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2020-03-14高庆元范太华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编者立德

高庆元,吴 斌,范太华

(中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明确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教材肩负重大的育人使命,必须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服务。

国家教材委员会强调,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3]高校继续教育教材建设决定于学校的继续教育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组织和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等因素。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教材既是实施教学大纲最主要的教学材料,又反过来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结果。没有适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就无法落实;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培养目标就无法达到。即便是非学历的短期培训,也必须有合适教材的支撑。

一、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材偏离继续教育培养目标

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开拓型人才的要求,突出培养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工作实际需要和人才的素质提高成为继续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4]偏离继续教育培养目标,是教材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个偏离,在形式上表现为继续教育教材基本上是普通教育教材的压缩版或浓缩版。

压缩就是减少内容安排,例如在普教教材基础上,纵向砍掉最后一些章,横向削去各章的最后一些节,然后再删去部分文字、例题和习题。剩余的变短变瘦的部分,即降低了难度、减少了篇幅的部分,就成为继续教育的教材。浓缩就是将普教教材的几节合并为一节,或将几章合并为一章,在结构形式上与其同名的普教教材会有所不同。浓缩的目的和结果也是降难减量。降格以求的做法无形中就降低了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

教材偏离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在非学历继续教育中更为严重。非学历继续教育虽然没有学历层次问题,却有学员专业、行业、职业不同,以及培训目标不同的问题。现有的教材根本无法和这些具体培养要求精准对接,于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干脆采用放弃教材而只发放自编讲义的办法。对于长期开设的、受众较多的培训课程而言,由于培训效果的长效性要求,编写符合培养目标教材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二)教材的立德树人功能较弱

习近平同志对教育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问题有很清晰的阐述:“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这段话至少说明三个意思:一,立德与树人是根本与核心的关系,犹如树根与树干的关系,而不是部分人理解的树根与果实的关系;二,思想道德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认为“立德”是一个德育论题,“立德树人”就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培养人,那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被狭窄化、简单化了;三,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立德树人必须融入教材建设。教材的立德树人功能是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国务院于2017年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

相比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材,继续教育教材的立德树人功能显得最弱。表现为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外,其他课程的教材都基本不涉及立德树人问题。教材组织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对编者反复交待要突出立德树人,但编者对此要求多表现为力不从心。在《工程制图》《复变函数》《数字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等等专业课程教材里,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的问题,每每被提出。

(三)教材滞后于科技和经济发展

1.教材更新周期过长的问题。教材更新周期过长,导致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进入教材。通常情况下,继续教育教材更新滞后于普通教育教材的更新,加上出版对册数的要求,继续教育教材的更新就更慢。教材中,观点过时、知识陈旧的现象不时出现,学生、教师对此意见强烈。例如一些《路基路面工程》教材中还出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的煤焦油沥青,而引领路面材料发展方向的纳米改性沥青却很少提及;《旅客运输组织》课程中还出现“客运代用票”等内容,其实“客运代用票”早已写入了铁路运输史。这种现象在经济学、法学、医学等科类中也普遍存在。

例 :原文:“yet,as Sir Pitt Crawley would say with perfect justice in his elegant way,‘Rotten!be hanged-it produces me a good fifteen hundred a year.”(Thackeray,2001,p.57)

2.教材编写跟不上课程体系变革的问题。教材编写跟不上课程体系的变革,导致新开设的课程找不到合适的教材,而不得不用其他教材来将就。例如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专业的《宠物影像学》课程使用兽医专业的《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实际上,宠物并非都是小型动物;又如某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电工程专业2018年新开设的《机器人工学》课程,选用了美国2006年出版的《机器人学导论》的翻译本做教材;再如通识课程《中国自然生态》因没有完全对应的教材,只能使用《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生态环境危机》等读物作参考。近来经常使用将电子读物、网络资源作为教材补充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材内容滞后问题。但电子读物、网络资源的使用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这些资源的碎片化使之没有系统性,泛散化使之没有针对性,电子化使之没有亲和感。手捧书籍阅读的感觉与面对屏幕浏览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书籍通过它特有的手感、观感和油墨气息为学生营造了典型的学习环境,在书页上的阅读和思考标注则印下了学习痕迹,这些作用,在利用电脑的学习中根本无法实现。电子读物、网络资源是不能替代教材作主要的教学材料使用的。

(四)教材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较弱

1.实践性教育方面的问题。教材实践性较弱指教材内容侧重于概念、命题、推导等基础理论的叙述以及解题技巧,在现实应用的介绍方面则比较薄弱。即使有,也仅仅是实验实习指导的改编。比较激烈的批评认为,我国“成人教材的实践性极为落后”。[7]理论与应用固然是“渔”和“鱼”的关系,我们也常说授鱼不如授渔,但对于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的在职特征,决定了“渔”和“鱼”同等重要,对于短期培训而言,对“鱼”的需求甚至会超过对“渔”的需求。继续教育的好教材不是理论专著,而是理论与生产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机统一体,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8]

2.案例教学方面的问题。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案例的模拟或重现,把学生纳入案例场景进行教学,经过分析、比较,抽象出原理或结论。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恰恰是继续教育的先天优势。但如何由教材来担任案例教学组织者,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方面的问题。创新性教育问题的提出始于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会议首次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9]十九大后,2018年全教会再次强调高校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2]创新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主脉。在这方面,教材的作为在于其内容的潜在拓宽和提升因素,拓宽知识面,提升求新欲,为学生的创新前景提供起步基础和基本动力。学历继续教育本科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理论创新能力,专科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创新能力。[10]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在这方面,继续教育教材做得很不到位。受教育形式的影响,继续教育的学习效果评判形式仍然是考试,考试是典型的思维定势体现,于是,迎合考试的教材编写的思维方式也只能是定势思维而不是创新思维。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踪影了。

