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传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途径
——以左江流域花山文化旅游开发为例
2020-03-15羊绍全
羊绍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传统民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民族文化的遗失和消亡正在全国蔓延。目前传统民族文化仅仅停留在学者们研究的书籍上。文化旅游开发无疑是传统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最好的载体之一。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是现代旅游开发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旅游开发者而言,通过旅游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再用多种方式予以展示和演示,进一步放大文化旅游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无疑将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在现代旅游资源开发中,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民族民俗博物馆、民族民俗演艺、民族民俗村落(含模拟村落)、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展示和演示。这种展示手法相对单一,从旅游者审美的角度来看,显得单调和乏味。民族文化的再现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展示,将传统民族文化鲜活地体现出来[1]85-94,增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活态性”[2]86-89,让传统民族文化回归到民间,在民族村落文化中得到体现。
一、确立文化基础,找准文化开发的基础环境
左江流域花山文化景观2016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文化旅游有了新的机遇,同时这为花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延绵200 多千米的左江流域范围内,共发现有84 处遗址,共183 个岩画点。这些岩画最早被记录在宋人李石的《续博物志》中,继后明人张幕《异闻录》与清代《宁明周志》也有记载。岩画以人物绘画为主体,配以动物、实物、太阳等图画。
(一)基于文化的时代背景确立旅游开发的历史环境
花山壁画的图像反映的是当时骆越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因此花山文化的时代背景直接影响着花山文化的基本特征。但关于花山壁画绘画的年代却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实践,梁任葆(1957)在《花山壁画的初步研究》中提出花山壁画是上古时期或者中古时期所作的;北京大学考古学者们对花山壁画的研究表明,花山壁画应当是在公元前420 年至公元前165 年间,这个时间大致是我国的战国初期至西汉时期。[3]181综合花山文化的研究表明,多数学者认为花山壁画应该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创作的。这一时期是壮族西瓯骆越族时代,花山壁画是西瓯骆越先民的绘画艺术成就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花山文化的表现形式应坚持这一时代的基本背景和基本特征。花山文化的开发应将西瓯骆越历史发展作为旅游开发的整体性背景,强调这一文化的历史专属性。
(二)基于文化的稻作农耕文化特征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
在春秋时期,壮族先民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考古发现,此时的壮族先民已经进入了铜器时代。考古发现,在现在的扶绥、崇左等左江流域地区发现大量的石铲文化,据学者研究分析,石铲遗址文化应当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并且可能延续到上周时期或者更晚的时代。这也表明花山文化时代骆越先民已经进入了稻作农耕时代。因此稻作文化应该是花山农耕文化的基础。因此,在花山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中,应该强调稻作文化,将水稻种植作为开发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并以此为中心,打造自然生态环境。
(三)基于自然崇拜宗教文化特征确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环境
壮族的自然崇拜是在稻作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了以“雷、水、花、蛙”等自然物为主体的自然崇拜类型[4]2-5。花山壁画人物形象是以青蛙为模型模拟绘制的,因此覃德清在《壮民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中指出蛙型人物形象是壮族先民对青蛙的崇拜。而唐华在《花山文化研究》中指出,花山壁画中的青蛙人物像是人们想通过青蛙实现与雷神的沟通,已得到雷神的保护。[5]167而壮族先民以稻作生产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对水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廖明君在《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中指出壮族先民对水的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之一,花山壁画183 处中,有88.6%以上的均为临水、临江而作,这也能印证这一观点。无论是“蛙”的崇拜、“雷”的崇拜还是“水”的崇拜,这无疑都是花山文化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是花山宗教文化的重要特征。
(四)基于方国文明特征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
