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群视域下的高职农科专业招生困境与策略研究
——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为例

2020-08-13刘思朝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科院校职业

刘思朝,崔 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2019年,国家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名单,共有197所高职院校入选,其中仅有18所院校涉及农类专业,涉农院校占入选院校的9.14%;在入选的广西4所高职院校中,仅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一所涉农院校。可见全国高职院校中涉农专业极少,农业高等教育的规模在扩招中的增长极为缓慢,高职农科类专业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

1 高职农科专业招生现状

截至2019年6月15日,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已经达到1423所,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1098所,占总数的77.2%;民办高职高专院校322所,占总数的22.6%;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院校3所,占总数的0.2%。在这些高职院校中,农业类院校仅有37所,林业院校12所。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开设最多的专业主要是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在这些专业类别中,会计专业占比最大,而农科专业占比非常小。《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将处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划分为五个二级类别,分别是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水产养殖类、畜牧兽医类和农林管理类。据相关机构数据,2018年,在全国7大区域的招生人数中(如图1所示),华东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涉农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华南地区招生人数最少。全国各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涉农专业招生人数的不平衡,一方面与地区耕地面积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高级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需求的不平衡[1],同时也可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落实的情况。

当前,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李扬裕等认为高职农科类专业招生困境的出现一方面是广大学生和家长不了解专业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国家 “三农”的现状有关[2]。陈继富认为农科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就业前景暗淡是不争的事实,也是高职农科专业招生难的主要原因[3]。李红认为大部分农科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严重不足,只能靠降低录取分数线或通过调剂来实现招生[4]。姚江林等学者认为不能有效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就会造成农科专业生源质量与其他专业的生源质量存在一定差距[5]。由于学生数量、生源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农科专业招生形势,客观剖析影响招生的原因,探究招生工作对策,是摆在农业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

图1 2018年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单位:人)

2 影响高职涉农院校招生的主要因素

第一志愿报考率不足、优质生源不足是普遍存在于涉农院校、尤其高职涉农院校的尴尬现象。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招生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2.1 社会因素

一是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读高职比读普通本科学校低人一等。二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学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技能,以便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农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发展前景普遍不被看好,大多数家长认为即使农科专业学生学习好也很难找到工作。三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农科专业的了解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现代科技给农业和农科专业带来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尤其是出身于农村家庭的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村、进入城市,这种想法间接导致了招生的不足。

2.2 国家政策因素

一是经济政策。近年来,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如《教育法》及《职业教育法》明确要求,要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职业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持续增长,但从总体来看,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和培养规模实际所需的经费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招生就业政策。2019年,农业农村部与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职业院校要积极落实经费、就业、减免学费等相关政策,扩大全国高素质农民入学人数,这对涉农院校可说是带来了福音。尽管如此,在毕业生缺少主动服务农村一线的意识的背景下,这些政策仍显不足,另外,就业激励政策、准入制度等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就业倾斜政策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招生。

2.3 高职院校自身因素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对比众多涉农院校开设的专业,我们发现专业培养目标相同而名称不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会影响专业特色的彰显,考生报考时也会出现混淆,企业也无法招聘到适合其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二是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尚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三是各院校招生政策单一,缺乏吸引优秀考生报考的政策和有效的选拔渠道。在招生时不能从细节入手,没有针对性,宣传力度不够。四是学校缺少“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够紧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到2022年,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的学历,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招聘人才时过分重视“学历门槛”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大多高职院校采取进校后再培训的方式,但这种培训往往难度很大,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具备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和能力。

3 专业群视域下的高职农科专业招生的对策与建议

3.1 基于产业群构建专业群,提高专业招生人数

目前职业院校结合产业要求、社会需求、专业特色来挖掘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农科院校来说,应构建以农为主体的专业群,打造融合“专业—产业—职业—生涯”于一身的持续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地激发专业发展活力,提高应对产业变化的能力,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需求的高度融合。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群对接广西九张名片中“优势特色农业”茶产业,为推动茶产业向高端融合发展,实现“做大做强桂茶产业”,复兴“一带一路”和茶船古道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秉持“茶叶+”思维,以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为龙头,构建了汇集茶艺与茶叶营销、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专业于一身的专业群,形成了融合专业群—岗位群—产业群于一体的人才培养链(见图2)。这一做法构建了与区域茶产业链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以“项目+人才+技术”为利益关系的跨界协同育人动力机制,促进了“互联网+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专业的发展。

图2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树栽培与加工专业群—岗位群—产业链的人才培养链

图3 1977年—2019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学生人数

得益于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在近年也实现了逐年递增(见图3),原先存在的专业规模小、办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质量偏低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3.2 建立“课证融通、育训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专业群之间共享、融通、协同的“宽基础、活模块、多接口”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五育”充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一是开展“一徒多师、轮岗轮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培养熟练掌握多种制茶技术并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高端技师型人才,促进茶产业高品质发展。二是拓展与涉茶企业的深度合作,以“茶叶+”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互联网+茶叶”的网络营销服务技能型人才,促进“互联网+茶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发挥茶文化企业在茶业品牌策划与包装设计上的明显优势,引入茶企业真实项目,开发项目化的茶品牌推广和茶叶包装课程,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培养能进行品牌策划、包装设计的高端创意技能型人才,促进茶业品牌化发展。四是实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成绩单制度,推进“学分银行”和学生“个人学习账号”建设,建立网络学习、技能竞赛、项目实习、职业资格证书等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学分互认标准,形成“课证融通、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3.3 打造双师型高水平教师创新服务团队,提升专业影响力

一是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思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坚持以德为先、德技兼修的标准和引育并举、重在培育的原则,努力在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上下功夫,推动实行以专业群为基础的双带头人模式。通过创新特聘、联合聘用、专职聘用等方式,一方面以国家名师作为专业群带头人,一方面着力引进经验丰富、具备专业权威性的高层次人才,让其担任专业群建设项目带头人,同时培养思想政治过硬,业务水平拔尖的骨干教师成为后备专业带头人。二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在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改善“双师”结构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技艺大师、创意大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一方面深化校企协同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跨专业组建“校企协同、深度融合”的技术研发型、项目复合型等多种形式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三是充分利用专业群平台的技术技能优势及其作用,与相关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家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开展合作交流,为本土农业科技创新、涉农产业振兴以及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形成“打包式”社会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专业影响力。

4 总结与展望

生源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群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景和未来。因此,农科类高职院校要改变目前专业设置碎片化的现状,就需要通过加深校企合作,建立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或专业集群,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造农业院校的特色品牌,以突破招生困境,实现学科和专业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农科院校职业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