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家训德育思想的现代解读

2020-03-14楚亚萍刘红玲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训情怀道德

楚亚萍,刘红玲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之后,教育界掀起了家风家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潮。明清家训,历经时代变迁和岁月洗礼,其影响力和传播力远超明清以前的家训,在中华传统家训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新时代公民道德诉求出发,对明清家训的德育理念、德育特点进行阐释和辨析,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探索。

一、明清家训德育理念

明清家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虽然有训诫、家规、家范、家书、训词等方式上的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围绕“立身-治家-处世”从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情怀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立诚守信的道德认知

立诚守信是明清家训对个体认知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立身、齐家、处世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的张履祥认为:“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2](清·张履祥《示儿》)教育后代以诚实守信作为安身立命之基础。曾国藩也认为,“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明清家训中这种“立诚守信”的道德认知具有普遍的价值取向,强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内要把“立诚”作为内省标准,对外要把“守信”作为行为准则,将“立诚守信”的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明清家训中,“立诚守信”不仅是对个人自我认知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对社会人际交往的道德要求。曾国藩为其后代立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3]的为官处世之道。清朝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说:“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4]康熙从最高统治者层面,对“立诚守信”进行了强调,可见其对诚信这一道德原则的重视。“立诚守信”不仅仅是道德原则,也是精神诉求,从明清家训典籍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道德认知层面的具体要求,但基本都是以“诚”和“信”作为核心要义而论述,其价值指向都是“立诚守信”之道。

(二)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

《春秋左传》 有言:“俭,德之共也”(《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即是说,节俭或者奢侈只是人对于物质生活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人内在道德追求的实践外化。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勤俭持家之道,把勤俭节约作为家庭发展和兴旺的精神动力。明代周怡在《勉谕儿辈》中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5],劝解子女要厉行节俭,不可随意奢侈浪费。《朱子治家格言》告诫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6]2,把道德实践贯穿于“一粥一饭”的生活细节之中,劝解子孙后代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使德育贴近实际生活。明清家训倡导勤俭、厉行节约,不是因为生活资料不够,而是因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在富裕的生活背景之下强调勤俭节约更具有德育本体论价值。正如史桂芳所言,“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咸在焉”(明·史桂芳《与言儿稽孙》)。明清家训把勤劳节俭作为涵养品德的关键载体,是教育子孙后代良好行为养成的德育实践。

(三)精忠报国的道德情怀

精忠报国历来是中华民族弘扬的理想人格,从古至今道德教育都把精忠报国作为最重要的德育情怀和个体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姚太夫人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训诫,把饱含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教育理念厚植于儿子内心,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也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中,明清家训普遍强调以“忠”为核心的为官之道。明代状元罗伦历经宦海沉浮,无论身处何地,精忠报国的志向却始终不改。他在家书中告诫后人,“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光,与山岳争高,与霄垠争久,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方,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7],他把报效国家、体恤苍生作为对子孙后人教育的重点。朱柏庐在清军入关后,坚持其家国情怀,用隐居的方式践行家国节操,他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说,“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5]8。朱柏庐倡导的家国情怀虽然具有一定的狭隘性,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则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怀。中华民族历经种种艰难困苦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原因就是有代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这种道德情怀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顽强的精神生命力。

二、明清家训的德育特点

明清家训从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情怀层三个方面形成了“知-行-情”合一的德育特点,它既有益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社会规则的确立,也有利于个体德性的自我完善。明清家训德育思想历经岁月积累,在一代代的文化传承中愈加熠熠生辉,其“知-行-情”合一的德育特点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启示。

