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防控的难题和对策

2020-03-14张志刚张俭俭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才产品文化

张志刚 张俭俭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33)

一、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防控的意义

当今社会下,文化创意产业每年产生的GDP在很多国家的占比都达到了33.5%以上,已成为支柱性产业。而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风险比一般的商业高,所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防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防控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浓厚的精神内核,是中国文化的物资载体。于新东[1]在我国文化影响力研究中指出文化不仅仅蕴含在文化产品之中,每一个产品服务背后都包含着文化。他提出可以从树立产品背后蕴含文化的理念和改变中国制造低廉低端低质的文化指向这两方面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

(二)有助于调动和激发经济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用创新的思路来改变传统文化、传统产品,让其更贴近时代、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发达国家很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周宇[2]对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和主成成分分析,得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马骏学者[3]详细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又基于1991到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较大,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的结论。

(三)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著名的经济学家厉无畏[4]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和发展实践两方面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和创新,强调把文化、技术、产品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优秀的创意产品不仅能够向人们传播和普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只有提升创意转化力,才能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从而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风险难题及成因

文化创意产业在有着高收益,快发展,创新机的特点外,在产业发展、行业融合、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产权问题、创意人才、国际竞争等方面中都还面临着很多的风险难题。

(一)发展难题:消费需求不确定,价值实现难度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已经从市场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需求方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据研究表明,我国消费者需求呈现以下几个变化:第一个是,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条件的日常需求之后,开始出现对文化的需求,且文化需求量呈现出一个较大的增长;第二个是社会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个是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更加的多样化和市场化;第四个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的科技化和现代化;五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

英国著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学者David[5]说过:受众对文化商品的使用方式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他们借此来标榜自己的独特。文化创意产业由创意主体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逻辑得出内容创意,然后联系实际,进行创作,使创意内容得以实现成为作品。之后通过各种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渠道去推广,使创意产品被传播对象所了解,从而产生消费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创意主体的经验和逻辑是有局限性的,他们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者的真正的消费需求。其中影视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影视行业满足的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动人的表演引发消费者情感的共鸣,吸引观众或者消费者去观赏或者消费。从2011年到2018年以来我国的观影人次数从3.36亿人上升到17.17亿、电影影片数从531亿部上升到1596亿部、总票房118.43亿元上升到606.68亿元。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了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变化,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我国每年的电影行业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其中收益的电影数量确是极少的,有些大制作IP,例如《铜雀台》、《杨家将》、《金陵十三钗》投入上亿的资金,选择大量一流明星,最后结果却是铩羽而归。这些惨败的例子都说明了大众者的消费需求不易确定,作品价值实现难度高。

(二)业态难题:行业融合龃龉,协同发展难度较大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的自我产业发展,往往还会带动一些其他行业的活动或者是新兴行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民宿,提高了一些个体的闲置用房的利用率。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了传统工业产品的流通,使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得到了发展,建立了传统工业园区。文化创意与工业的融合发展,推动设计服务与工业的纵向产业链延伸与横向服务链拓展,激发产业升级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相结合,以创意为纽带,把文化相关部门和领域产品、市场、技术等结合起来,营造丰富的内容产生了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将会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态势并不明朗。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当前,行业融合龃龉,协同发展难度较大。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注重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三)创新难题:开启众智障碍,产业风险颇高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意。以影视业为例来说,一部投资不高,内容和情节却精彩且吸引观众的电影就会为它带来巨大的利润。而一部有着大投资,内容却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的电影注定会引起极大的损失。一部电影的情节和内容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而这里所说的电影情节和内容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内容。郭晓鹏在一次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访谈中也曾经提到:文化创意产业不能按传统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去衡量,它的风险也会非常高,主要的创新难题还是体现在创意内容上。

(四)产权难题:创意复制成本较低,抄袭剽窃易行

文化创意产业从发展以来就一直面对着产权的问题。据中国知识产权咨询网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已裁决的知识产权案共213984件,2018年佛山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3536件,结案13115件,较2017年增长了158.73%。文化创意产业难题的出现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困难,花费时间多,且制作出的创意内容不一定受人们欢迎,具有较大的风险,二是创意内容复制成本较低,使得抄袭剽窃之风盛行。例如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模仿国外综艺的模式。例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我们相爱吧》等等。制作这些节目为制作商节省了很多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他们照搬表演模式,使用不同的演员制作了一档综艺节目,缺乏自己的原创文化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

(五)人才难题:专业人才不多,领军人才匮乏

在文化创意产业备受重视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缺乏是最大的问题。沈杰[11]等人在《上海文化创意人才认定标准和发展环境》中也提出了:城市未来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的创造主体在于文化创意人才。人才是一个产业能够繁荣发展的保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相较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更为严重。向勇教授[9]从外延角度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为了六类: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营销人才,研究人才,通路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性人才在不同的位置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欠缺任何一个环节的人才都会使文化创意产业不能良好的运营下去。此外,各个新兴行业网游,动漫、电子竞技等在不断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匮乏,领军人物更是寥寥无几。

