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
——基于湘鄂两省24所高校访谈质性分析
2020-03-15邓希泉
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青年研究所,北京 100089)
通过加强传播主体、传播载体、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氛围等方面的建设以完善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传播,是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面对环境、对象、范围、方式的巨大变化,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抓好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4]宣传思想工作既要坚持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又要积极借鉴运用信息传播理论,通过让马克思主义在信息传播中占领制高点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5],也是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质。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青年群体整体水平的风向标,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准确评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现状和主要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深度调研和焦点小组访谈的质性研究;另一种是采用12个省份的青年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
质性研究的实施过程是:2018年11月,作者跟随全国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的第三调研组,以“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调研主题,以湖北和湖南的8所“双一流”高校、8所省属本科高校、4所高职院校、4所民办高校为调研场所,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要领导、专业课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大学生骨干班成员、大学生理论社团成员和普通大学生共170余人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量化研究的实施过程是:2018年4-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京、黑、辽、苏、鲁、豫、陕、晋、闽、粤、桂、川共12个省份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青年中的传播”调查研究,本文选取其中1 101名在校大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
一、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主要进展
马克思主义传播涉及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传播环节,以及综合显现出来的传播效果。从总体情况看,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氛围营造、传播主体强化、传播载体建设、传播方式创新、传播效果提升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传播氛围日益浓厚
传播环境和传播氛围是传播的隐形途径,更是影响理论传播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夯实了现实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传播,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四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体学习,为全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很好表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激发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情。“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重大会议隆重召开,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直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无疑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有效方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了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深入学习。这样就使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氛围和宏观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从中观环境看,全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思政课堂、理论学习、“大学第一堂课”“开学第一堂课”“专业第一堂课”“课程第一堂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项目”和理论社团活动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这些关键场域、关键节点的主打传播内容,均取得较好成效。“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对于思政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有63.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作用大”。这就表明党在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效果明显,各级学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氛围不断得到强化。
从微观环境看,大学生从身边的故事、身边的典型汲取营养,共同打造马克思主义学习传播的小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有34.8%和38.7%的大学生会与家庭成员或身边朋友谈论马克思主义,有44.0%的人一直参加或曾经参加过马克思主义学术社团或读书会。华中师范大学马列主义研究会自1992年成立一直延续到现在,湖南科技大学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研讨和传播活动25年。江汉大学一位金融专业的同学说:“‘青马工程’给心中有信念但没有渠道的人提供了机会,不仅提供理论学习,而且提供实践学习,‘青马工程’同学之间对马克思主义探讨较多。”可以看出,以家庭及同辈群体、青年自组织(社团或读书会)为主要载体的人际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传播主体的多元主体协同效应日趋明显
传播主体处在完整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有效传播,必须依靠一支强有力的传播队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受到各级各方面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也前所未有。以国家和党政部门为主导,以思政课教师和宣传战线工作人员为主要力量,宣传部门、教育机构、群团组织、大众传媒、青年社团、青年个体等为辅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呈现出多主体协调一致的有利局面。调研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院)长都亲自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自为大学生开马克思主义讲座,与学生面对面座谈,倾听青年呼声。调研高校均已建立健全意识形态联席会议机制,高校主要领导、宣传部、组织部、校团委、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定期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汇总把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提出了“人人都是育人主体、事事都是育人平台、时时都是育人契机、处处都是育人环境”的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形成了党政团干部、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三类课程,思想工作战线、教育工作战线、学生工作战线三条战线同频共振、有效协同的“三三协同”育人机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总结出“课程思政、校园思政、社会思政三维和挖掘特色资源等十条路径构成的教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维十径’立体思政大课堂”。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在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机构设置的情况下,通过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总支,为学生思政工作与思政课协同提供组织保障。
思政老师的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多位一线老师纷纷表示:“思政的春天来了”“思政课教师越来越有获得感,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有尊严”。华中科技大学采取重奖优秀教师的方式,每年评选10名优秀教师并各奖励20万,2018年有一位年轻思政课老师入选。在青年特别是高校学生中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共青团的主责主业。高校共青团牢记为党育人的政治责任,通过主动作为来实现主体责任,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大学生骨干培养、社团引领、校园文化塑造、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传播渠道的思政课堂和组织传播的主渠道作用更加巩固
传播内容有效抵达并为受众所接受,除了必须坚持传播内容符合受众的期待之外,还必须选择一系列高效便捷的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动员社会主要力量进行宣传,这就决定组织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导渠道。以不断强化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等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干部培训、理论培训、“青马工程”、文件传达、内部会议和单位集体学习等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组织传播渠道的效果日渐凸显。
