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20-03-14樊子瑶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人工智能智能

樊子瑶,刘 洋

(1.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2.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不但有大量的数据支撑,还以生物科技、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作为依托,利用深度学习、智能模拟、精准运算等功能实现跨界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5月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1]。人工智能时代将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变革等问题都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颠覆性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能科技和课程教学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对于人的自由与解放

人的劳动能力受制于生理极限,人类无法长时间不停歇地从事物质生产,受主观情绪波动的影响也无法保证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智能机器的出现将会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它能在系统自动控制下进行高强度、高精度的运算,完成一些之前只有人脑或人力参与才能完成的工作,将人类从危险、繁重和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一旦人类拥有更多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就将如马克思所说:“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2],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视角来看。首先,人工智能可以使教师从基础、重复的教学环节中解放出来,缩减在资料收集、学生成绩评定、基础课程教学等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提升、发展自我,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探索创新教学思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其次,将“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微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智能载体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辨力和协作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强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再次,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教务管理与教学系统一体化,在线虚拟客服的智能应答将减少多余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利用感知扫描功能简化项目审批、课外实践活动申请、请假等程序,降低时间成本,实现教育主体的自由与解放。

(二)协调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流程和教育主体间双向互动的过程[3]。人工智能的云存储、云计算、智能监测、人机交互等功能可以协调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诸多环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有步骤、分阶段实施。例如,在教学准备阶段,云存储将整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素材和现实案例,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等相关资源、利用3D投影技术还原重大历史事件,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实现系统化、立体化教学。云计算可以综合分析受教育者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知识储备,方便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把握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并提供多种可实施方案。在信息交流和反馈调控阶段,虚拟机器可以协助教师创新过程问答、小组合作、随堂测验等互动形式,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良性循环。智能监测可以全过程监控学生学习状态,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贯通性与反馈性交织,针对性与有效性相通。在理论内化和外化应用阶段,智能系统将结合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和个人知识漏洞设定私人考题,利用智能机器人模拟案例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非结构化测试。在课外实践活动考评中,利用可穿戴设备或智能软件对学生进行追踪定位、实时考查、问题反馈,全方位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三)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思想品德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形式是存在差异的;另一方面,主体能够通过活动和交往转化这种思想矛盾。现如今,网络科技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多变的环境、更为复杂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时代性的挑战,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能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当代青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新特征,他们对网络信息、智能科技的获取和接受程度也更为开放。探索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帮助教育工作者精准把握当代青年思想意识动态,促进思想品德形成中诸要素的相互渗透、相互协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现实挖掘”和“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两大优势。“现实挖掘”在对教学信息进行筛选、加工、重组之后可以挖掘出学生兴趣点;“深度学习”可以在庞杂的数据中自动进行无穷无尽的叠加计算,利用动作模仿、机器感知验证规律,发现规律。比如,智能机器人AlphaGo用两年时间分析学习30万盘人类高手的棋局,从中总结出围棋对弈的规律,还发现了更多的打法;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团队研发的钢琴机器人Shimon不但可以实时倾听、理解、配合现场的乐手进行即兴演奏,还可以“创作”两段长约30秒钟的原创曲目。由此可见,探究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依靠“现实挖掘”和“深度学习”两大功能不断总结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将助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规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前提

(一)厘清人机关系

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但面对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其背后的道德论争和科技隐忧却从未间断。实际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机器总是全部地进入劳动过程,始终只是部分地进入价值增值过程”[5]。无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操作和意识进行何种程度的复杂仿写,它仍属于劳动工具的范畴之中,离不开人的编辑与操控。智能机器作为一种工具,其本身并无善恶属性,衡量的唯一尺度就是它将会被置于何种条件下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4],而智能机器无论是预测、演算、推断都是对人体特定机能的发挥与放大,两者都以研究人为基础,确实存在关联。厘清人机关系要正确理解人的定义和本质,依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我们所探讨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又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个人,它是自然的、社会的,同时也是意识的。一方面,智能机器无法置身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更无法代替人类全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不具备意识,它的整个操作过程都是物理性的,不能发挥意识的反作用为客观物质世界赋予意义。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时仅利用其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的工具性价值,探求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人工智能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紧跟舆情动态、评估工作绩效等政府工作中的应用尤为广泛。然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主导权尚在商业领域,某些具有商业行为的推广和包装可能会给受教育者带来消极的外部影响,干扰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做技术导入时要调和好政府、学校和科技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三方合作互惠,划清责任主体,建立安全保障机制,防范风险,及时处理技术漏洞,确保应用可控性。

