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努瑶祝著节的变迁及其文化自觉诉求
2020-03-15陈意
陈 意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布努瑶是瑶族三大支系的其中一支,古时部族战争,其祖先为躲避敌方追杀,从黄河流域迁到金陵、洞庭湖一带,其中蓝、蒙、韦、罗四姓布努瑶宋末元初才迁到桂西北的都安、大化、巴马三县石山地区居住。此外,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还有少量的布努瑶族分布。祝著节是布努瑶一年中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凝聚着整个族群,是布努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布努瑶祝著节发生了许多变化,甚至有些文化濒临消失。因此,文化自觉是摆脱困境的出路。
一、祝著节的由来、节日内容及特点
1.祝著节的由来及节日内容
“祝著”是瑶语的五月二十九之意。在布努瑶的神话历史中,布努瑶的始祖密洛陀交待其后世子孙于每年的五月二十九日给她(密洛陀)补粮,五月二十九即祝著节成为瑶族同胞专门纪念其始祖母密洛陀的节日。
祝著节的节日内容首先是祭祀布努瑶始祖母密洛陀,祭祀仪式由道公组织。祭祀仪式之后是庆祝祝著节娱乐活动:
1.打铜鼓和跳铜鼓舞:铜鼓在密洛陀神话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布努瑶的神器。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敲打铜鼓。打铜鼓是布努瑶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在布努瑶中,一是娱神,二是娱人。在请出铜鼓之前,布努瑶族人须先进行祭祀,祭拜完毕后才能从家里请出铜鼓,将铜鼓抬到铜鼓楼吊挂上梁,然后开始跳铜鼓舞。祝著节打铜鼓、跳铜鼓舞是最能表达族内同胞对始祖母密洛陀的纪念之情的活动。
2.射弩:射弩是一种传情连心活动,布努瑶族年轻人较喜爱这项传统娱乐活动。在射弩场上,有许多年轻姑娘围观。她们在暗地里注意小伙子的箭法,看谁射得最准,命中率最高。比赛结束后,围观的姑娘就有了钟情的小伙子,于是把自己亲手缝绣的彩色头巾送给他,小伙子便收获到了姑娘的情谊。
3.唱山歌:对唱山歌是祝著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节日当天,大家聚在一起,唱的歌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家诵唱“密洛陀”长歌,中老年男女对唱“读芬”(劝世歌谣),青年男女唱“撒旺”(番瑶的细话情歌),寨子的“甫机”则唱诙谐的笑酒歌。旁边还围着许多倾听的人群。
布努瑶祝著节除了以上节日活动外,还有赛陀螺、斗鸟等活动。活动进行到傍晚,便开始聚会宴饮。布努瑶同族人欢聚一堂,畅饮高歌,整个寨子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之中。
2.祝著节的特点
祝著节不仅是布努瑶族历史传承下来的节庆日,也是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它对布努瑶族的文化共生、族群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1)娱乐的特点。祝著节当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大家穿上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敲打铜鼓,鸣枪放炮,吹唢呐,射弩箭,赛马斗鸟,唱歌对词,尽情欢娱。傍晚回到家中,摆设酒席,围桌畅饮,闲聊,热闹非凡。在交通闭塞,现代文明不发达的布努瑶居住山区,这些文化活动成为布努瑶人的传统娱乐方式。祝著节成为集体狂欢的文化节日。
(2)教育特点。一方面,祝著节是为了纪念祖先密洛陀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要先进行祭祀活动,还会诵唱“密洛陀”长歌。在布努瑶看来,没有密洛陀就没有布努瑶。因此,祝著节的历史传承使布努瑶族人铭记祖先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精神,及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刚健有为的品性。另一方面,祝著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对唱山歌,对青年一代也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布努瑶的山歌歌词中蕴含了许多道理,有如何生产、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谈恋爱的瑶族的文化,交际等。如:
西山顶上有蜜桃[1]
西山顶上有蜜桃,要想摘桃莫怕高;
要想翻身就革命,快跟拔哥打土豪。
哥讲妹是哥知音[2]
哥讲妹是哥知音,妹讲哥是妹心人。
一双布鞋表妹情,一条毛巾表哥心。
妹接头巾哥接鞋,好比吃蜜甜透心。
哥想妹来望布鞋,妹想哥来望头巾。
在以前教育落后的年代,孩子们没能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起主要作用。在农田里干活的时候,唱唱山歌可以减轻疲劳,愉悦心情,因此孩子们都乐意学。而在学唱山歌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的明白歌词中蕴含的道理,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举止。
(3)管理和交流的特点。在布努瑶居住的山区,交通不便,并且大部分都很贫困,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而祝著节当日,居住在不同村寨的布努瑶人齐聚一堂,欢歌载舞、畅饮交流。这为管理族群提供了便利。在娱乐活动结束后,族长或寨老可以与大家商讨族群的重大事情,发布族群消息等,并且族人可以在此时交流生产技术和致富经验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使布努瑶同胞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情感,增进了族群的认同感,培养了族群的集体主义精神,无形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二、祝著节的变迁及原因分析
通过田野考察,笔者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和时代的变迁,祝著节在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严重的破坏了传统民族文化,使布努瑶族群在自然、人文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了共生危机。
在过去,祝著节对于布努瑶族群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祝著节是布努瑶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宗教信仰。祝著节是为纪念祖先密洛陀的节日。神话中,密洛陀对布努瑶有着伟大的功勋。在布努瑶看来,密洛陀是主宰一切的母神,其它各种大神都是密洛陀孕育并分派到人间的。因此,对密洛陀的崇拜已渗透到布努瑶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婚礼还是葬礼,不管是建房还是补粮,都要祭祀密洛陀;不管是节庆还是歌会,处处都要唱密洛陀。