高校普遍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相关部门的建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培训力度,基本消灭了大班额授课现象,普遍采用中班额授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还推行了50人以内的思政课小班教学。“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邀请高校书记、校长、院士、长江学者、知名理论专家等组成讲师团,通过电视对谈、网络传播、竞赛展示、示范课程、校园宣传等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其中。这些措施更加强化和巩固了思政课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主渠道作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领导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是基础,效果较好。”湖南科技大学一位工科同学认为:“党团干部大会、主题团日活动等都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青马工程”和“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等项目是面向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思想武装的重要举措,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既培养了一大批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有功底、懂运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又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同辈影响和人际传播进行多维二级传播,取得了较明显的传播效果。“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有87.9%的青年至少听说过“青马工程”,其中有77.2%的青年表示对该项目比较了解。有82.0%的青年对“青马工程”的效果给予了肯定评价。参加过“青马工程”的大学生普遍反映,青马工程是他们获取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效果比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湖北大学一位文科同学说:“‘青马工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和我一样找到人生方向、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断追随的青年大学生,在湖北省各高校如星星之火般呈现燎原之势,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领导提出:“‘青马工程’注重生源质量管控,经过培训之后马克思主义水平有较大提高,能对周边同学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四)传播方式日益创新且传播话语形态日常化、生活化转化比较成功
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问题导向,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和学术话语转化,积极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和行业文化,深奥的理论通俗说,陌生的话题鲜活说,抽象的概念形象说,在内容上实现具象化和感性化,在技术上实现可视化和形象化,在平台上实现全面化和功能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创新和效果创新。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和思政课老师全方位介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由思政课教师指导确定实践主题。武汉大学积极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思政课优势,建设示范思政课,培养优秀人才,打造精品慕课课程。华中科技大学推出了问题导向的专题合作教学模式。湘潭大学推行红色文化与显性课程的结合、红色文化与隐性课程的结合、红色文化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例如每年择优1 000名学生开展“徒步韶山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思政课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老师介绍说:“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引入多媒体方式,包括弹幕、微助教等等,以此来提高课堂的参与和互动性。”
生活式、体验式教学改革得到广泛开展,专题式、辩论式、对谈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智慧课堂、示范课堂、翻转课堂、实践课堂等教学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以“微宣讲”“微研讨”“微助手”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互联网+”传播的新探索大量涌现。大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学效果逐渐好转起来。相当多的同学反馈说,在微信、B站、知乎、快手、抖音、QQ空间等媒介中,共青团在大学生关心的公共议题中有了更多的出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实际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获得感。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位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和方式的创新,一定要有实际的案例,要能说服人,还要转变话语,要用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话语,而不是运用一些更说教的语言。”湘潭大学一位同学说:“人民网等网络平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定期的‘潮涌式传播’,共青团等青年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等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引导,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
(五)传播效果日益增强主要体现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不断提升
经过高校和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共同努力,以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和2018年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为积极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传播在受学生欢迎方面有较大改进,一批有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人生厚度、现实温度、情感热度的传播作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认知、认同和践行,传播效果不断提升。调研发现,大学生对于“思政课是水课、做作业的课、没用的课”等片面看法在大幅度降低。中南大学一位工科同学说:“马克思主义让自己更好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让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彰显。”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坚定自己的奋斗方向的自觉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了追逐马克思主义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更加坚决、行动更加有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团一直在大学生中得到持续有效运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社团增长迅速,以学生担任主角的学生论坛(讲坛)、宣讲团等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阵地。党的十九大刚闭幕,在高校相关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青年大学生纷纷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作为一种主流青年文化而蔚然成风。华中师范大学实施大学生“恽代英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恽代英班”。武汉大学实行“青马工程”双学位,“青马”作为第二学位培养10万人才,就业非常抢手。武汉大学一位理科同学正是通过进入“青马工程”的培训学习,经历了一个探求者到追寻者再到宣传者的升华蜕变过程。湖北大学一位文科同学说:“省‘青马工程’突出政治特点的理论培训,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储蓄;赴湖北省基层进行实践锻炼,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入和立体的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播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氛围、能力和效果差异明显
目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策略,执行的是以“双一流”高校和省属本科高校作为重点场域和关键环节的实际路线,相当多的资源集中在“双一流”高校和省属重点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成为薄弱地带。调研发现,“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都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经费和科研课题比较充足,专任教师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传播队伍比较齐整。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发展步伐远远小于“双一流”高校和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资源呈现出“马太效应”,传播效果存在着从“双一流”高校到一般高校、再到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逐渐衰减的现象。
