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骆文化的本质:稻作文化
2020-03-15袁益梅
袁益梅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西瓯、骆越主要是由当地土著居民发展形成的,是周秦及汉代主要活动于今广西地区的两个不同支系。他们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的祖先。西瓯和骆越同处广西境内,毗连而居,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大致相同,关系非常密切,有许多共性,其中最大的共性就是他们同为稻作民族。瓯骆文化的本质就是稻作文化。
一、瓯骆稻作农业的起源
关于稻作农业起源发祥地的问题,是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对此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稻种资源遗传学专家王象坤提出,稻作农业发源地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该地发现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2)该地同时发现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普通野生稻。(3)该地或其附近有驯化栽培稻的古人类群体及稻作生产工具;(4)该地当时具备野生稻生存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对此,学者们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对照这四个条件,西瓯和骆越分布地区都具备。
1.瓯骆故地发现原始栽培稻
根据目前瓯骆地区的考古发现,大约在远古时期,瓯骆故地已经出现了人工栽培稻的遗址。
经过1993年、1995年、2004年等三次考古发掘的湖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遗址,具有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特征,出土了五枚炭化的稻谷。经测定,这些稻谷距今约1.6万年,是一种兼具野生稻和人工栽培稻混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初期驯化的原始性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经多次发掘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约1.4万年,是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了约1.2万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约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我们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1996年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了少量的距今8000-12000年的水稻硅质体,经考证,其中有原始人工栽培稻谷谷壳化石,这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遗存。1997年在广西资源县延东乡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晓锦文化遗址(距今5000-4000年),其中出土的13000多粒炭化稻米,经专家鉴定,属人工栽培稻,这是目前为止广西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标本。表明这个地区的瓯骆先民驯化野生稻的工作已完成,稻作农业已经产生。1997—2000年,广西文物队发掘的广西那坡县感驮岩文化遗址,距约今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除了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动物骨骼外,还出土了炭化稻和炭化粟,这也是栽培稻的遗存。
2.瓯骆故地普遍有野生稻
1978年至198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多个单位协同合作,对广西进行野生稻资源分布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广西有42个县市有普通野生稻分布的迹象,尤以广西中南部最为集中,其次为广西南部[1]。如此丰富的野生稻是瓯骆先民最好的、也是最易得到的食物资源,同时也是瓯骆先民驯化和栽培水稻的有利前提条件。
3.瓯骆故地有石器时代各个时期的人类遗址和稻作生产生活工具
(1)石器时代各个时期的人类遗址
瓯骆故地的广西百色市,不仅是新中国的红色革命发源地,也是古人类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一。1973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在百色进行联合考察,发现了石器。此后考古部门连续多年在此调查和发掘,使石器地点增加至一百多处,采集到的石器已经超出5000件,其中有两面加工手斧,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劳动工具。1993年,百色发现了共生的玻璃陨石,测定的年龄为距今80万年,这就证明百色旧石器遗址也距今约80万年,说明了瓯骆故地上存在过世界上最悠久的人类文明史。2009年,在崇左江州区发现木榄山智人洞早期智人遗址,距今11.1万年。1958年,在柳州发现了距今5万年的“柳江人”化石,是晚期智人化石。1956年,在来宾发现了距今约2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化石。