2.祝著节表达的是布努瑶人对“根”的热爱与追寻。密洛陀是布努瑶的祖先,她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布努瑶族,化解了布努瑶族群的各种危机与困难,是布努瑶的“根”。祝著节为纪念密洛陀而传承下来,它是布努瑶族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全族人民都穿上本民族服装欢聚在一起,祭祀密洛陀、歌唱密洛陀,除此之外,还有打铜鼓、跳铜鼓舞、射弩、斗鸟、聚餐等活动。布努瑶族群正是通过对始祖母密洛陀的纪念与追忆,展示了其对于“根”的热爱与追寻。
3.祝著节是布努瑶人的精神家园。密洛陀神话教育布努瑶人百折不挠、勇敢勤奋的精神品质,祝著节的祭祀密洛陀,载歌载舞唱诵密洛陀等活动,历史沿革至今。这些布努瑶族的共同文化渊源在祝著节中得到体现及传承,因此,祝著节成为了布努瑶族的精神家园。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布努瑶族群与外界的沟通增加、族人不甘落后的意识的增强,以及自然生产、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劣,使得祝著节对于布努瑶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首先,祝著节作为宗教信仰的意义已慢慢减褪并消失。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由于青年、孩童一代接受的教育增加,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受到现代科学的影响,他们开始把神话、祭祀等看作是一种迷信,不认同并且不再参与。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布努瑶居住环境日趋恶劣,雨量少,使族人的生活用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生产了,这使得族群生活更加贫困艰难。而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给布努瑶族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使布努瑶族群开始慢慢的把祝著节主要当作是一种获得收入的手段,而祭祀活动也仅变成了闪光灯下的焦点,娱乐活动的开场。其次,祝著节表达族人对“根”的热爱及作为族人的精神家园也开始变化。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访谈的大部分人,对于祝著节的描述都是那天很热闹,很多人来看,我们有很多节目表演,可以赚钱,等等。而对于祝著节是怎样流传下来之类的问题,并没有提到。在他们的言辞中并没有流露出对于本民族祖先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在自然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使原来质朴的布努瑶族人对本民族文化开始慢慢淡忘,仅作为了生存的手段。
具体的说,不管是祝著节的参与人员、对祝著节的重视程度,还是祝著节活动的内容,如打铜鼓、跳铜鼓舞、唱山歌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祝著节参与人员的跨族性增强。在过去,每到祝著节,布努瑶本族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装,披银挂链,身围彩裙,聚在一起祭祀、敲打铜鼓、斗鸟等。这是布努瑶本民族内的重大活动,维系着族人的团结与互助,是布努瑶族群民族认同感的体现。居住在周围的其他民族没有关于密洛陀的传说,也没有祝著节,因此,布努瑶祝著节的参与者仅为本民族的所有人员。而今,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的发展,祝著节更多的是一种娱乐表演,不仅许多旅游者来观看,连附近的其他民族人也都来凑热闹。另外,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没能回来参加祝著节,因此参与祝著节的布努瑶人大多都是小孩与年长一些的人。由此,祝著节的参与人员从本族人变为了很大一部分的其他族人。
二是对祝著节重视程度的减弱。一方面,由于过去生活环境较差,交通不顺畅,布努瑶族群的生活空间相当封闭,因此族群内部的文化生活单调,除了过节唱歌跳舞、打铜鼓外,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一年一度的祝著节隆重而热闹。随着社会迅速发展,通往布努瑶寨的道路得到整修,交通开始便利,布努瑶族群与外界交往越来越多,并且电视、手机等主要文化娱乐设施进入家庭生活。因此过去祝著节的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被现代娱乐设施取代,这无形中减少了布努瑶人对祝著节的期盼及兴趣,从而不再像以前一样重视祝著节。
三是山歌对唱文化的衰落。在过去的祝著节,祭祀结束后就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山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唱山歌的有中老年男女对唱“读芬”(劝世歌谣),有青年男女唱“撒旺”(番瑶的细话情歌),还有唱诙谐的笑酒歌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热闹非凡。而今,随着电视机、影碟机的普及,多种多样的流行歌曲吸引了年轻一代,他们不再喜欢山歌。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布努瑶青年及孩童已经没有几人会唱山歌,并且访问青年人及孩子时,他们都回答不喜欢山歌,也不想学。另外,由于年轻一代需要上学,长辈们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不再教他们歌唱。因此,慢慢的,祝著节中的山歌对唱只剩下少许年长者,久而久之,传统歌谣将会消失。
总之,使祝著节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现代化的发展。二是旅游业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三是外出打工者数量的增多。
上述的有关祝著节的变迁,使布努瑶原来的传统文化遭到破坏,这是现代化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样一个自然、人文与社会的共生危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布努瑶族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获得新的载体从而得以复活的根本保证,它能激发民族内部的创造潜能,能使一个民族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对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外部要素进行整合,并产生新的适应性生存方式。”[3]因此,只有提升了布努瑶族群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求到一条平衡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共生的道路。
三、布努瑶族人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与形成过程、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费孝通先生将其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反映了文化自觉的实践路径是由低到高、步步推进而逐步完善的。一方面,文化自觉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和执着的文化追求,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另一方面,文化自觉是人们为适应新的历史发展而调整自身的文化,基于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心态,从而在社会转型中达成文化超越。[4]