(六)竞争难题:群雄并起,全球博弈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英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英国创意产业创造的GDP达到了8%,成为了英国的支柱性产业,英国的电子游戏制作产出居全国第四;儿童学前动漫享誉国际;音乐产业年产值约为50亿磅,销量占世界第三;同时还是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中心。美国比英国开始的稍晚,但是发展态势比较好,在2014年,美国的“版权产业”也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GDP产值占比已经超过了18%,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发展影视,游戏为主,从发展始就一直作为一个支柱性的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使各国的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还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的欢迎国外人员进入中国,从而相应的也带来了各种外国的文化,国外的文化输入程度已经远大于我国文化的输出。根据文创资讯网2017年最新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分布格局解析中,欧美国家仍然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欧美国家文化创意产业GDP占比达到了77%,亚洲和南太平洋占比19%,日本占比10%,韩国占2%,而我国与其他国家仅占2%。在这样的一个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情况下,我国面对着的是一个全球性的竞争环境,且占比很小,发展前景十分严峻。

三、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防控措施

针对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所提到的风险难题,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做好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态势

随着各类营销活动变得日益专业化,文化创意产业也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的受体需求多变,把握受众群体的潜在需求。当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市场调研。受众调研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调研研究中很实用的一种调研方法。受众调研是新闻机构为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意愿、需求、观点、态度、反馈意见的社会调查活动。很多学者都运用受众调研作为控制文化创意产业风险的手段。做好市场调研,把控投资方向,从而控制文化创意产业风险走向。市场调研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始的基础,创意工作者需要以市场调研的大体方向为基础,把握市场需求的一个总体态势,结合文化、需求创作产品。

(二)推动行业重组融合,形成协同发展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兴起,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别不断增多,而这些行业中存在相互交叉的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内的市场主体过多,发展有重合,资源配置不合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有不少专家指出,行业重组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效益,还能提高其整体实力,增加国际竞争力,是目前企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且未来有可能简历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领域的大企业。

推动行业重组融合,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公司治理的手段,让企业内部达到融合,发挥好调结构、整资源的优势,从而使重组后的企业变得更优更强。此外,通过行业间重组融合,使得行业间的相互联系不断紧密,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局面。一个行业的良好推广,带动一个甚至多个行业的兴起,而多个行业的兴起又促进该行业的更好发展。例如,《向往的生活》在湘西的一个小村庄拍摄,让人们见到了当地的优美景色和特色饮食,吸引了很多的人去当地旅游,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也引进了一些投资,使得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内行业重组,形成协同发展力量,行业带动行业使我国经济焕发更大的生机活力。

(三)打造产品名牌,形成文化实力

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名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有利于产品的推出与营销,更有利于培育文化软实力。李宜春教授在《宁波打造文化品牌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初探》一文中指出,文化品牌的打造会影响文化软实力,文化品牌为文化提供了载体,一个城市的品牌实力越强,其文化传播越广。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名牌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打造产品名牌需要做到三步,第一是使消费者认识产品,包括认识产品的文化、定位和特点,即推广的过程;第二步是认知,即消费者的认识、了解企业所赋予产品意义的过程;第三步是使消费者认同产品,即承认并同意产品的意义。

产品名牌的定位和文化价值观的传递所输出给受众的信息会决定这个企业产品名牌在顾客心智图中的位置。产品在顾客心智图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决定。打造一个优秀的产品名牌要先赋予和传递给名牌以优秀的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实力。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凸显管理优势

困扰着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来的难题就是知识产权问题。我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第一,加强对个人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一些抄袭的惩罚力度,使抄袭复制变得困难。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逐渐国家知识产权局,把违法成本提上去,充分发挥出法律的威慑作用。第二,促进创意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重整风气,鼓励原创。在影视行业中,类似《中华文明之美》、《咱们创越吧》、《本草中国》等节目,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人们在欣赏享受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教育下一代孩童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五)建立良好的人才聚集和培养机制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努力创造才有了中国现在的辉煌。在文化创意产业上,韩国成立“CT产业人才培养委员会”和教育机构认证的委员会来系统的培养实用人才;英国把创意人才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要务,同时重视人才的技能和训练,建立继续教育和研究机构网络,在全国范围推广,还开设了创意类专业课程;美国利用其自身的经济优势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创意人才,并在大学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人才。

我国应该借鉴各国培养模式的优点。建立良好的人才聚集和培养机制。首先利用优惠政策,针对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问题给予统一规划,使文化创意产业课程系统化,培养创意知识与技能兼备的人才。然后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教学。大学教育系统里遇着丰富的理论研究经验,而在实践方面是处于弱势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更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工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拥有创意是创新的第一步。从2011年开始发展的新兴产业例如,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的出现也与创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家要鼓励引导培养这些新兴产业的人才。最后,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允许创意者犯错,在他们陷入低谷时给予扶持,让他们有精力去探索创新道路。

(六)以国力支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以国家力量支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就是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使我国文化得到快速的传播,从而使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实力增强,繁荣发展。而国家的富强繁荣又助推文创产业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以国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环境开放这三个方面开展。首先政策引导是文化创意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和有力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稳步发展。然后是资金支持,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特点所带有不确定性使其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对一些优秀的创意提供资金支持,使这些优秀的创意不至于被扼杀在摇篮中。最后是环境的开放,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起步较晚,在2012年快速发展,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创意园区数量达到最高共有2570个。其中的代表有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田子坊、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等。这些文创产业园的建立为文化创意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国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立是离不开的。政府也应该再进一步扩大环境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创意工作者。

猜你喜欢

人才产品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