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面临人员、经费、研究基础缺乏等众多难题。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内部机构设置受限等原因,大部分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经费、人员配备、科研课题明显不足。据所有参与调研的高职院校反映,其学校老师素质相对较差,课讲得不太好,内容展不开。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29名思政课教师中只有1名在职博士生;武昌工学院一位思政课教师说:“思政课教师收入本来较低,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收入更低,职称评聘更难。”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一位思政课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经费严重不足,留住人才也非常困难,稍微好一点的师资很容易流失。”
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面临全国统一思政教材“一刀切”引发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职业适应困难。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老师普遍反映,目前存在全国统一教材与全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和大学生分层分化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很多老师认为面对高考分数从700分到200多分的同一批大学生,知识素养相差非常悬殊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势必带来教师选择与学生理解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思政课部一位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应该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目前所有高校均统一用一本国编教材的现状,对高职类院校尤其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做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能力面临非常大的考验。”
(二)高校教师工作负荷和压力过大与理论水平欠佳的问题并存
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是党和国家给予高度关注的工作,也是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工作。思政课老师必须在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普及性等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同时,思政课在不断改革,国家统一教材的使用和新的要求给思政课老师增加了新的学习压力。参加座谈的思政课老师普遍反映,他们投入教学的精力、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从承担的工作量看,几乎所有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数量均未达标,有的甚至未能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半,这就导致思政课老师完成的课时量一般是专业课老师的3-5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教授认为:“相对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压力太大。因为思政课堂上随时有领导和督导听课,有可能面临学生因看法相左而进行政治性投诉。还有就是思政教育教学在不断改革,加上课时严重超标,综合造成思政课老师的巨大压力。”武汉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老师以该院“70后”女教师的生病情况表明他们面临的压力,具体情况是“2012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时,共有12位‘70后’女老师,现在已有6位动过手术,主要病因是腮腺炎、淋巴瘤等等”。
大多数高校均存在马克思主义专任教师不足、优质师资匮乏、专业性不强的通病。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因传播主体的理论素养不高,使得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多以灌输式单向传导为主,教学方法的创新相对不足。许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反映:“思政课老师的构成往往比较杂,大量的不是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虽然经过努力,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有进步,但尚未根本改变思政课队伍‘杂牌军’的现状。高校中科研搞得不好的、往往不是姓‘马’的、往往不是真懂真信的教师却被转到思政课队伍的问题并未有效根除。”
(三)历史虚无主义等网络社会思潮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社会思潮在网络舆论中的纷起对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产生较严重冲击。“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有57.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造成较大冲击。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虽然很多大学生对网络社会思潮的名字基本都不熟悉,但是许多流行的网络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意识到网络社会思潮,也未必知道网络社会思潮的具体名称及其含义,但在具体的网络文章和观点的频繁接触中受到了网络社会思潮相关理念和观点的负面影响。
网络社会思潮挤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侵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网络领域不断蚕食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观,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价值迷茫甚至是精神危机。“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见表1),在网络社会思潮中,大学生普遍认为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冲击较为严重;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逆向种族主义、民粹主义等处在冲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二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知,使一部分人以消极心态对待马克思主义,很大程度上扰乱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确实在不断实践创新,也取得了不菲成绩,但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方式的创新和网络传播的效果不容高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老师认为:“类似《马克思是个九零后》的贴近学生的音乐艺术作品、动漫艺术作品还是太少。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甚至在课堂上,都是逛B站、知乎、抖音、微信、QQ空间等。但是,恰恰在这些方面,我们没有去关注,对这些阵地的占领远远不够,可以说,在大学生关注的网络领地,我们没有去有效地进行抢占。”
从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总体状况看,基本路径大致是将传统课堂整体迁移到网络上,传统传播思维与互联网传播思维的“两张皮”现象明显,尚未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从逻辑到逻辑的传播“套路”。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教授认为:“不能过分注重手段方式的改革,必须强调内容为王的基本理念,必须巩固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和路径,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和思政课老师主信源的积极作用。”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教授同样认为:“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互联网思政来予以拯救,更不能用娱乐化的方式去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遇到了新的现象,少数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旗号或幌子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外部力量和极端事件成为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干扰因素。极少数高校学生以左的方式、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或以维权为借口开展游离于管理之外的非法组织活动,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四)传播效果基本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二手观点的层次