1965年,考古学家在甑皮岩洞内发现了30余座墓葬,出土了许多距今约1.2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人遗留的骨骼,为屈肢蹲葬。在左右江流域和邕江流域,分布着许多七八千年前的贝丘遗址。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国家大遗址展示中心之一的顶蛳山遗址,位于邕江北岸的台地上,是广西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之一。顶蛳山遗址可分为墓葬区和居住区。在墓葬区发掘出的400多具古人类遗骸,多为屈肢葬,还有肢解葬。从甑皮岩遗址到贝丘遗址的相似葬式,可以看出今天壮族民间习俗二次葬与此的传承关系。这也说明了瓯骆人是壮族的祖先,壮族是瓯骆土地上的世居民族。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区调查发现了近100处大石铲遗存或地点,被称为“桂南大石铲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这些考古遗址说明,从80多万年前到现在,瓯骆故地的历史一直连续不断地发展着,其间没有中断过。
(2)稻作生产生活工具
瓯骆故地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早期稻谷种植、加工与食用贮存的遗物。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距今约1.2万年至7000年,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遗址。桂林甑皮岩出土遗物除了陶雏器外,有用于农业的石斧、石锛、石刀等生产工具和石杵、石磨盘、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还出土了罐、釜、盆、钵、圈足盘、豆等用于储存和加工谷物的陶器,以及家养猪的炭化骨。桂林被认为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以南宁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贝丘文化遗址,出土了10000-11000年前的石杵、石磨盘、石磨棒、石锤等谷物脱壳工具和大量陶片。陶器是土与火的结晶。一般说来,农业、制陶、驯养业是定居生活的基本要素。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开始过上定居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开始的标志。桂南大石铲,是稻作文化的重要标志性文物。桂南大石铲文化,顾名思义,这种文化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地区,距今约6000-4000年。迄今为止,发现这种石铲的地点已多达110多处,其中左右江和邕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其分布的中心,隆安县大龙潭遗址是最典型的代表,这个遗址出土石铲共有500余件,其中最大的石铲也是目前国内所能发现的最大的石铲。大石铲自双肩石斧改造而成,是一种木石复合式的生产工具,铲体上可以绑上木柄,可以翻土、平整土地。在使用过程中,因石铲作用巨大,受到先民的崇拜并加以神秘化,所以在祭祀活动时就被当成祭品。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提高,大石铲原本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逐渐退化,最后完全演变为一种祭祀用的礼品,同时大石铲制作也越来越精致美观。桂南大石铲是瓯骆先民发明的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它的使用,表明瓯骆先民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原始农业的发展。
4.瓯骆故地有适合栽培稻生长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
瓯骆故地——广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6-23℃之间,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少夏多。这种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稻作植物生长。
综上所述,约一万年前,瓯骆先民在长期的采集野生稻活动中,逐步认识到野生稻的生长条件、生长环境、生长规律等,从而开垦耕田,由种植驯化野生稻进而种植栽培稻。所以说,瓯骆先民是我国最早发明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瓯骆地区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这是瓯骆先民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瓯骆稻作文化的发展繁荣
瓯骆稻作文化亦称瓯骆那文化。“那”(壮语:na),意为“田”和“峒”,泛指田地或土地。那文化,即指稻作文化。瓯骆那文化,就是指瓯骆族群及先人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经过漫长的努力,把野生稻成功地驯化为栽培稻,并以稻作种植为主要的生产生存方式,“形成了一种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为稻收而乐的,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崇仰观念的原始地域的农耕文化现象。”[2]瓯越稻作(那)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稻田遗址、生产农具、仓储遗迹、水利工程、古建筑遗迹等;精神方面主要是指远古以来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稻作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养成的勤劳坚韧、善良质朴、亲近自然、和谐包容等性格精神。