(五)教材的语言和叙述艰涩难懂

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面授辅导时间一般不超过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自学是主要学习形式。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同样有自学、复习的问题。教材通过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解决学生的疑问。教材语言一旦艰涩难懂,或者用词生僻,或者语句歧义,学生反复数次揣度仍不能理解其所言,就会失去耐心与信心而停止阅读,学习也就到此中断。在理科教材中,教材语言艰涩难懂的现象甚为普遍。

二、产生高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高校继续教育教材编写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教务方面的,又有编者方面的。本文主要讨论编者方面的原因,但也会涉及教务方面。

(一)编者不了解继续教育的实际

1.对继续教育工作认识不足。编者必须掌握继续教育规律,才能写出有继续教育特色的适用教材。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在必然的本质性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11],继续教育规律就是继续教育的育人特点和发展趋向。继续教育的育人特点就是在职员的学校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向就是创新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规律的育人特点决定了教材编写应当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流水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相脱离,鼓励独立思考而不是限于书本权威。继续教育规律的发展趋向决定了教材编写应当做到补基础但不是低水平简单重复,强创新但不是空洞化脱离实际,冲前沿但不是机械性循迹模仿。教材不适应学生使用的原因在于不掌握育人特点,教材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原因在于不掌握发展趋向。

2.对立德树人任务认识失准。继续教育教材的立德树人功能较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把立德树人简单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即概念窄化问题。第二个原因是认为学生参加面授或培训时间有限而宝贵,“舍不得”用来讨论“专业以外”的内容,而自学又往往不是太有效果。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认为成人学习者的社会人际历练已经成熟定型,他们已具有自己一套基本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从而忽视了继续教育在思想政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正确、全面地理解立德树人,才能避免将立德树人简单化、形式化、庸俗化。此外,继续教育“文凭含金量低”的片面认识,也影响了编者对继续教育培养目标和学习规律的掌握。

(二)教学大纲以普通教育为蓝本

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13]。人才培养方案是编制教学大纲的依据,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基于如此的重要性,教育部发文规定教学大纲“由系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系校有关领导认定批准施行”。文件强调,此规定“同样适用于非全日制及函授”教育的教学管理。[13]由教学大纲给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带来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教学大纲在普教基础化简化而得。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普通高校中,继续教育的地位比较特殊。由于缺乏对继续教育规律的了解,“由系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的继续教育教学大纲很容易成为普教大纲简约版之中。不少学校不是依据继续教育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而是依据普通教育现有教材编写继续教育教学大纲。于是,就出现了大纲编写失位、要求错位、执行虚位等现象。[14]如果依照这样的大纲再去组织编写继续教育教材,所成教材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想而知。

2.不同层次同名课程的教学大纲相互离散或相似。大纲编写者长期从事普通教育,而普通教育只有高中起点本科层次,没有专升本层次,所以要将一门高中起点本科课程转换为高起专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往往只能简单地对半裁切。对专升本而言,为使各知识点组成系统,又不得不与专科的内容有所重复。至于哪些内容属于复习即重复部分、学习时应复习到何种要求等问题,教学大纲中都没有说明。这些问题无疑给教材编者带来了极大困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专科、专升本和高起本三个层次同名课程的课程基本要求十分相近,高度雷同。不难发现,高起专与专升本学时数之和绝大多数为高起本的1.3倍至1.5倍,极端者甚至会达到2倍,相当于各自独立地按高起本要求讲授一遍。

(三)编者不掌握学生的特点

长期以来,对继续教育学生主要特点的认识被固定为:客观上家庭负担重、工学矛盾深,主观上知识残缺、经验片面、生理老化。[15]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因受三十多年来履行学历补偿职能的影响,对学生还多了一个普遍基础较差的共识。以往关于继续教育的所有工作——从培养方案设计到教学质量评估——都建立在这些认识之上。

由于片面强调学生特点中不利的方面,而没有看到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我导向能力较强、岗位创新动机活跃等积极面,教材编写很自然地选择了简化、浅化等策略,以适应继续教育学生的非主流特点,而不是根据在职人员的特点和学业标准要求来选用教材的内容与阐述方法。这样,写出的就不止不是好教材,甚至会是无用的教材。

(四)编者对继续教育工作投入不够

编者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投入和热情,深度影响教材的质量。

上文所谈的了解继续教育实际,掌握学生特点,都需要编者的投入。各种投入中又以全面研究继续教育、亲自从事继教工作,直接与学生沟通为重要。一名编者,如果没有继续教育实践经历,没有继续教育教学经验,是写不出好的教材的。

站在编者的立场上说,工作投入与热情不足问题也有客观原因。由于继续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不利地位,从事继续教育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鼓励。例如,继续教育教学工作不计入工作量,对教师而言其意义只是课酬;兼职教师前往函授站授课,需要集中安排一定的天数,势必影响校内教学,故要克服许多困难;编写教材的劳动按版税计酬,因销售数量少,编者的稿费低微;编写继续教育教材对职称晋升等几无助力,接下编写任务往往是友人间的帮忙;高水平刊物基本不接受继续教育研究的论文,继续教育教材难以报奖,等等。名利俱无的事情,难以使人倾力投入。

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更多地出现对继续教育有热情的编者,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这些编者以支持和呵护。

三、结语

教材编写与使用上承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下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模块。继续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远多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教材,成为继续教育的一块短板。继续教育教材编写问题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是继续教育质量被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不是孤立问题,而是多个问题的聚合反映。如上的分析希望能帮助继续教育教材,补上这块短板,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编者立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编者语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