邓超雄先生在《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一书提出,壮族先民中的西瓯、骆越等族群体,应该是与中原地区的夏商周性质相同,是方国文明的一种体现,左江流域方国最早出现在商汤时期,《逸周书·王会解》之下篇《商书·伊尹朝献》中记载的“产里”一国,在徐松石《傣族僮族粤族考》一文中是这样记载的:“产里(即产里国),初都临尘,即今关系邕宁县西”,“临尘”为西汉时期设置的郡县,其位置大约在左江流域中段地区(一说为崇善县,今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另一说是龙州县上金半岛地区,今上金政府所在地)。不论是何种情况,花山文化的方国文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氏族或部落社会结构特征也是花山壁画真实的反映。因此,花山文化的氏族和部落文化应当在旅游开发中有所反映,这也是花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社会环境结构。
二、梳理文化特征,彰显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存在于人们的历史印记及相关学者的研究中,传统文化的再现必须依存于现代民族文化来展示传统花山文化是古骆越族人创造的、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现代壮族文化却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文化特征有了新的发展。现代壮族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汉化特征明显,表现出多元一体化的文化格局。[6]88-89花山文化对现代壮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壮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花山文化的特征。
(一)壮族那文化是花山稻作文化的反映
“那文化”是著名壮学研究专家覃乃昌先生在研究广西壮族稻作文化所提出的,壮族人民将“水田”称之为“那”,在壮族地区因“那”而命名的地名遍布各个地区。壮族依“那”而居,据“那”而作,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以“那”而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那文化。[7]1-9花山文化中,稻作文化特征鲜明,一些学者认为,花山壁画是壮族先民为祈雨而绘制的蛙型人物形象,其目的是为祈祷蛙神(或雷神)能够为稻作带来丰沛的雨水,是稻作文化的一种反应,也是现代壮族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师公文化是传统自然崇拜的延续
王克荣先生在《巫术文化的遗迹——广西左江岩画剖析》一文中指出花山岩画是骆越族巫师用以祭祀神灵的产物,是巫师祭祀神灵礼仪的一种临摹。[8]64-73一些学者也认为,在先秦至汉朝初年,骆越民族有巫风存在,而且有巫风必以歌舞来祭祀。[9]321-323骆越族在先秦时期有“越巫”信仰,这也印证了花山壁画的自然崇拜文化现象。而“越巫”信仰的原始宗教,正是壮族地区师公教的原型,因此师公文化与花山壁画中所反映的原始自然崇拜有一定的关系。
(三)以水为主的祭祀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反映
广西壮族先民在传统宗教文化中将“天地水”称之为世间“三盖”(三界)之说,由此可以认为,水文化在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壮族民俗中有祭祀水神的现象,主要在端午节时期,壮族人民一般会祭祀水神,在期间还会有龙舟竞赛活动。在左江流域的部分山区河流中仍然可以发现在临水岸边的祭祀台,主要用以祭祀水神,如广西大新县明仕村圣泉谷就存在着以水为主的祭祀文化。而就花山文化而言,其中有80%以上的岩画是临水而作,临水而化。因此反映出花山文化与壮族传统的水文化有着密闭可分的关系。
三、构建传统与现代文化体系,实现创造转化
文化旅游格局是对旅游区域整体性文化的反映,旅游区文化直接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是旅游区活态化的最直接构成要素,打造旅游区的整体性文化旅游格局,对提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文化旅游格局同样依附于文化层次之中,我们依据文化层次论来解析花山文化的整体性结构,以确立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花山文化旅游格局。
(一)花山文化层次机构分析
文化层次论是学者们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构建的基本理论,它将文化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包括表层文化(亦称物质文化)、中层文化(亦称精神文化)、深层文化(哲学文化)。
表层文化是人们对物质直接利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包含着人类文明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而花山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表层文化,包含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稻作文化,即壮民族的“那”文化。作为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铜鼓,也应该属于表层文化。当然仅从花山岩画本身来看,其服饰特征相对不是特别的鲜明,但依据其时代背景来看,应当是原始人类的着装。从陈丽琴的《壮族服饰文化研究》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瓯越人主要是披发或剪发、文身、穿左衽衣。[10]26-27同时花山岩画中人物头饰比较丰富,主要有长垂辫型、短垂辫型、羊角型、倒“八”字形、三叉型、面具型等样式,这是花山文化中的重要头饰文化。
中层文化是人们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而展现出来的精神文化状态,突出表现在艺术、宗教、制度、风俗、礼仪等方面。花山文化中的绘画技法即技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展现形式:以人物绘画为主题,绘画整体感较强,具有较强的宗教文化特征;画面动态感强烈,体现了壮族先民的热烈豪放的特征。花山岩画带有较强的宗教文化特征,其本身更是原始宗教文化的一种反映,对现代壮族的师公文化与蚂拐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邓超雄先生研究的《壮民族起源》来看,花山岩画是由先期瓯骆民族创作,是传统氏族文明与古代方国文明的艺术展现形式,因此,花山岩画本身的制度文化是原始氏族与方国制度体系。