瓯骆先人水稻种植初期,仍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生存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水稻栽培技艺的提高,水稻的分量就逐步增加了,到距今6000年前的顶狮山四期文化层即新石器晚期,遗物中的螺蚌贝壳堆积没有了,说明此时瓯骆族群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采集渔猎经济向稻作农耕经济的转变。到春秋战国时期,瓯骆族主体就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了。“在广西花山崖画上,犬是狩猎经济向稻作经济转化的符号(神话中狗为人类偷得稻种),但数量已经很少;而代表稻作文化的符号蛙神像则占了绝对的优势。”[3]广西花山岩画,可以说是瓯骆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到秦汉时期,瓯骆稻作(那)文化更趋丰富、完善和发展繁荣,为瓯骆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牛犁耕的采用
以铁器作为农业生产工具在水稻种植中普遍使用,是稻作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武鸣安等秧战国墓98座,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但其中22号墓则出土铁锸1件,是广西地区迄今出土最早的铁器之一[4]。这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广西南部地区已经有铁制农具。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共110座,随葬品组合非常有规律,即铜兵器(或陶纺轮)+铁工具+生活用具,出土文物1400余件,其中铁器181件,铜铁合金11件,铜器377件,陶器360件[5]。铁器主要是生产工具,有铁锄、铁斧、铁锛、铁凿、铁刀、铁刮刀等。铁器的大批出现,表明铁农具在当时西瓯人的农业生产已经普遍使用。秦汉时期,西瓯、骆越地区更多地出现铁农具。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中,发现有5枚木牍,木牍上刻有农具的种类和数量,后都得到证实。其中一块木牍上正面列有鈂120件,锸53件,锄116件,背面列有锸为48件,锄120件,鈂15件。[6]广西贵县、合浦、平乐等地发现的汉墓,随葬器中都有锄、犁、铲、耙、斧、凿、刀、镰等铁农具。[7]这说明在瓯骆地区已广泛使用铁制耕作工具。恩格斯指出:“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因为铁器坚硬、锐利、耐磨,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以大大提高,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瓯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牛犁耕作方式的采用,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对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畜力与铁器的结合,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辛苦,节省了社会劳动力,而且还能达到深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的效果,从而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牛拉铁犁耕地,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时,犁耕技术得到改进,遂成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牛犁耕作技术在汉代时已传到岭南地区。广西平乐银山岭汉代墓葬随葬品中有2件铁口铧犁。[8]广西贺县莲塘东汉墓葬中,也出土2件铁犁铧,形制与银山岭汉墓出土的铧犁相似,铧体也是呈三角形,底面平直,正面隆起,中空,可插入犁头。[9]《水经注·温水》载:“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其意为:东汉九真郡太守任延开始教百姓犁耕,在交州已历久成俗,并风行到象林县。自从百姓知道耕田以来,六百多年间,用火烧锄草耕田的方法,都和中原相同。这说明在东汉时期,牛拉犁耕技术已推广到今天的越南一带。
另外,在瓯骆地区发现的灵山型铜鼓和冷水冲型铜鼓上,经常能看见牛纹,还有立体的牛塑像,有牛拉耧,有单牛,有双牛,有牧牛等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些都是瓯骆地区采用牛犁耕作方式在铜鼓上的反映。
由以上可以看出,瓯骆地区,铁制生产工具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在秦汉时期广泛普及使用,牛犁耕作始于西汉时期。铁制的生产工具和牛犁耕技术,都应是从中原地区传入岭南瓯骆地区的。这对于瓯骆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繁荣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那”字地名