(一)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知”是个体内心可以理解并感受到的道德意识,这种意识有其内在的道德自律性,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将内心的道德认知外化在行为实践中。明清家训劝解子孙后代要修身自律,达到德性的自我完善。例如,《朱子治家格言》从开篇就对家庭日常生活提出具体规范,认为“内外整洁”是生活基本要求,“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5]6是处世之道,“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5]5是立身之本。一些明清家训名篇还对如何确立正确道德认知提出了方法,即通过读书治学来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汪辉祖在《双节堂庸训》中提出了治学立身的具体要求:读有用之书,做有德之人。此外,他还批评那些食古不化的空谈主义者,在《律己》篇中告诫子孙“既禀儒术,先须学为端人”[8]678。他认为读书固然是为了掌握知识求取功名,但更为关键的是自律修身做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明清家训在道德认知层面,从居家生活、处世交友到读书致仕,将德育理念渗透到人生的各个方面,教育后代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注重生活化的道德实践

所谓“行”是以“知”为理论基础,把道德规范与准则外化在行为实践中,在道德认知的指导下把读书和做人做事融为一体,在日常生活中达到“知”与“行”的相辅相成。明清家训在教育后代树立正确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践行美德于生活中。《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5]2从每天的生活起居琐事上教导后人如何践行美德,把德育渗透在具体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在躬身实践中把道德认知具体化、生活化。清代名士张英也对后代提出“积德者不倾”的训诫,当家人与邻居发生争执求助于他时,他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家人,而是回信告诫家人“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张英《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道德要义。可见,明清家训把美德践行于人际交往、居家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实现德育教化功能,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践。

(三)强调道德情感共鸣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激发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共鸣,而情感共鸣是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转换的关键,有效的情感共鸣能帮助美德的内化。明清家训把道德教育厚植于生活细节,将质朴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说理作为德育载体,很多德育内容来自于个人生活实践和体验,在教育中采用饱含关切之情的生活化规劝方式。例如,明朝的《庞氏家训》、清代的《曾国藩家书》都是作者本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来与家人分享,在分享中循循善诱进行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去诠释德性的真谛。这些分享式的教育,其本质就是通过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来达到思想交融的目的。可见道德情怀的形成本就是“情”在生活中的外化,它是实践的、体验的、感悟的,所以道德情怀的培养不同于技能培养,它不能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刻板说教来完成,而必须诉诸情感,依赖于生活化的情感体验激发心理认同,才能真正获得对道德的认同和感悟,从而真正去理解和内化道德原则和规范。明清家训“知-行-情”合一的德育特点,融合了认知性、实践性、情感性的教育方式,对新时代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三、明清家训德育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中国古代家训并非‘篇篇药石,言言龟鉴’,而是良莠并存,金沙相杂的”[7]25。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将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社会主流意识进行推崇,并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顺利践行。因此,现存的明清家训典籍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落后思想烙印,如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明哲保身的处世观、严苛的人身体罚等。

(一)因果报应的宿命论充斥着封建迷信色彩

由于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古人把没有认识到的自然现象或者暂时无法理解的东西全部归结为“天命”和“天意”,这种充斥着不可知论的认知观在明清家训典籍中时有出现,甚至用这些不可知的宿命论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这是明清家训中必须去除的糟粕。明代顾宪成在家训中告诫子女“就命上看,人生穷通利钝,即堕地一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损得些子。”(明·顾宪成《示淳儿帖》)将人生祸福、前途、婚姻全部归结于命中注定,这种宿命论的观念是对德育教育的消解,严重侵蚀了德育的本来价值。陈良谟的《见闻纪训》也多使用因果报应、宿命轮回来教育子孙。尽管这些宿命论都是出自“劝善”的目的,希望后代崇德向善,但这样的宿命观本质上否定了个人进取精神,这些报应、宿命学说以不可知论愚弄教育对象,理应被批判和摒弃。

(二)明哲保身的处世观滋生了封建奴性思想

明末清初在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下,很多家训在内容上存在明哲保身、安于现状的含义。许相卿说,“宁人欺,毋欺人”(明·许相卿《许云邨贻谋》)。这种谨言慎行、戒急用忍的教育虽然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过分强调逆来顺受容易养成懦弱德性。《高氏家训》也说:“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明·高攀龙《高氏家训》)这样的处世观滋生了卑微顺从的群体性格,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明清家训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世观加速了封建奴性思想的蔓延,遏制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利用明清家训进行教育时应去粗取精。