深层文化是人们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形成的观念性、意识性的哲学文化,花山文化主要体现的哲学观念包含着“天”“地”“人”合一的宗教哲学观点。覃圣敏等在《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一书中提出左江崖壁画与其他原始宗教活动一样,是人们为了祈祷各种神灵膜拜的一种产物,具有典型原始宗教意义。[11]172-173就其作画的内容来看,左江崖壁画人物形象高度统一,是原始会社中的一种集体表象,这种表象是世代相传的,这种形象在每个成员身上留下了较为深刻的烙印,“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感情”[12]1-5,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舞蹈是一种祭奠形式”。因此,作者认为“花山崖壁画是一种集体性舞蹈,用以祭祀的一种形式”的观点相对较为科学。而岩画所采用的红色也具有对人的生命(血液)现象的崇敬,画像所采用的影子式画法,也是对人的灵魂崇拜的表象。综上而言,花山崖壁画是为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宗教哲学观点。
(二)花山文化旅游格局的构建
依据花山文化的文化基础及与现代壮民族文化的关系,我们尝试构建一种具有花山崖壁画本地特征的文化旅游格局,以期待在花山文化旅游开发中找准开发的基本定位。当然花山文化是以花山岩画本身为基础的文化结构体系,但以花山为基础的旅游区文化格局的构建,必然要包含着其后期的演变过程及赖以生存的壮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将壮民族的传统习俗与民间风俗纳入花山文化旅游格局之中。首先,确立花山文化旅游格局的核心。花山文化集中表现为对原始自然崇拜的艺术表象,依据花山文化的宗教哲学观点,应当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核心,以“天、地、人合一”的原始宗教哲学观念融入现代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表象中,将这种观念作为花山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其次,确立以生产文化、风俗文化、艺术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礼仪文化为基本格局的文化体系,将壮民族农耕文化、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社会制度、民间宗教、民族礼俗融入旅游开发的整体格局中,建立起花山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格局。最后,将花山文化的各种外显文化特征融入相应的文化结构体系中,恢复花山旅游区社会基础、生态基础、文化基础,建立以文化文基础的花山旅游开发基本格局。
四、基于创造与创新探索文化开发的新途径
(一)传承花山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认同意识
民族文化的传承首先反映在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上,从左江流域至崇左罗白乡木栏山智人洞遗址的发现,到新石器时代发掘的大石铲文化遗址,到商汤时期“产里”方国,直至骆越古国出现,左江流域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是有序进行的。花山民族文化是花山文化的核心,花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在古代方国文明的基础上,将左江及其上游地区的明江、平而河、丽江等地区纳入古花山族群的范围进行思考,确立起花山古族——骆越族——乌浒族——俚——僚——僮族的民族文化传承关系。因此,在对花山文化进行开发时,应确立这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主线,在文化景观构建、打造中将此作为花山文化开发的基础。
(二)修复农业生态,深度打造稻作文化
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开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农业生态是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生态农业景观的打造必须依托传统文化特征进行构建。花山文化农业生态应依托传统的稻作文化为基础,以“那文化”为主体,将据“那”而作、凭“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以“那”而乐、以“那”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到旅游开发当中来,深度打造“衣、食、住、行、娱乐”等稻作文化特征。
(三)延续水文化,打造水文化主题景观
水在左江流域乃至在广西壮族人们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前述中广西壮族“三界”学说中,水是作为三界中重要因素而存在。同时,左江流域岩画均为临水而作,这也体现了作画之族群有临水活动的特征。因此,在开发花山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将水体景观作为重点开发内容,打造以渔业文化生活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景观。
(四)借鉴花山岩画艺术特征,创造独特民族艺术作品
花山岩画本身是具有较强艺术文化特征的旅游资源,具有原始艺术的一般要素,即人物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及其相关部分都限于几个典型的形象图式。因此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应当融入花山元素,以花山文化为核心构建旅游市场,大力开发花山旅游区旅游产品,以此带动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各民族人民生活;以花山文化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推出文学、美术、舞蹈、戏曲、影视、摄影等文艺作品,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以花山文化注入工商业,生产出以花山文化为内涵,或以花山岩画为商标的工商业产品。
结 语
文化旅游开发必须从文化基础出发,挖掘民族文化的特征,构建起与现代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结构体系,探索文化开发的途径。花山文化具有深厚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底蕴,稻作文化、自然崇拜文化及水体文化特色鲜明,与现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哲学文化融为一体,为区域性文化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传统文化本体回归创造了条件。因此从民族习俗、农业生态、水体景观、民族艺术等多个角度开发花山文化旅游产品,能够对左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