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分析
——以王毅2018年在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为例

2020-03-15王琳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际形势演讲者王毅

王琳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是现代西方修辞学最早被提出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修辞批评框架,最初源于1925年维切恩斯《演讲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文中区别了修辞批评与文学批评;后到1965年,布莱克将这种修辞框架命名为“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新亚氏修辞批评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几乎成为修辞批评的主要方式[1]100-102,作为比较经典的修辞批评框架,新亚氏修辞批评在现今仍有其实践意义。近年来,陆庆和、柴改英、郑兰、曾薇、徐开彬等曾结合具体的实例对该修辞批评框架进行分析,较好地证明了这一范式仍有实践意义。通过知网以“新亚里士多德修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国内有关这一修辞批评的文章并不是太多,研究主要是关于国外总统就职演说,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大型会议的演讲,国家申奥会议的演讲,以及电视节目演讲等,外交会议类演讲的研究较少。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自2014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外交部长王毅的开幕式演讲,演讲主要内容是国家过去一年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中国对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同时包含未来一年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路。李科、解学花[2]34-44也提出加强修辞批评在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协商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建构我国修辞批评研究的体系与改善我国外宣工作的国家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以王毅2018年在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为例,进一步探究新亚氏修辞批评在外交会议类演讲中的实践意义。

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包括三个方面的分析,重构修辞情境,修辞“五艺”,以及评估演讲效果,其中前两个方面的分析都体现出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的思想。根据Foss的研究重构修辞情景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即修辞场合、受众、演说者。修辞行为受到场合因素的影响,包括修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特殊要求,修辞受众的概念已经有很多的学者进行过研究,受众既包括在场的也包括不在场的,分析受众因素有助于了解修辞者在演讲中的策略运用。分析演说者研究其作为修辞者的个人,同时研究修辞者的“公众形象”的影响作用[3]。

修辞“五艺”包括修辞发明、组织、文体风格、记忆与演讲发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修辞发明就是修辞者证明其观点的过程,常用的方式是修辞诉诸即是人格诉诸,情感诉诸与理性诉诸。组织指的是语篇内容不同部分的排序方式;语篇的风格与语言有关,包括词汇的选择,修辞手法和演讲形式等[4],其中词汇的选择与用词的合适度、正确度、清晰度有关。记忆通常是指记忆演讲材料并如何呈现演讲,在分析语篇时通常所受关注较少;演讲发表涉及发言者的发言方式。作为最后分析演讲效果的部分主要是判断是否达到了演讲目的或者实现演说者寻求的回应。

首先是对演讲修辞情境的分析,其中包括三个方面:演讲所处的场合,演讲者即王毅在演讲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以及受众。

(一)修辞场合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形势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征程”,2018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主要是对“当年国际形势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路”[5]142-146。此次演讲时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点是充满不确定性,“大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传统热点纷争不去,气变,难民等非传统安全接踵而来,现存的国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①。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中,中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的挑战和风险,因而需要更多的人为更好地建设中国外交贡献力量。这样的修辞情境要求王毅要真实地叙述中国的外交情况和外交策略,如实总结国际形势的特点,让受众真正相信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才可能达到演讲目的,即让参会的专家与学者为中国外交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

(二)演说者

王毅从2013年3月开始担任外交部长,“外交部长的话语代表了外交部的官方立场与态度,通过外交话语向本国国民传达国家整体的价值取向”[6]41-42,就演说者的身份而言,其话语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此次演讲主要面向在场受众,讨论的是世界形势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征程,演讲中并未过多涉及个人形象,更多的是塑造中国外交形象。演讲中讲述了中国外交在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稳中求进、引领潮流、勇于担当等方面所取得的外交成果,塑造了真诚负责、热爱和平、包容普惠、独立自主、立场坚定的外交形象,也说到中国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将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建设性参与解决热点问题,全方位深化对外交往,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征程。”①

(三)受众

“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与其他国际性会议上的演讲有所不同的是演讲所面临的观众不是他国代表,而是关注中国外交的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此次参会的300多名代表主要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高校、国内知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大部分代表对中国外交与国际问题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对于演讲所讲述的内容可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因而可能会更好地实现演讲的目的。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的的受众与来自其他机构的受众有所不同,他们需要准确地报道演讲的内容,让潜在受众了解世界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变化。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受众为中国外交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因而没有参加会议而为中国外交工作建言献策的人们可以认为是演讲的潜在受众。

为进一步理解演讲的内容,文章主要从修辞发明、组织、文体风格、演讲效果评估等方面来分析文本。

(一)修辞发明

演讲中所涉及的修辞发明主要是演讲者尽可能地找寻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进而使受众信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修辞发明中包含两种证据,一种是“非艺术证据”,一种是“艺术性证据”。前者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证人的证词或合同、信件;后者包含人格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

