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0-03-15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班杜拉效能辅导员

余 钦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低、职业倦怠及成就感低等问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本文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为着眼点,以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石,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为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1 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1 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社会评价与说服、生理与心理状态等因素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效能。个体可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性把握来构建个体的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渗透于机体活动中的主体性因素,主体通过选择、认知、动机及身心反应等过程来发挥主体性因素的作用。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潜能的发挥及行事风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高校辅导员而言,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对于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自我效能理论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意义

(1)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辅导员坚定自身的职业选择

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使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认知自身工作的价值,提高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忠诚度、职业荣誉感和认可度,解决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角色缺失”“逃岗”心理,进而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2)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辅导员正确对待工作中面临的困惑

尽管当前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但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工作依旧繁忙、琐碎,这种工作状态再加上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使辅导员有点应接不暇,导致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培养高校辅导员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使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理优势,面对工作困境时,能够减少工作焦虑。同时,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使辅导员增强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从而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积极的心理指导。

(3)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辅导员构建职业成就感

高校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使辅导员工作热情降低,导致了焦虑情绪和职业倦怠。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可以改善辅导员的认知体系和行为预期,使辅导员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信心和耐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发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体会到自身工作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能够坚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理想。

(4)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正能量

在网络和新媒体已经成为主要信息渠道的背景下,如果辅导员能够独立、正确地甄别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辅导员提升其媒介管控意识,提高其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的应对能力,提升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提升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促进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2.1 自我成功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作为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感受社会环境而获得的直接经验,期间可能感受成功也可能感受失败,但二者对体验者产生正反两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经验将会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将会弱化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因此,个体感受到的成败经验将直接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性质和强度,据此挖掘个体直接的成功经验将是推动自我效能感构建的内在基础。

因此,根据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高校可以借鉴其中合理成分,并努力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让辅导员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成功,但要做到这点,高校应该基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合理界定成功的内涵,从而为助力高校辅导员收获成功奠定制度基础。一方面,高校可以从微观层面上鼓励高校辅导员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该及时向辅导员反馈相关的工作成绩,特别是对新进辅导员的工作更应该留意他们的细微进步,让这些年轻辅导员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这种早期收获的成功经验将成为辅导员长期拥有的效能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从宏观层面上构建相关制度让高校辅导员在某些知识和技能方面收获成长感,从而在同事和学生中获得应有的威望。因此,这些成功的感受都是构建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内在驱动力。

2.2 榜样引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外在动力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他人的间接经验会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强弱产生重要影响,当看到与自身能力相似的人收获成功时将会强化自身的效能感,而看到与自身能力相似的人经历失败时将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通过评选高校辅导员优秀人物并在其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此为辅导员群体树立良好的示范。通过示范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可以使辅导员从示范者身上学到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或策略,以增强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使辅导员明晰自身的职业发展动力,从而促使其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效能感。

2.3 构建职业目标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目标动力

培养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关键是帮助辅导员构建职业生涯目标体系,找寻自身的“职业锚”[1]。职业锚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内在动力,可在辅导员面临职业抉择时有效地帮助其坚定职业信念,将所选择的职业当成自身的事业来做。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对其工作保持较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在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目标体系时应将与职业锚紧密联系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对辅导员的自我效能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短期目标的成功能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提供客观的参照标准;而长远目标在于以目标体系构建辅导员的自我激励装置,使辅导员能够不断提升个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可确保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持续增强。

2.4 多元强化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积极强化是保证高校辅导员保持恒久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式,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可通过适当的外部强化和自身的自我强化来推行。适当的外部强化能促进辅导员以积极心态去完成日常工作,通过观察自身的进步提高自我能力判断,据此可通过“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晋升等发展机会”[2],强化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另外,学校管理层应该从组织关怀的角度,理解和支持高校辅导员的合理需求,努力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使辅导员从两眼一睁一直忙到熄灯的工作状态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辅导员承受各方面工作的压力,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提升自我的效能感。

猜你喜欢

班杜拉效能辅导员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交互决定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儿童读者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浅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