“那”(壮语:na),意为“田”和“峒”。“田”最初可能指水稻田,而“峒”,指周围有山的一片田。“那”,后来便泛指田地或土地。“那”有时也写作“纳”。田地是稻作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也是稻作农业基本的条件。瓯骆民族是稻作民族,他们依“那”而居,据“那”而作,因而他们聚居的村落常常以“那”(纳)字来命名。现在在广西、在瓯骆故地上,还有许多以“那”字命名的地名,大至县市乡镇,小至村庄弄屯,含“那”字的地名,广西约有1200多处。从地图上看,来宾县有那垒、小那角、大那赖、那谷;都安瑶族自治县有那墨、弄纳、那造、那共、那麻……;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那莫、那坝、那桃、那勒、那社、那弄、纳怀、那门……;马山县有那仙、塘那、那乐、排纳、那楼、那细……;南丹县有纳腰、纳羊、那地、纳巴、纳弄、纳定、纳老、纳庄、纳塘、拉纳……;天峨县有纳合、纳洲、纳直、那里、纳沙、纳特、纳碍、纳赖……等等。这种以“那”命名,多来自“那”的特点和性质,如那江(na ji⁃ang),地处中间的田;那翁(na ong),即滥泥田;那雷(na do:i),土岭田;那波或那沛(na ha),泉边的田;那达(na ta),河边田;那班、那曼、那板(na ba:n),村寨田;那六(nalok),水车(灌溉)的田;那楼(na lou),我们的田;那官(na kun),官田;那笔(na plt),养鸭田;那马(na ma),养马田;那怀(na vai),养水牛的田那昌(na tsang),工匠田,等等。[10]
德国语言学家T·Grimm说:“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11]地名也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有着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又有着极强的稳定性和顽强的延续性。地名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特征。广西“那”字地名是随着瓯骆稻作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是瓯骆稻作文化的历史印记。“那”字地名的众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瓯骆稻作文化的发展繁荣。
3.稻作文化神话
神话是上古时期原始先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幻想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它是洪荒时代的浪漫幻想,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2]稻作文化当然包括稻作神话。稻作神话中最多的就是稻种起源的神话,截止到目前,我国有关稻种的神话共有63篇。瓯骆地区是我国栽培稻发源地之一,有关稻作的神话也非常丰富。
左江流域主要是龙州县流传至今的《九尾狗》(又名《谷种与九尾狗》)的神话。这则神话是说:远古时期,地上没有稻谷,只有天宫才有。地上的劳动人民恳求上天分些谷种,但是他们不愿意。于是,地上的人们灵机一动,就派有九根尾巴的一只狗去天上寻找谷物。这只九尾狗来天宫,发现在天宫的广场上,天上的人正在晒稻谷,于是这只狗卷起尾巴悄悄来谷场上,用九根尾巴在谷物上一扫,这样,在尾巴上就沾有很多种子。正在狗准备逃走时,被天上的人发现了,他们追上九尾狗,把它的尾巴一个接一个地砍掉,只剩下了最后一根,这只狗才拼命好不容易地逃脱了天门,回到人间。这只狗把最后的一根尾巴上沾的稻种给了人类。从此人们开始种植稻谷。自此以后,狗的尾巴就只有一根了。由于狗偷来稻种,人们非常感谢它,各家都饲养狗,每当新收稻谷后,第一碗白米饭就让狗先吃。现在的稻穗长得还像狗尾巴,弯弯的。这则“狗偷稻种”的神话可能从侧面反映了狩猎经济与农业经济交替时代,人们在用狗打猎过程中偶然发现稻种,并进行人工驯化和栽培的情况。
在广西隆安县壮族地区,有一个鸟帮衔稻种的神话故事《母谷节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四月连续几天下大雨,导致洪水泛滥,人们只好跑到高山上躲避,水退去后,人们回到村庄,眼前一片狼藉,房屋倒塌,泥桨满地,人们所有的瓜果蔬菜稻谷等食物都被洪水冲走了。人们伤心痛哭不已,觉得无法生活下去。有人便去恳请麻雀的帮助,麻雀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你们的痛苦了,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的。”说完,一群麻雀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飞走了。它们飞到“岜母慈”(即大明山),找到鸟大王诉说隆安县人们的痛苦,鸟大王说:“好吧,我大开岩洞门,你们去要稻种帮助人类吧!”于是麻雀们经过长途飞行,口里衔着稻种,飞回隆安县,把稻种撒播在洪水退后的烂泥里,告诉人们要精心耕作,且要求人们:“三分鸟、六分收,搓了壳,煮饭吃,一分种子留明年。”意思是水稻收获后,十分之三供鸟食,十分之六人类用来煮饭吃,十分之一留作第二年的稻种。人们答应了,当年稻谷大丰收,从此人们就又有稻米吃了。所以,瓯骆及其后裔非常尊敬鸟类,把它们当成人类的救星,从不捕杀鸟类,人们在晾晒稻谷时,鸟类(尤其是麻雀)前来啄食从不驱赶。
