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开渔节祭海、开船仪式的传 承 发 展*
2020-03-15毕旭玲
毕旭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020 )
近期,有西方记者将亚马逊森林大火与中国进口巴西牛肉、大豆联系起来,对中国进行妖魔化。这说明中国还会被西方人误解为为了发展经济什么都不关心,所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在对外宣传中要“讲好中国故事”。
我国先民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礼记·王制》就规定说:“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这里显示了节制消费,维护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思想,比如先让獭取了鱼,人再去捕鱼。先让豺获了猎物,人再去打猎。先让小鸟长成大鸟,人才去捕鸟。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先民中早已形成了诸多经济民俗禁忌与禁令。商周时期的民众大都在秋冬季节捕鱼、捕猎和伐木,春夏季节则禁猎禁伐,正如《逸周书》所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很明显,这些禁令都是与时令相关的,也就是说要保护自然资源必须在经济生产中注意时序,由此产生了“顺时取物”的先进理念。首先提出顺时取物思想的是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顺时取物”的思想一直传承到现代,有很强时序感的象山开渔节,尤其是其中的祭海与开船仪式便体现了“顺时取物”在当代的传承,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好材料。本文拟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来探讨象山开渔节祭海与开船仪式的传承发展问题。
一
象山是著名的渔业产区,自古就有着祭祀海洋、海神的传统,比较重要的祭祀仪式与活动包括:爵溪渔村弥陀寺祭祀赵五娘庙会、大塘镇红庙祭祀九龙庙会、昌国卫的清明会与十月醮会、石浦镇的六月初六城隍庙会、东门岛开洋与谢洋仪式等。
东门岛及象山沿海各村镇的开洋仪式便是今日象山开渔节祭海、开船仪式的前身。相传,象山渔民的开洋、谢洋仪式已传承了1000多年。在传统社会,象山渔民的开洋、谢洋仪式以东门岛与爵溪的最为盛大,此外在铜钱礁、沙塘湾、檀头山乡等地的开洋与谢洋仪式也很热闹。传统开洋仪式的时间是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三之间,适逢大黄鱼捕捞季。在举行过隆重的开洋仪式之后,各村镇渔民们就要驶入苍茫的大海开始新一季的捕捞作业了。传统开洋仪式一般持续5~10天,其中最隆重的部分为庙祭与请神。
庙祭的主要对象为渔民村镇中的海神,如东门岛的天后妈祖与渔山岛的如意娘娘等。祭神前一天渔船船主必须要剃头、沐浴、更衣。第二天一大早,船主便携众船员,带着丰盛的供品到庙中祭拜。供品包括猪、羊、肉、鱼、蛋、面和豆腐等,供品除了陈设在神像之前,还要在神庙天井东西两侧各置八仙桌一张,分别供猪、羊各一,以敬天地。祭祀的吉时一般选在每日的涨潮时分,寓意财源随着潮水滚滚而来。吉时一到,庙祭仪式就开始,船主先上香、献礼、跪拜,虔诚祝祷。之后,众船员进行上香、献礼等仪式,仪式结束就代表着庙祭礼成,转入请神仪式阶段。
请神的对象既包括神庙中的小型木雕或泥塑神像,也包括替代神像的令箭,令箭的形制一般为三角形的小红旗,固定时插在四角香袋上。船主首先在主神像前求得这些分身像和令箭,然后与两位主要船员一起组成迎神像护卫队。船主双手捧着放置着小神像或令箭的红漆大盘,一位船员撑黑伞护顶,另一位船员提灯笼前导,众船员持香随后,恭敬地把神像或令箭请上渔船,安放在船上的圣堂神龛中,然后再行跪拜礼。引路灯笼随后悬挂在船头,有驱邪保平安的象征意义。