在修辞情景中人格诉诸是指演讲者的性格或权威,让他或她的话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使得受众信服修辞者的人格魅力;此次演讲涉及的是中国外交的整体情况,因而演讲所体现的“人格”重在表现“中国外交形象”,尤其是中国的信誉。“信誉诉求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听众不信任演讲者就不可能被情感诉求感动,也无法被逻辑诉求所征服。”[7]23-29整场演讲中王毅语速沉稳,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呈现的不仅是稳重、大气、坚定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坚定、包容、负责的中国形象。在讲到中国愿意进一步扩大开放时,说到“中国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支持,表明了愿向世界打开市场让各方共享发展机遇的真诚意愿”①,营造出中国愿意与他国共享发展机遇的真诚形象,让受众感受到中国在扩大开放中所做的努力。讲到南南合作时,演讲中提及“针对一些对中非合作的怀疑和责难,非洲国家领导人纷纷公开站出来批驳澄清,一致认为中国才是非洲大陆发展振兴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①,借助他国领导人的认可来表明中国在全球合作中所做的贡献,也表明中国良好的信誉形象,进一步获得受众认可。提到中国稳中求进时,说到“面对复杂纷纭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冷静应对,积极作为……”①,中国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沉着应对,塑造出沉稳的国家形象;当说到“我们”时,唤起受众的责任感,受众会觉得应该为国家的外交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利于演讲目的的实现。在讲到勇于担当与未来一年的外交策略时,演讲中提及“中国愿意继续同各方一道,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承担大国应尽的责任”,“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①。话语中所体现的是中国敢于担当,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让受众了解中国外交所秉承的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的大国态度,让受众把握中国外交态度的基础上,为中国外交工作提供合理有益的建议。演讲中所体现的“人格”方面不仅让受众深入了解中国的外交形象,而且让受众感受到身为中国国民的骄傲和自豪感。

在修辞情景中情感诉诸涉及寻求塑造情感,修辞者用适当的话语激起受众的情感,从而影响到受众的行为。此次演讲的主要是希望在座的专家与学者对中国外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建议。演讲开篇讲到“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以朋友的身份,拉近了与受众的之间的心理距离;紧接着王毅表示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并说到“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研讨会开得越来越有成效,为我们开展外交工作贡献了很多有益的建议”①,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以肯定的话语赞扬专家与学者为外交工作所做的贡献,使受众心理获得认可,觉得可以进一步为国家外交工作贡献力量。在回顾2018年的外交成果时,王毅表示“一年来,我们以此引领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合力实现理论……”,“我们在乱局中保持定力……”,“我们坚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底线”①等,通过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唤起受众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在展望未来一年的外交计划时,再次说到“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再次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也提及“我们对前途充满着信心与希望”,“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将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①,充满着激情的语言唤起受众对未来外交工作的无限希望,以国家责任感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尾声部分又一次提到“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演讲者提出自己的期望,希望各位专家与学者在深入研究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基础上,“为解决外交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积极出谋划策,为中国外交工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持”①。通过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到唤起受众的爱国情怀与国民责任感,受众的情感步步深化,有利于演说目的的实现。

在修辞情景中理性诉诸就是用符合逻辑的推断说服受众,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是实现理性诉诸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演讲中提到“在这个百年变局中……中国外交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不为任何迷雾所惑……我们的定力和自信来自党的坚强正确领导”①。这段话中所包含的大前提为“巨轮在大海中航行可能会遇到迷雾和风浪”,小前提为“中国外交处于当今的国际形势中,犹如大海中的巨轮,只有不畏迷雾和风浪,才有可能砥砺前行”,结论为“中国外交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会突破迷雾,不畏风浪所阻,砥砺前行,取得进步”。通过说理让受众明白中国外交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所提出的外交建议才有可能推动外交工作的进步。在谈到中美合作时,王毅表示“合则两利,斗则两伤”①,其中大前提是“强者之间相互斗争,必然会有所损伤,而相互合作则会双赢”,小前提是“中美两国如果合作则会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反之则会互伤,殃及世界”,结论是“中美两国应该在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合作共赢”。以说理的形式,让受众了解当今中美两国建交的形势,更加清晰明了。尾声部分提及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提供建议时,王毅提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外交提供更多智力支持”①。其中大前提是“只有在对事物深入了解,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就事物的发展给出更好的建议”。小前提是“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现今中国外交的重要政策,了解全球形势,才有可能会给出有利于中国外交的建议”。结论是“各位专家学者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就中国外交中的现实问题给出有效的建议,为中国外交工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持”。通过礼貌委婉的话语将说理蕴含其中,使演讲有理有据,过渡自然。

(二)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指的是演讲内容从开始到结束的排序方式[4],演讲的整体可分为四部分,即序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和尾声。序言部分通过“各位专家,各位朋友”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然后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紧接着指出当今世界形势的整体情况,为演讲的主题定下基调。

回顾过去部分,回顾中国外交在2018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开放、合作、稳进、引领、担当、坚守六个关键词为主导,以具体的数据和各项成果的列举营造出中国负责、立场坚定、包容普惠的大国形象。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从年初到岁尾,从主场外交到国际会议,从政策宣示到务实举例……”,博鳌亚洲论坛的顺利召开,中国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1月中国国际进博会的召开,“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成交额就达到近600亿美元”①。在合作共赢方面,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南南合作取得的成果给出证明,如“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超过800多亿美元……”①。在稳中求进方面,分别就中美、中俄关系、中欧利益、周边关系等方面表明中国外交所做的努力。在引领潮流、勇于担当、坚守国家利益等方面也都给出了清晰的说明。通过合理有序的安排使得演讲内容真实可信,也为受众了解中国外交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演讲目的的实现。

