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心理防护和心理建设初探
2020-03-15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姚晓波于书亚
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姚晓波 于书亚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努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做好疫情期和疫后大学生心理防护和心理建设是高等学校应思考的问题。
一、心理危机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必要性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时,其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混乱和不安[1]。自然灾害、生活事件和身体疾病等危机事件均可能促使个体的内心失衡,引发适应不良、行为退缩、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网络成瘾、焦虑、抑郁和自杀等心理危机[2]。
突发事件常常又称紧急事件或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例如,“非典”、汶川大地震、H1N1流感和最近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突发事件,均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损伤。面对威胁,不少人感到紧张、焦虑、抑郁、悲观或绝望的情绪,以至对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干扰[3],甚至导致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对社会进行心理疏导,严重时则会引起社会的普遍恐慌,影响社会稳定。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重申“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心理健康,全面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传染性强,持续时间长。为抗击疫情,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民众都自觉进行居家学习和生活。但长期隔离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心理的影响,如因不能外出活动带来的烦躁不安、与家长发生的各种亲子冲突、上网成瘾、睡眠节律紊乱、时间管理混乱、因不能按时开学带来的学习热情的松懈等,这些都容易诱发学生产生焦虑、烦闷等负面情绪,甚至加重原有心理疾病学生的症状。因此,必要的心理干预、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对于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十分重要。
二、疫情期间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传染病。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人们恐惧的对象是乌有之物。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们恐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它还存在众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如致病的病原体为肉眼不可见的病毒(无人可见)、传染迅速且范围广泛(无处不在)、感染对象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无人幸免)等,都有可能加剧大学生的恐慌心理。但是,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一)一般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一般还保留着浓厚的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4],往往遇到问题容易激动、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在疫情期间,青年大学生开始担心自身和家人会不会被传染,不确定疫情什么时候被控制住,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强迫行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全国各地高校遵循“开学不返校”“返校前网络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学生们居家隔离、网络上课,不出门、不锻炼,与外界缺乏互动,“快憋疯”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本身活跃的大学生们出现烦躁和焦虑的状态。疫情期间,各种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让学生们处于信息过载状态,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甚至麻木、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
(二)毕业班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他们面临着毕业论文、实习、毕业和就业的压力,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焦虑感。疫情使毕业生不能完成实习、做实验完成毕业设计、考研复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就业应聘等计划;有些课程学分没有修够的学生本打算在第二学期补齐课程学分,而学分是否修够关系到学生能否正常毕业,但疫情的发展和不确定性中断了原本的教学计划,打乱了学生原本的打算和安排,等等,这些问题的无疑会使学生手足无措,催生迷茫、不安、焦虑和无助感。
(三)其他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另外,疫情还可能对湖北籍、贫困生、心理状态薄弱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大学生群体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社会流行一种说法“防病防盗防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家庭住址在湖北地区尤其是武汉的大学生可能会比其他地区的学生更感到恐慌、害怕、焦虑和坐立不安,担心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感染,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压抑的状态;对于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讲,由于疫情的发展使企业复工延迟,家庭收入来源切断。“开学不返校”“网上教学”有些贫困大学生家中不具备网络条件和电脑,影响正常的上课学习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迷茫的情绪;心理状态薄弱学生由于长期居家庭,缺少和人交流,也可能引发烦躁、抑郁、强迫等不良心理状态或行为,出现心理危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较易出现对H1N1 的担忧心态[5]。
三、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进行心理防护的措施
(一)正确看待当前的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应激源”是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6]。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大学生们要有正确的认知,理解和接纳这场突发的疫情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影响,意识到这是疫情期间正常的心理反应,并学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调节不良状态,做好居家防疫,勤洗手、勤通风、不串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做好居家消毒,把感染风险切实降到最低。相信那些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和消失。大学生们可通过阅读官方权威的疫情防控信息了解当前疫情发展状况,包括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治,坚定信心,相信这场病毒抗疫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二)珍爱生命保持健康
疫情也是生命教育的契机。居家学习,拥有良好生活习惯,是我们爱惜生命,保持健康的关键。养成规律作息,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学习之余,学生们可帮家人做一些家务,学习厨艺,学做各种炒菜等,增添生活乐趣和技能。这些良好的生活节奏都有助于学生身心重获稳定和安全感。
(三)适度运动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改善人际关系,克服孤独感;克服焦虑忧伤的情感[7]。疫情期间,大学生可以固定每天锻炼时间,让身体动起来。如在家可学习瑜伽、普拉提、健身操、街舞、广场舞等网络课程。每天规律、适度的锻炼在提升身体免疫力的同时可以带来欣快感,缓解疫情带给大家的焦虑、紧张的情绪,抑制大脑皮质的焦躁状态,帮助舒缓压力。
(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带给个体快乐和幸福感,可以战胜空虚、无聊、孤独感,帮助一个人变得充实丰富,热爱生活,最终战胜困难。疫情期间,大家不妨放下手中的手机,避免陷入手机信息刷屏的“荒漠”中,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例如看书、绘画、听音乐、练习舞蹈、练习书法、做点心、运动等,在转移对疫情注意力的同时,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
(五)寻求必要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定社会网络支持,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总和[8]。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秘诀,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支持系统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当个体出现一些紧张、不安、焦虑等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时,及时地向家人倾诉和交流,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六)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对出现焦虑、紧张、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并伴有睡眠障碍、持续时间两周以上的同学来说,如果无法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亲友的帮助缓解症状,则可及时地通过心理援助服务热线或网络心理援助平台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已经确诊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要及时监测自己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通过各类平台定期复诊,按时按量服药。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的措施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高等学校有序开展学生心理防护教育,对提升学生心理免疫力、防止和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乃至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应对疫情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协同学校各部门与各教学单位,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有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做好宣传引导,更好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一)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利用疫情防控的契机,进一步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建立“校-院-班-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干预预警系统,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危机报告和处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等制度,做到危机面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备无患。
(二)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普及,以信息公开消除疫情恐慌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由于对病毒存在诸多未知,社会上出现多个与疫情相关的谣言,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在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很多似是而非的传言在网络上获得了生存空间,一时之间,人们往往很难分辨真伪。信息公开是谣言的克星。因此,在政府部门和权威媒体进行信息公开的同时,高校也需整合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各类宣传平台(例如易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宣传科学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坚定信心。
(三)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多渠道消除不良情绪
疫情状态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通过问卷调研,网络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梳理学生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共性心理问题,并对此加以研究,及时加以回应和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可通过网络或者心理热线,对原有重点关注学生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传授应激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技巧,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可以加强家校联系,对居家隔离期间的亲子沟通和心理健康维护等进行充分沟通、积极指导和必要提醒。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全民战疫的过程也是全民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契机。疫情暴发以来,常备个人防护用品、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注重家庭和公共卫生等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同。与此同时,对大学生而言,疫情的发生对原有生活规律和生活方式造成了较大冲击。不少学生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假期时间很长但却无法有效利用,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势头,还要防范学生出现“防疫心理倦怠期”,需要引导学生毫不放松做好个人防护等各项工作,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做到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使学生成为自己健康生活的第一责任人。
总之,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当今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增多,给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威胁,高校可通过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并通过调整认知、改善情绪、养成行为三个方面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危机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