庙祭请神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了娱神娱人的文艺表演。各船主已经提前请来了包括戏班在内的表演团体,先在主要街道上进行行街表演,节目包括象山民众喜闻乐见的鱼灯、马灯、船鼓、抬阁、车灯、滑稽表演等。午后开始戏曲表演,一般日夜连台,持续多日。因为表演结束后各渔船就出洋捕捞了,所以这些戏被称为“出洋戏”,剧目主要包括传统的《桃园三结义》《薛仁贵东征》《赵子龙长坂救主》《杨文广樵山取宝》《穆桂英大战洪州》《岳飞枪挑小梁王》等。演戏是酬神的重要方式,所以开演前要先遣一小乐队到各庙中行请神观戏仪式。所请的对象往往为神的替身令箭。诸神莅临后,要放炮恭迎,然后戏曲表演才开始。开洋仪式期间,渔民及其家属往往会招亲呼朋共同赏戏,并大宴宾客,石浦、东门岛等地往往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商贩也趁机云集于此。[1]
传统开洋仪式的高潮是渔船出海仪式,时间多选在农历三月二十三的良辰吉时。当日的码头上不仅聚集着送行的家属朋友,还有锣鼓等文艺表演团队。在进行过锣鼓等表演后要鸣放鞭炮,渔船随之出海。1次远洋捕捞往往会持续3个月,待黄鱼汛结束,约在农历六月二十至六月二十三之间,各渔船满载而归,随后举行谢洋仪式。与开洋仪式相比,谢洋仪式少了请神的环节。
从上述仪式程序来看,传统开洋仪式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恩,有节制地使用渔业资源的内涵。首先,仪式中所祭之神,既包括被渔民认为直接管理海上捕捞生产活动,能在海上呼风唤雨、护佑平安的海神如妈祖、如意娘娘、渔师菩萨等,还包括天地之神。这些神祇其实是作为自然力的化身而存在,祭神、敬神代表着渔民对自然与自然资源的敬畏与感恩;其次,传统社会中的渔民捕捞作业并不日日进行,而是选择黄鱼等东海主要海产长成后的鱼汛期举行开洋仪式入洋捕捞,鱼汛结束后立即返航举行谢洋仪式。这种由开洋、谢洋仪式调节的生产节奏其实是渔民有意识地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行为的体现,代代渔民以开洋、谢洋仪式将这种可持续捕捞的理念传承了下来。
二
在20世纪80、90年代,渔民们代代传承的以开洋、谢洋仪式为表征的可持续捕捞理念遭到了破坏,渔民自身也深受其害。20世纪80年代,象山石浦镇打破了渔业大锅饭的模式,砂塘湾村首先实施了对船股合作制,吸收民间资金购买大型、新型渔船,极大地提高了渔民们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渔业生产的效率。当时的象山渔区盛行着“打大船、闯大海、赚大钱”的口号。为了赚大钱,渔民们打破了捕捞与休渔的节奏,延长了捕捞时间,增加了捕捞强度,甚至在七八月的东海鱼类产卵、幼鱼生长期也照常捕捞,海洋渔业资源的明显衰退,所获带鱼细如丝带,鲳鱼小如扣子。一部分船老大认识到野蛮捕捞的危害性,联名上书要求实行伏季休渔,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从1996年开始,东海渔区实施了从6月到9月的禁渔休渔制度。当代象山开渔节便诞生在东海休渔制度实施的背景下。
当代象山开渔节是现代节庆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80、90年代,以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各地共识,许多当代文化节庆由此应运而生。1998年举办的首次中国(象山)开渔节是中国以海洋、渔业为主题的第一个现代节庆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届。开渔节的设置其实也是对当时野蛮捕捞的反思,开渔节的主题因此被定为“保护海洋、感恩海洋”,核心理念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充分表明了象山民众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
起初,当代象山开渔节的仪式部分只有出海开船仪式,并无祭海仪式,后来增加了祭海仪式,以及相关的千人庆丰宴、海上妈祖寻安仪式,本文以近几年的仪式为例,简述如下:
(一)祭海仪式
祭海仪式有时为政府举办,地点一般在石浦港的沙滩上。同时,每年都有民办的祭海仪式,场地固定在东门岛门头山上的妈祖神像广场。2008年以后,政府举办的祭海仪式减少。祭海仪式的主要程序包括颂读祭文,敬献三牲五谷,敬献祭酒,放海生,敬献祭舞等。比如2019年第22届中国(宁波象山)开渔节祭海仪式的程序主要包括:一、颂祭文;二、主祭人、陪祭人敬献鲜花;三、向大海和妈祖神像敬献三牲;四、向大海和妈祖神像敬献五谷;五、象山渔民代表上高香;六、东南沿海渔民代表上高香;七、向大海和妈祖神像敬酒;八、主祭人颂祭海文;九、渔姑渔嫂为渔民祈愿;九、向大海和妈祖神像献祭舞。其中,祭文的内涵尤其丰富,鲜明地体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理念,比如第九届象山开渔节祭海仪式的部分祭文如下:
洪荒初开,即存大海。万顷一碧,无边无际。
浮沉日月,辉映星汉。化承雨露,吸纳百川。
伟哉大海,生命之源。衍生万物,哺育人类。
半岛象山,古称蓬莱。先民居此,六千余载。
渔盐耕作,生息繁衍。缘海而邑,神龙立县。
依海创业,代有先贤。藉海行舟,围海造田。
美哉大海,朝夕相伴。风连浪起,月随潮归。
海山仙国,千崖叠翠。日浴鲸波,烟开鳌背。
恩我佑我,历历可鉴。不敢或忘,临风永怀。[2]
(二)千人庆丰宴与海上妈祖巡安仪式
祭海仪式的当天下午,在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举行“千人庆丰宴”。庆丰宴的源头其实是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传统开洋节期间渔民宴请亲朋好友的习俗,至今庆丰宴席的一部分席面依然是属于渔民及其亲朋的,还有一部分席面是为宣传推广当代象山开渔节而设立的。东门渔村是象山最知名的渔村之一,有“浙江渔业第一村”之称。庆丰宴上的菜肴都是东门渔村的渔姑、渔嫂们亲自动手准备的,包括很多当地特色菜,如鱼滋面、雪菜黄鱼、葱油鲳鱼、手打鱼丸等。
在千人宴接近尾声的时候,东门渔村的海面上有渔船亮起彩灯,随后开始的是海上妈祖巡安仪式。海上妈祖巡安仪式的主角是妈祖与如意娘娘,而参加巡安的渔船是精心制作的主题彩船。每艘船载一个彩灯字幕主题,主要包括回避肃静、安澜赐福、台东如意、渔家旧俗、一帆风顺、年年有余、余下满仓、快乐海洋、吉祥渔港等。妈祖、如意两位女神神驾分别位于安澜赐福、台东如意两艘主题彩船上。大约晚上7时,巡安船队到达港区,所有渔船开灯,迎接妈祖、如意娘娘。巡安路线主要在石浦核心港区,时长大约为1小时,信众们在沿途虔诚祈祷,祈愿平安。巡安结束后,巡安彩船上会施放焰火。
(三)开船仪式
祭海仪式的后一日举行开船仪式,其地点在石浦港区,每年参加开船仪式的渔船都在2000艘以上。开船仪式之前,港区所有渔船都会装扮一新,悬挂大大小小的旗帜,按照顺序列阵待发。开船仪式比较盛大,在领导致辞、文艺表演之后,身着传统服饰的渔民举行升帆仪式与敬壮行酒仪式。敬壮行酒时,两位老渔民带领着渔娃、渔姑、渔嫂们向年轻渔民敬酒道:“后方的父老乡亲们希望你们柯鱼柯(1)柯:方言,即捕。得前舱满、后舱满。”相关仪式结束后,海上渔船的船老大代表通过广播向开船仪式指挥台报告:首发船队已准备完毕,请领导下达开船命令。指挥台上宣布:某某年东海休渔结束,法定开船时间已到,准许开船起航。启航令发出后,出海锣鸣响三声,石浦港区停泊的渔船汽笛齐鸣,陆上角号、鞭炮、礼花震天,两千多艘渔船首尾相接,依次驶离港口,从铜瓦门出,入东海开始了捕捞季作业。
2019年,象山开渔节开船仪式中不少渔船都悬挂着淘宝天猫平台黑猫标志旗。因为从2018年起,阿里公司参与了象山开渔节活动,采用阿里直播等形式,将象山开渔节与象山海鲜向超过6亿的用户进行了推介。
三
象山开渔节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好材料,其中有很多亮点值得重视,主要包括:
1.当代象山开渔节的祭海、开船等仪式既是中国传统顺时取物思想的延续,又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觉醒的表现。
正如前文所述,当代象山开渔节是在传统开洋、谢洋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祭海、开船等仪式中蕴含了传统的顺时取物理念。而当代象山开渔节兴起之前,象山渔业生产经历了“涸泽而渔”的阶段,渔民们感受到了海洋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危害,因此从心底里产生了保护海洋资源的想法,正如祭海仪式上的祭文里所表示的那样:“伟哉大海,生命之源。衍生万物,哺育人类……恩我佑我,历历可鉴。不敢或忘,临风永怀。”海洋资源哺育了人类,人类不能忘记大海的恩泽。这是由实际的海洋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觉醒的案例。
2.象山开渔节的兴起是古代以法律法规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延续。