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力度和传播创新与传播效果并没有呈现完全的对等关系。高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很多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法,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基础层次是学分需要,通过课程考试以获得学分,相当多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第二层次是求知需要,出于对政治理论、中国历史、了解社会的兴趣,课能听得进去,课堂有所收获;第三层次是思想需要,对世界、历史、社会、人生有更加正确的看法,解决思想困惑和人生困境,从中得到人生启迪和成长智慧;第四层次是享受需要,主要表现为精神享受、审美享受、觉悟升华,激发心灵,获得美好精神生活体验。由于在中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更多属于一种知识传播和考试导向的知识获取,相当多的人在大学期间面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时依然沿袭这种作为知识体系学习的习惯。一些来自理工科类的学生反映,对于马克思主义课程,许多同学不大重视,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老师授课有时只是照本宣科,导致马克思主义很难在同学中产生共鸣。多所高校的同学认为:“思政课在很大程度上是成绩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思想教育。”从对马克思主义需求程度看,相当多的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门知识,始于课堂、终于考场,止步于学分需要或求知需要,未能真正上升到思想需要和享受需要的高层次需求。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程度看,多数学生没有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只有少数学生阅读过《共产党宣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相当多的学生反映,目前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的效果较好,但“进头脑”,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很一般。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文科同学认为:“相当多的同学是浅尝辄止,很少有读原著,很少有较好的运用。”江汉大学一位文科同学说:“大三、大四造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空窗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正了解的为数不多。”更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回避敏感问题的现象,难以消解大学生的思想疙瘩。“研究中心2018年调查”显示(见表2),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不喜欢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层次的原因是“内容枯燥”“理论晦涩难懂”;第二层次的原因是“形式不新颖”“没有时间”“传播力度不够”“与实际生活关系不大”;第三层次的原因是“未能适应互联网传播”。对此,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能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对社会敏感问题避而不谈或者语焉不详的现象,回避大学生思想上的“病灶”,导致无法“对症下药”,更做不到“药到病除”,使其思想疙瘩难以及时有效消除。
三、推动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对策建议
(一)试点建设一支省级跨部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高校的必修学分(课程)。因此,在部分高校因自身能力不足或意愿不强烈的情况下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困境,党和国家必须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直接责任。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为此,有效减少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薄弱地带,就应优先解决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人员、经费、能力、素质、效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强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角色,由省级党委宣传部、教育厅负责组建一支跨部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省级党委讲师团、市委讲师团、省级党校(行政学院)、研究型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工干部等为主体,在政治素养、学历、职称、授课水平等方面严格把关,结合本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实行专题式备课,实行动态考核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直接派驻到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担任思政课教师,以此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实现真正的有效全覆盖,提升传播效果,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分层分类策略
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必须继续深化分层分类策略,把巩固和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作为重要任务。一是精准定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重点把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需求的大学生群体,采取“差别化培养、共振化辐射”的运作方式,实行“公共课培养好一般学生、公选课培养好兴趣学生、双学位培养好精英学生”,建议“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项目”要进一步完善选拔机制,有效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分子;二是建议加大力度适当扩充“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项目”的覆盖对象和社会实践范围,由省级财政和高校财政给予常规性支持,并保持适度规模的持续增长;三是对学生理论社团加强单独扶植和有力指导,要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内部的党团建设,既要防止理论社团成为单纯的青年社团,又要防止成为少数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对抗社会的工具。一些大学针对校级社团超过100个和二级学院内社团超过200个的良莠不齐和缺乏管理的现状,要求所有社团都需要进行重新登记,所有指导教师都需要审核,所有标识都需要统一,每个社团都要成立公益性的党团组织,这些措施有效规范了社团组织的发展。因此,社团的党团建设机制和高校领导参与理论社团建设,是确保学生理论社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领导要直接介入指导,要在高校“百团大战”中给予政策倾斜。
(三)推动强弱高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和强化留学归国背景传播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理论素养和传播素养,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传播素养己成为重中之重。为此,建议从三方面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在本省范围内加大“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对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对口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在资源分配时要向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给予倾斜。在省级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主导下,推动本省内不同层级高校、不同学术水平、不同授课质量的对口帮扶。二是加大对新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尤其是留学归国人才担任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当前,相当多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积极引进留学归国博士作为思政课教师,他们在提升学校师资力量、完善师资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相对较差,需要由省级教育部门统筹,对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尤其是留学归国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三是创造条件使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能够及时丰富社会经验。让思政课教师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更多的理论课堂进入到实践一线,有利于提升教师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建议从省级层面成立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专项资金(基金),从经费、制度等方面给予有效保障。
(四)巩固和扩大组织传播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优势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方面,建议加大研究力度,准确判断马克思主义组织传播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要突出仪式教育,建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拍摄马克思、恩格斯等系列纪录片、故事片作为辅助教材。在融媒体传播新格局中,充分挖掘课堂教学、干部培训、理论培训和“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以及文件传达、内部会议和单位集体学习等组织传播渠道,注重这些传统传播渠道的创新,并且实现与互联网、融媒体等新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互联网+”的传播创新中,建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把握,将其转化为“互联网+”的理论框架,再细化为微博、微信、小视频等新媒体的碎片化内容;通过整体框架的构建指引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的传递,确保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的综合可以近似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涵;要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实和事例的传播,在此基础上再形成理论观点的传播;要强调运用网言网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转化,积极运用网络的叙事风格讲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