在隆安县,还有一则《娅王节的传说》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鸟类的大王是一只雌鸟,大家都称它为“娅王”。这娅王通情达理、心地善良,喜欢帮助人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一年,雷王认为人类对他不敬,想惩罚人类,所以就一年内没下一滴雨,大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人们连基本的饮用水也没有,眼看人类就要灭绝了。娅王看到这一切,很是痛心和焦急,立即跑到雷王那里请求降旨下雨,以救天下苍生。雷王生气地说:“你们鸟类又不缺水喝,何必多管闲事呢?”娅王说:“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死活。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我能喝的水都让给人类。”雷王非常生气地说:“那你愿意替他们去死吗?”娅王说:“如果我的死能换来你的雨,那就让我去死吧。”说完,娅王撞崖而死。雷王也被她感动了,于是,下令连降大雨七天,旱情得到缓解,人类因为有了雨水就得救了。人们为了感谢娅王的救命之恩,就把娅王去世的日子七月十八日定为“鸟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制作一些米制品,如米粉、米糕等来祭奠娅王。后来,娅王逐渐被奉为壮族的稻神。
广西隆安县由于发现了一批大石铲文化遗址,发现了栽培稻的祖先种——直立的普通野生稻,发现了以稻神山为祭祀对象的大型稻作祭祀遗址群,还发现了岜娅古城,所以被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稻作文明中心。也正因为此,在隆安县流传的稻作神话就非常多。
稻作神话,本质上是人类进入农耕经济之后的产物,凸现了我国南方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丰富了稻作文化。
4.以“那”为本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瓯骆人及其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那”为本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据“那”而作:传承至今的稻作生产仍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播春种,夏种夏收,秋收冬藏。
(2)赖“那”而食:无论是在农业经济时代,还是现在的商品经济时代,瓯骆故地的居民历来都是以稻米为主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许多美味的大米食品,米粉、米皮、五色糯米饭、汤圆、糍粑、粽子、锅巴、沙糕、米酒、米醋等等,不胜枚举。
(3)依“那”而居:瓯骆人及其后裔为了生产的方便,他们通常是依稻田而居,所以为了适应稻作地区的环境和气候(主要是湿热),他们的房屋建筑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竹和木,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主要是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上层主要是住人。这种房子能有效地达到防潮防野兽的目的。
(4)凭“那”而造:铜鼓最初的用途是煮饭煮粥的炊具,后来逐渐变成了乐器、礼器、重器。铜鼓上面的纹饰如太阳纹、雷纹、水波纹、鸟纹等以及蛙、牛等塑像都与稻作农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铜鼓文化是“那”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稻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因“那”而乐:人们在辛苦耕作之余,也会娱乐。壮族山歌最初与稻作有关,是田垌上的歌声,是歌唱稻作劳动的。著名的龙州天琴诞生的故事就是诉求天降甘霖,缓解旱情,使稻谷丰收。扶绥县的春牛舞是表现耕牛犁田种稻的欢快舞蹈。天等县的打榔舞是由舂稻谷的劳动演化而来,是庆祝丰收的舞蹈。
(6)随“那”而节:瓯骆人及其后裔在长期的稻作耕作中,围绕水稻生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系列的节日,节日的寓意或是或祈愿或纪念或是庆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稻作节庆文化体系,其中以“播稼节”(播稼,即播种子育秧苗)、“歌圩节”、“摸那节”(摸那即给秧苗踩弃根泥、除草施肥)、“农具节”、“尝新节”(尝新即品尝新米,意味开始收割稻谷)、“米粑节”(米粑就是把蒸好的糯米舂打成粉末,揉成团,即为米粑)等节日最为盛大。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内涵丰富深厚。
总之,瓯骆故地是稻作农业发源地之一。瓯骆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瓯骆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瓯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是瓯骆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秦汉时期,瓯骆的稻作农业及其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并形成了以“那”为本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瓯骆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音乐文化、墓葬文化、铜鼓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等等,都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都是在稻作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