领不够,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首先,文化扶贫理念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物质扶贫轻文化扶贫。部分基层政府对文化扶贫重视不够,尚未充分认识到文化扶贫对脱贫致富的杠杆作用,对持续稳定脱贫的重大意义。二是部分地方文化扶贫尚处于重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供给层面的“送文化”,尚未有效发挥文化扶贫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导向引领和融合助推功能,尚未激发起民众的内生动力,发挥其在文化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其次,贫困户、非贫困户和扶贫党员干部仍存在思想贫困。一是贫困地区村民仍存在“等、靠、要”思想,61.5%的贫困户脱贫之后非常希望继续得到资助,创新精神、市场观念、信息意识、网络意识和法律意识缺乏,互助帮扶、诚实守信和感恩回报等观念不强。二是扶贫干部存在的两种思想贫困。一方面少部分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产生困惑和不解,亟需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个别扶贫干部扶贫驻村走过场,消极懈怠,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在贫困线边缘的非贫困户,因没有享受到相关待遇,仍存在心理不平衡等现象。

2.供需错位,文化扶贫精准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贫困村文化扶贫中存在供需错位现象,文化扶贫与民众生产生活催生的文化需求存在不相适应问题。如部分贫困村虽有技能培训,但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培训并未实现就业。另有村民反映技能培训有年龄限制,而相当部分中老年人处于打牌搓麻将无事可做的状态,依然有较大技能培训需求。调研发现与民众对设施的认知率不高,使用率较低并存的是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反映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所调研贫困村都已按“六个一”建有文化设施,56%的民众比较少使用或从不使用文化扶贫设施,53.5%的民众却认为文化扶贫设施未能满足文化活动需要。如由于居住分散农家书屋距离远不方便借书,书数量少且陈旧,找不到想看的书,缺少阅读桌椅等问题。如D 县统一普通话广播,但多数老年人讲壮话,听不懂广播。而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贫困地区民众文化需求逐步增长且越来越多样化,调研发现贫困村最迫切的科技文化需求有,实用技能培训(71%),电影、下乡演出(57.5%)、跳舞等文娱活动(57%)、 扶贫和惠农政策宣传(57%)、教育和健康的讲座(53.5%)。可见,民众对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和形式提出更高要求。

3.支撑不力,管理、人才等支持有待进一步夯实

基层文化资金不足,乡镇财政大锅饭,文化经费使用存在活动后签批难和被挤占挪用等情况,贫困村文化建设资金匮乏,制约了基层文化设施维护和文化活动开展。贫困地区硬件设施设备有所改进,但仍陈旧短缺,扶贫设施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如受贫困村办公场所限制,一半以上的贫困村农家书屋与办公室共用,缺少阅读桌椅。文化小广场不够用,缺少音响等设备。篮球场亦存在被占用为晒谷物、停车场,照灯已坏无人维修等情况。广播亦存在失修情况。村镇间文化建设不平衡,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存在的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缺乏活力、市场运作能力差,人员经常串岗等状况,制约了文化扶贫开展。所调研乡镇一半文化站没有站长,只配有1 名文化协管员(或专管员)。有的虽有站长但同时兼扶贫第一书记,很难有精力做好文化工作。村文化协管员多为村两委成员兼任,综合素质不高且偏老龄化,难以配合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不参加集体文化活动原因,21.5%的受访者认为组织地不好,32.5%认为没人教,也反映了基层文化队伍整体水平堪忧。

4.利用不足,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贫困地区虽有民族文化特色、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不足,优势尚未发挥。贫困地区文化产业缺少前期规划,旅游内容雷同,多数处在自然景区观看阶段,旅游产品欠缺,外来游客消费受限,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当地农土特产品又卖不出去。贫困地区民众很难享受到文化资源带来的福利,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贫困户实质性参与少,介入度较低,收益少,无助于自身造血能力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和手工艺传承,人才严重短缺且缺乏资金支持。如D 县虽有马骨胡和麦秆花篮等民族文化非遗资源,有红枫脐橙旅游文化节,但缺乏专业策划推广,没有从市场的角度进行整体包装,还没有真正推出文化元素鲜明的集聚产业。贫困村产业规划不科学,仍缺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策略,信息阻隔且不对称,物流人流不畅等文化短板制约了产业扶贫的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存在短期化倾向,产业附加值不高,多为单一种养业,产品开发程度低,宣传推介不够,多为初级产品,缺少技术改良,缺乏文化内涵,包装简、价格低、销路难。

三、进一步做好贫困村文化扶贫机制的建议

贫困村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是稳脱贫、真脱贫的重要保障,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前提,需有针对性地妥善解决文化扶贫的困难与问题,促进文化扶贫提质增效,为贫困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涵养。

1.革新思想理念,加强对文化扶贫的引领

基层政府要革新文化扶贫理念,认识到耦合物质扶贫和文化扶贫,才能做到彻底、全面和根本的扶贫。认识到文化扶贫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贫困地区艺术创作生产,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同时发挥文化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促进贫困地区文化与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认识到文化扶贫是乡风文明的基础,将为贫困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涵养。物质精神双管齐下,全面克服“三方”思想贫困。贫困地区要创新扶贫治理新方式,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把思想引导和物资奖励结合起来,引导贫困户掌握实用技能,以奖代补,以工代赈,以工代训,代种托管、保价收购,有效增强贫困户信心,积极主动脱贫谋发展。对于没有享受到扶贫支持的边缘群体,基层政府对其进行理论政策解读和思想疏导,同时推动脱贫攻坚事务公开,强化村务监督,在坚持原则基础上,做好权衡,对于非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给予指导。“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关爱和保障”[1],给予其适时的肯定,帮助扶贫干部克服工作困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考核奖惩、提拔任用机制,抓好扶贫干部作风建设,使其有责任和担当。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帮扶任务和在扶贫项目中的责任,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聚焦帮扶表现、日常管理、群众反映,将平时脱贫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审核与实地调研考核相结合,将干部述职、民主测评、上级部门考评、组织部门复议相结合,掌握帮扶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和实际表现,引导脱贫干部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科学赶超。