从上述观点中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自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以确立自己的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在正确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其它文化体系中,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多元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
培养布努瑶族群的文化自觉意识,离不开教育。教育能通过民族知识和世界知识的宣讲,使人们认识并热爱本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对“现时代”的时代特征及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认识,在具备时代意识和民族意识的情况下,运用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对传统的以及现代的、本土的以及外来的文化进行多方面的整合和传承,从而创造新时代的适应性的民族文化。[5]教育又分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来自日常生活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培养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作用,互为补充。
1.家庭教育
在上述文化自觉内涵的阐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文化自觉首先是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只有在认识其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程反思、创新,与其它文化共存。而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方面,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的熏陶,长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同族人互相之间的交流等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是认识和了解布努瑶本民族文化、增强布努瑶人民族认同感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如布努瑶民对敬老爱幼有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见老人要亲热打招呼,在路上遇人要让路,在屋里要让座,吃饭先敬老人吃,喝酒先敬老人喝,有事要先请老人断,老人有病要悉心照料等。布努瑶民人人都这样做,这给青年孩子树立了榜样,无形中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尊重老人的品行,使布努瑶敬老文化得以传承。而布努瑶的一些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青年者可以在家庭里的观摩中受到影响。如布努瑶特有米头粥的制做、衣服的缝制、裤腰带的绣花等,都可以在日常中观看习得。还有布努瑶族的一些神话传说、故事、历史以及山歌的唱法和铜鼓的打法等,上一代人可以在饭后或者平时的劳作中讲述给下一代听。这样不仅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也可以是劳作中的休息,使大家忘记干活的劳累,更高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这使布努瑶的青年孩子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的过去、民族的信仰、民族的精神以及学会民族的歌曲舞蹈等,而一些祭拜密洛陀的宗教仪式、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也能对年轻人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特别是在节日中青年者之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更能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2.学校教育
在深刻了解与充分认识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对现代化社会的其它多元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建。而了解其他文化及增强布努瑶人的现代化意识与多文化共生观念的主要途径则是学校教育。首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必不可少。如基本课程:语文、英语、数学、地理、政治、自然等,它是布努瑶人跟进时代,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并且也是布努瑶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其次,学校教育应该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课程,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各种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优缺点等,并与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学习。另外,还应开展地方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包括布努瑶民族文化、生活习惯、民间习俗、民间艺术以及生产、环境等。地方课程对布努瑶传统文化的归纳是比较规范、全面的,布努瑶青年一代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能更客观、更理性的看待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最后,学校还应开设一些有关于现代社会形成的多元文化方面的课程,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方面的学习。这将有助于布努瑶人正确对待现代化的发展,并在现代化进程中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民族所处的位置,以及民族未来的发展路向。
通过这样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培养布努瑶人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布努瑶人既了解、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世代传承,还了解了其他的多元文化,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保留优良文化、舍弃不良文化,在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特色,对其进行再创造,实现多元文化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