我们的先民不仅很早就提出了顺时取物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并且用法律手段将其推广实施。比如早在公元前1027年周文王就颁布了最早保护水源、森林与动物的法令。商朝末年,崇候虎残暴无道,导致崇国民不聊生,周文王因而讨伐他。伐崇之前,文王颁布了《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说苑·指武》)意思是不能毁坏房屋,不能填埋水井,不能砍伐树木,不能伤害牲畜,不听令者杀无赦。文王伐崇大约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此令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此令也保护了崇人的生产生活环境,相传崇人得知此令后感怀文王的恩德,主动投降了;此后,秦朝在顺时取物理念指导下制定了我国最早的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田律》。《田律》明确规定:每年从春季二月起,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木灰作为肥料,不准采用刚刚发芽的植物,不准诱捕幼兽、幼鸟,不准毒杀鱼鳖等。至七月才能解除以上禁令;隋唐时期相关规定更详细,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说:“虞部……凡郊祠神坛、五岳名山,樵采、刍牧皆有禁,距壝三十步外得耕种,春夏不伐木。京兆、河南府三百里内,正月、五月、九月禁弋猎。”宋代皇帝可能是最热衷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宋大诏令集》载,宋太祖曾下诏说:“方春阳和之时,鸟兽孳育。民或捕取以食,甚伤生理而逆时令。自(今)宜禁民二月至九月,无得捕猎及持竿挟弹、探巢摘卵。”(《宋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丙辰禁捕猎诏》)他禁止春、夏捕鱼射鸟,而且要求此规定永远成为一种法令,每年有关官吏都要反复申明。后来宋太宗又仿效太祖下禁捕猎诏,要求各地广而告之,百姓严格遵守,官员严格督察。宋真宗也颁布过类似的法令。
到了现代社会,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法律法规,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制度规定了各渔区休渔的时长,而具体的休渔结束时间则由沿海渔业管理部门确定,报农业部备案。休渔期的结束标志着合法捕捞的开始,因此在象山开渔节的开船仪式上,指挥下令开船时有这样较为固定的语言:“某某年东海休渔结束,法定开船时间已到,准许开船起航”。开船仪式以法定的休渔期结束为根据,延续了古代以法律法规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强化了渔民和其他民众对于休渔制度的法律认识。这种有法律依据的仪式可能更容易被西方民众所认可。
3.象山开渔节中海上妈祖巡安仪式既是两岸民众同根同源的具体表现,又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
如意娘娘是象山本地海神,其信仰后来传播到台湾,如意信俗属于象山石浦妈祖信俗的一部分。相传,如意娘娘身前是象山县渔山岛小石浦村的渔家少女。他的父亲捕鱼时在海上遇难,少女也跃入海中殉葬。不久,少女投海的地方浮起来一段木头。民众相信,少女投海后化为海神,而这段木头即是其化身。于是,小石浦村民用这段木头雕塑了少女像,他们相信少女所化女神能护佑渔民海上平安如意,便将其称之为如意娘娘,并修筑了如意娘娘庙。据说,如意娘娘非常灵验,那些在海上遇险的渔民只要在心中向她祷告,就会逢凶化吉。而自从渔山岛上兴建了如意娘娘庙以后,远航的渔船就能在夜晚望见岛上大放奇光,指引着迷航的渔船。当地还流传着如意娘娘升天后与妈祖、瑶池金母结拜为姐妹的传说,妈祖为大姐,如意娘娘为二妹。数百年间,如意娘娘与供奉在东门岛天后宫中的妈祖一般,成为象山渔民心目中的海上保护神。如意娘娘是渔山岛旧时渔民举行开洋、谢洋仪式中崇奉的对象。
1955年,国民党军队溃逃台湾时强迫小石浦村全部渔民随行。渔民离开时也带走了他们供奉的如意娘娘神像,并在台东富冈新村立海神庙供奉,如意娘娘信仰由此传播到了台湾地区。2003年,台东富冈新村村民即原象山县渔山岛小石浦村村民10余人回渔山岛祭祖、祭庙。2007年,台东富冈新村村民50多人奉如意娘娘神像经马祖、福州回到故乡祈福祭祖,由此开创了两岸娘娘省亲迎亲的习俗。从2008年开始,如意娘娘神驾受邀参加象山开渔节活动。此后,每逢开渔节期间,台湾如意娘娘都要回家省亲。2008年,“石浦-富冈如意信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2011年,在如意娘娘大姐妈祖的供奉地——东门岛,建起了供奉如意娘娘的东门海神庙。如意信俗由此更深入地融入到石浦妈祖信俗中去了。