面对网络传媒上庞杂泛滥的信息,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对信息的识别和理解存在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应用智能科技时必须对政治导向、价值倾向保持高度警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智能载体上的价值引领,防范错误思潮和敌对势力的渗透,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必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及时筛选过滤虚假信息,优化智能学习环境;二要细化用户分类,开设社区互动模块,严格内容审核与投递;三要贴合群众需求,对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行业的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层次化的内容推送;四要智能监控互动评论区,自动屏蔽违法关键字,严格限制水贴、黑帖,优化平台学习氛围,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明确个人隐私与私人定制的界限

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实时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事实上,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所享受的便利是在让渡个人权力的条件下实现的。比如,用户在正式使用各种应用软件之前都必须签署权限许可协议,智能系统必须采集、利用教育主体的个人信息才能完成数据价值的转移。平衡信息二次利用的优势与过度披露所带来的风险,明确个人隐私与私人定制化教学的界限[6],确保受教育群体个人自由不受限制,需要监控部门规定信息使用方式,或根据数据内在风险和所含价值,决定不同种类的个人数据设定删除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次数。

智能教学模式下所能实现的“个性化”是存在局限的,智能科技的过度使用会使人陷入异化的危机。尽管人工智能有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撑,又了解人体的运作模式,但它始终不能实现世间万物的数据化,更不能囊括事物间所有的联系。在教育教学中它可以借助人机互动将学生信息进行量化加工,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理论参考,但并不能代替人类的全部思维过程和格物致知的实践性精神。[7]对智能科技不假思索的“信任”反而会固化大脑,让我们不再动脑创新,甚至让人质疑教育和学习的意义,最终失去怀疑和批判精神。

三、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专属数据库

人工智能将会帮助教育者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并消除科学特定领域隐含的固有偏见,跨越学科壁垒,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实现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结合。通过云存储和云计算整合教学案例、时政新闻、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由智能识别、人工监测等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基本信息和情感信息量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专属数据库。数据库中不仅涵盖了学生学习信息,还包含通过调查、采样、测试等途径获得的学生成长信息,如成长环境、家庭信息、性格兴趣、身心健康指标等[8],协助教师全方位把握好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环境及特征,打造私人订制化教学。私人信息将应用加密算法保护而不被侵犯和恶意利用,课程内容将通过互联网从数据库终端传输到学生用户端和教师教学端,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避免出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

(二)打造新型“双师课堂”,促进人机协同

在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大部分职业岗位,尽管智能机器无法代替教师灵活育人,给予学生精神层次的关爱,但也不能忽视智能科技在学校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智能教育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型“双师课堂”指的是让教育机器人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发挥辅助教学、双向反馈的作用。将智能机器嵌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机器各自的优势,各司其职又相互促进,实现人机协同。教师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积累偏重于对定义的解释、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智能助教可以及时洞察学生的情绪和状态,经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整理成学习报告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习者不同的需求进行“精准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人机协同不仅是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简单结合[9],还要始终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比如,在实际应用前期,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安排学生参加科学讲座、参观等活动接触一些教育类科技产品,确保教师和学生具备自主操作智能机器的能力,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为打造智能思政平台做好准备。

(三)打造校园“智媒体”,开辟思想政治宣传新阵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使用网络的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借助自媒体平台获取社会信息、开展社交活动。自媒体以其碎片化、个性化、交互强等特点受到了众多学生的追捧。与此同时,一些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过度娱乐化的资源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身心健康,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许多挑战。2019年2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建设智能化校园。”把握时代机遇,高效利用智能科技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打造校园“智媒体”平台弥补自媒体缺陷,开辟思想政治宣传新阵地,拓宽教育渠道。一是校园“智媒体”可以统合运营校园公众号、贴吧、微博、小视频等多种宣传媒介,自动监测和拦截不良言论和违法信息,智能分析学生检索数据,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投放。二是可以智能筛选有助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喜闻乐见的媒体资源,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四、结语

在未来,伴随着教育各方不断合作、摸索、总结,借助科技发展大趋势,智能化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探究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地位,站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人工智能智能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