(三)严苛的人身体罚有失德育本意

奖励和惩罚本是为了巩固德育教育的手段,但过于严苛的体罚却阻碍了德育的发展。明清家训中有些家法惩罚甚至凌驾于社会法律之上。宋代朱熹等理学家认为“德”与“法”应该相辅相成,主张“教之不从,刑以督之”(宋·朱熹《朱子语类》),即认为道德教育要辅之以刑罚。到了明代,“以德为主,刑罚兼备”的德育原则在家训中被确立下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口的繁衍,明清家训、家规的内容和条例也日趋严谨,教育惩戒方式更是日益多样化,有肉体的惩罚、物质的惩罚,也有精神的惩罚。例如“子侄有过,俱朔望告于祠堂,鸣鼓罚罪。轻罪,初犯责十板,再犯二十,三犯三十。”(明·霍韬《霍渭崖家训》)还有一些家训中对有过失者规定了罚跪、杖责、掌嘴等惩罚措施,甚至绞死、活埋、沉塘等等惩罚。这些严苛的惩罚已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必须摒除。

四、明清家训德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重要演讲指出:“‘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9]历史不可选择也无法重复,只有以史为鉴并密切联系实际才更有意义。明清家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要义,它是民族精神在家庭层面的延续和升华,为当代道德教育尤其是家庭德育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范本和方法。

(一)立诚守信的道德认知有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完善

明清家训围绕“立身-治家-处世”的人生追求,在个体道德认知层面提出“立诚守信”的规范,为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谈不上个人道德品质完善,进而也就无法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明清家训提倡的“立诚守信”“谦以持身,恕以接物”等思想,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在学习和借鉴明清家训的精华中不断完善个人道德品质。

(二)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有益于家庭美德的构建

黑格尔认为“家庭是一个伦理性的实体”[10],家庭为个人最初的德性生成提供了土壤,道德教育同家庭具有天然的联系,故而道德实践不可能脱离家庭生活而孤立存在。明清家训蕴含着家庭德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训词、训诫、家书等方式引导子孙尊亲敬长、兄友弟恭、夫妻和顺,把“勤”与“俭”作为治家的重要方面,围绕家庭治理提出“勤俭节约”之道。这些传统的家庭美德与现代提倡的艰苦奋斗、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夫妻和睦等内容是相通的。继承和发扬明清家训优秀德育思想,在生活实践中厉行节约,让每个人从原生家庭中继承勤俭持家的优良品德,不仅可以促进次生家庭的幸福团结,更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安定和谐。一言以蔽之,明清家训倡导的勤俭节约的道德实践观对于新时代家庭美德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推动作用,进而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三)精忠报国的道德情怀有益于社会公德的弘扬

道德教育对于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家国情怀的外化实现的,个人有德、社会有序,国家才能富强进步。明清家训把“精忠报国”作为对子女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引导子女树立报国安民的人生志向,这对强化社会公德、胸怀家国大义具有正向的强化作用。众所周知,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怀对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社会群体价值观是以其德育教育内在价值导向为基础的,强化社会群体的道德情怀教育能有效防止民族分裂、国家倾覆消极因素的生成。明清家训通过情感体验的德育方式将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厚植于孩童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地形成了有利于国家统治、社会稳定的思想因素,为社会公德的强化、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思想保障。

五、结语

明清家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围绕“立身-治家-处世”提出立诚守信的道德认知、生活化的道德实践、精忠报国的道德情怀,呈现出“知-行-情”合一的德育特点。因受到特定历史条件和封建制度局限性的制约,明清家训文化良莠不齐。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将有利于阶级统治的思想价值作为社会主流意识进行推崇,并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顺利践行。因此,现存的明清家训典籍中带有封建落后的思想烙印,其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明哲保身的处世观、严苛的人身体罚制都体现了时代局限性。不可否认,明清家训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知-行-情”合一的德育特点虽有不足但也有其独有的时代价值。明清家训德育思想是民族精神在家庭层面的具象和升华,探索其德育思想,古为今用,能够为当代道德教育尤其是家庭德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家训情怀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