2.完善供求对接机制,提高文化扶贫精准度

建立健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贫困地区科技文化供求对接机制,打造“互联网+文化扶贫”,逐步打通供需双方壁垒,建立文化服务点单平台和科技扶贫信息点单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贫困地区文化资源高效利用和精准配送,为住户分散的贫困地区提供更经济、更便捷的文化科技服务。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录入省、市、县、镇、村各级地方的各类文化传媒企业、文体团队、政策宣讲团队、文化人才、文化志愿者、非遗项目、文化精品、文化讲座、图书、电影等付费和免费的文化资源。科技扶贫信息平台存储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组织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和科技专长,录入科技扶贫的典型案例和科技扶贫基本过程,实现科技扶贫信息可查阅,可匹配,可借鉴,可持续。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民众的主体作用,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根据产业发展困难和科技文化需求进行点单,村镇文化协管员对民众需求端口的点单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形成各村文化科技需求,并在平台服务派送端口进行点单,其中公共免费资源由相应文化部门安排对接与服务,个人需求的付费文化科技资源由市场调控配送,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文化扶贫精准度。开通各级地方文化扶贫、乡风文明等公众号或客户端,根据各县市文化扶贫需求实际情况,设置设施配置、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志愿服务、新青年下乡、展播展示、视听学习、文化品牌、电影下乡等板块,方便基层群众按需自主选择。对于不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民众,将“服务项目需求征集表”放于各贫困村农家书屋,方便基层群众随时填写需求意向,再由文化协管员定期整理,形成群众需求最大公约数后在平台按需点单。同时逐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制,基层民众成为文化科技服务的评价主体,引导优秀作品创作,将群众的喜爱度、满意度和关注度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和绩效奖金的重要依据。

3.夯实要素支撑,完善文化扶贫的配套体系

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文化扶贫投入保障和整合机制,财政投入监督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保障资金投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建立地方文化扶贫经费支出增长与政府财政增长的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各部门资金整合机制,实行整体规划和预算安排,统筹使用资金。二是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地方政府进行文旅项目融资,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帮扶联谊单位财物扶持,争取能人大户、老板乡贤等捐赠帮扶。三是鼓励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挥内生动力参与文化扶贫建设。鼓励贫困村申报产业扶贫开发和科技文化建设项目,促进自身造血能力,反哺乡村科技文化设施与活动。鼓励群众自发投资投劳,完善文体设施配套及管理。四是健全文化资金财政投入监督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对照文化扶贫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专项治理和文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工作展开综合督查”[2]。

制订切实可行的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做好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国家层面将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各级各类文化宣教、策划、艺术、编导、管理等“复合型”文化人才。根据县级基层公共文化工作需要,宣传、文体、广电、新闻、网络等各项业务特点,对文化工作者在岗全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乡镇基层文化服务岗位做到专编专岗,专人专用,对行政村基层文体协管员岗实行季度奖补制,采取自学、集训、挂职、实地观摩和交流学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培训。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挖掘本村有文艺专长的村民,包括退休干部、教师、外嫁女等,在大、中、小学生队伍中招募寒暑期文艺志愿者和宣传小分队。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合作共建机制。各贫困地区要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平台,深化和拓展文化扶贫合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助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配套开发。加强村际、镇际、县际之间的文化活动开展和队伍建设的交流,构建以先进带后进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优势,助推贫困县产品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品牌策划营销、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

4.聚焦市场导向,激发文化要素的生产力

制定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坚持三产融合开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经济收益,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形成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挖掘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素材,如自然景色、曲艺、饮食、民俗节庆、民间工艺、民间活动等,健全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用鲜明的主题文化将衣食住行游购娱串联,从“看”延伸至“听”、“玩”、“吃”、“买”、“住”、“学习”和“体验”,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结合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进行产业整体开发。对于地方非遗,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采取保护性传承,扶持非遗传承人做师傅、做股东等,提高传承人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传承水平。通过再传播、再创意、再开发、再设计、再包装和品牌创新等促进非遗的现代化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补齐产业发展的文化短板,科学规划,畅通信息流,打通物流阻隔,依托科学,增强脱贫攻坚新动能。地方政府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摸清地方优劣势,以特色产业为融合点,引导基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短期与中长期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产业扶贫与振兴有效衔接。避开产业发展的同质竞争,以地理标志性产品作为重要抓手,将特色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产业开发,发挥文化+的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深度挖掘农产品的潜在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向生产、加工、观光、体验、科教、休闲、旅游、养生等新功能转化,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采用艺术创新、品牌营销、概念营销和媒体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打通物流阻隔,缓解信息不对称。建立健全宣传推介机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公众号、快手抖音短视频平台、微商、电商和扶贫信息平台等对本地文旅资源、文化精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有机农特产品、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活动等大力宣传推介,营造宣传、保护、支持和发展区域品牌的良好氛围,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和知名度。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地区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基层在线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