展望未来部分,主要包含“全力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深入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更加主动服务国内改革发展”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先总体概括后详细叙述的布局,指出中国外交未来一年的总体外交战略。

尾声部分演讲者说出自己的希望,表明演讲目的,即希望专家学者们能为中国外交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演讲整体布局清楚明了,让受众在了解外交情况和未来计划的基础上,演讲者再直接表明演讲目的,使得演讲进一步深化,增强说服效果。

(三)文体风格

演讲的文体风格研究可以从词汇选择、句法类型、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用词角度与句法角度来看,王毅的这篇演讲用词清晰准确,以具体数字和实际取得的成果来表明中国2018年外交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同时表明中国在对外交往时所秉承的开放包容的态度,营造出勇于担当、负责的大国形象。演讲风格严肃、正式,以积极肯定的语句说明外交策略的运用,在面临外交问题时,中国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反对冲突;如在面临中美关系贸易问题时,“中方坚定奉行相互尊重、平等诚信的对话解决方式”,面对中印问题时,王毅表示“中印应是龙象共舞,而非龙象相争”①,营造出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受众把握中国在对外交往时的和平原则,提出更有效的建议。

从修辞手法角度来看,演讲中所涉及的主要修辞手段是比喻和排比。如在谈及当今世界形势时,引用习主席的论断“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①,在这个大变局中,王毅说到“中国外交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不为任何迷雾所惑……”①。把世界形势比作“大海”,中国外交是“航行的巨轮”,谈到中美合作时,提到“今天,中美两国的有识之士应该穿透迷雾,确立这一宝贵的共识……”①,把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比作“海上穿行中的迷雾”,继续中国是“巨轮”这一比喻,把中美关系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受众能够更清楚的把握中美两国在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谈到引领潮流时,演讲中提到“一年来中国外交身体力行,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中展示了正能量”①。把中国外交比喻成“不断努力奋斗中的人”,向外界展示出“正能量”,反映出中国外交在世界新型国际关系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且“正能量”一词是较为流行的网络用语,使得演讲更贴近生活,有利于提升演讲的说服效果。

演讲中排比的效果通常是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王毅的这篇演讲中排比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也体现在段与段之间,使得演讲者的想法表达更加连贯。如“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缅经济走廊,从中老铁路到中欧班列,从雷埃夫斯港到汉班托塔港……”①。列举“一带一路”项目取得的成就,增强句势,让受众了解中国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功。在提到引领潮流时,王毅提到“我们在变局中登高望远……”,“我们在乱局中保持定力……”,“我们在迷局中拨开云雾……”①,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式整齐一致,使得表达更具说服力,表现出中国外交所保持的坚定方向和前瞻性,有利于受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外交的情况。

(四)评估演讲效果

演讲当天,新华社就发布一系列有关会议主题的新闻,如“王毅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并发表开幕式演讲”,“王毅:扩大开放是今年中国外交高举的一面旗帜”,“王毅用6个词概括2018中国外交”等新闻,同时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国内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分别转发报道了相关新闻,如人民日报发布“王毅:对于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外交部官网发布“王毅:美国不必人为制造新对手,避免自我预言实现”的新闻等。当天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发布会上就“孟晚被羁押舟事件”也表示“我们就这个案子向加拿大和美国政府交涉过程中,我们所表明的立场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今天上午所阐释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12月12日中国人权网报道了孟晚舟获得保释的新闻,战略安全与军控在线与CGTN法语频道官方微博12日也分别发布“王毅:对于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的新闻。由此可见,此次演讲所取得的成功,在场的媒体受众如实报道演讲有关内容,引起国内人士广泛关注,对潜在受众了解中国外交形势及中国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顺利召开,正是对演讲中王毅提到的“希望有关专家学者为中国外交工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这一开幕式演讲的期望相符合,会议的顺利召开离不开有关专家学者的集思广益和共同努力,进一步增强演讲的说服效果。

通过使用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分析外交话语会议类的演讲发现,这一范式仍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受众的反应,把握受众情感,而且可以把握演讲者的话语特点。演讲者在正式的场合使用严肃沉稳的演讲风格,使用具体的数据和真实的外交成果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强演讲的说服力;通过使用三种诉诸手段把握受众心理,让受众感受到中国外交的大国形象,进而唤起受众身为国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说理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起到最佳的演讲效果。演讲者用词严谨,话语中多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段让演讲内容层层递进,让受众逐渐信服,增强说服效果。通过评估演讲效果可以看到此次演讲所取得成功,再次体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在分析演讲中的优势。

注释:

①王毅在2018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演讲(全文)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620761.shtml。

猜你喜欢

国际形势演讲者王毅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谈2022年中国外交八大重点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条法工作
毛尖茶韵
浅谈我国外交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
会计时的话筒
阅读自然的艺术
生日快乐等2则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科索沃危机后国际形势走向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