海上妈祖巡安仪式创立于2006年,它既是对传统开洋、谢洋仪式中祭祀活动的继承,又是对当时如意娘娘回乡省亲所代表的台湾同胞思乡情切的反映。这种基于两岸民众深情厚谊的仪式能很好地帮助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
虽然象山开渔节及其祭海、开洋等仪式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好材料,但从现有的节庆仪式与活动来看,象山开渔节还不足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经典案例,仍有不少可以提升和改进的空间,本文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深入发掘象山开渔节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塑造其海洋节庆先进性的形象。
根据考古发现,象山半岛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里的先民靠海吃海,一定早已有自己独特的对于人与海关系的思考,以及基于这些思考而产生的海洋信仰及其仪式。因为距离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较远,包括象山在内的沿海地区早期海洋信仰及其仪式状况缺乏记录。象山建县在唐代,因此至少在唐代,象山的经济文化已经比较发达,应该留下了不少文化遗迹。在对象山开渔节的考察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唐代平水大帝信仰。在东门岛门头山山腰,距离海神庙不远处有一座佛寺。寺内一间不起眼的厢房门额题为“唐东门庙”,内供平水大帝、平水夫人和关公神像。根据寺僧介绍,此庙在唐代已有,当时主供的就是平水大帝。石浦古城“耕海牧渔”展馆中复原了历史上象山渔民生活场景,其中就包括供奉平水大帝的平水庙。据当地文化干部介绍,象山各村镇中还保留着不少供奉平水大帝大禹的神庙。目前在象山受到广泛崇奉的妈祖并非本地原生神灵,而是在元明清时期随着福建渔民、军士迁居象山而带来的。早在供奉妈祖之前,象山居民已经将大禹奉为海神。大禹并不是一般的海神,他是中华民族的共祖,开创了九州一统的局面,带领着华夏各族迈入了文明时代。因此将大禹供奉为海神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化认同意义,说明象山海神信仰的先进性。大禹不仅是早期具有象山特色的海神信仰,而且也应该是象山沿海居民早期举行开洋、谢洋祭祀的重要对象。平水大帝宫庙目前在浙江台州、丽水等地也得到了保存,历史上这些地方的渔民之间很可能有过深入的交往,交往促进了平水大帝信仰的传播,很可能形成了平水大帝信仰圈。对平水大帝及其他早期海神信仰历史与内涵的深入发掘,有助于建构象山开渔节的历史线索,有助于提升象山开渔节的文化品位,塑造其先进形象。
第二,在东海沿海地区进行仪式资源的整合,将象山开渔节发展为东海沿海渔民共享的大型开渔节品牌。
因为地理环境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东海沿海各地的海洋文化具有很多相似性,也发展出不少相似的海洋文化节庆与仪式,比如很多地方的渔民都举行开洋、谢洋仪式。当代象山开渔节中民办的祭海仪式上有来自东海沿海其他地域的渔民代表参加,这说明东海沿海各地的渔民之间有着密切的海上协作关系,这是仪式资源整合的良好基础。目前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集中力量进行展示,而非各自为政,削弱对外宣传的力量。因此,象山开渔节的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走整合之路。
综上,象山开渔节中的祭海仪式、开船仪式等都体现了顺时取物的先进理念,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好材料。对象山开渔节的仪式历史与内涵的发掘,对其仪式资源的整合将有助于提升其文化格调,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