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0-03-14郑全东
郑全东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丽江 674100)
一、问题提出
根据《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9》,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旅游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然旅游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问题也不断凸显,如旅游产品雷同、旅游体验质量低下、环境破坏、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很多产业的发展面临跟旅游产业一样的困境,需要转型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产业融合的现象,如当前的“互联网+”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十分必要。
以往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产业同旅游产业的融合分析,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旅游产业同其他产业如文化产业、农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传导路径和融合模式等。实证研究,如周春波利用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文化与旅游融合对旅游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本文拟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的路径。
二、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一)政策激励
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是天生的,甚至有些融合是受管制的。早期的产业界限明晰,主要是由于产业间不同的生产要素、技术标准、产品等因素,随着后来技术的进步,许多分立的产业出现了共用的生产要素,出现了融合的可能,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政府政策的放松。例如早期有线电视、计算机、电信业产业各自有自己的产业壁垒,信息技术的发展,三者出现融合的可能,政府放松管制,才最终导致三者的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综合性,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本身的融合性就比较强,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出台各类鼓励措施支持旅游产业融合。例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临家庭养老压力和养老需求多样化,从国家地方分别出台多种措施促进旅游养老产业的发展,成功的例子如海南的候鸟式养老,类似的融合还出现在旅游产业同文化产业、农业等的融合。
(二)消费需求的推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到了从过去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提质增效上来。从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来看,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消费也不仅限于过去的游览观光,更多追求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更多追求旅游背后带来的精神享受。因此,很多旅游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加强融合,取得的良好的效果。例如丽江促进文化产业同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实现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企业逐利行为的拉动
产业是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因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说是众多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是以营利为目而存在,随着促融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面对其他企业的竞争,企业会采取一切有利措施,以争取获得更多利润,如企业间的兼并行为和产品创新等。例如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企业合并、强强联合,类似的合并会陆续到来。在产品创新方面,许多旅游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如海南地区推出的候鸟式旅游,广西巴马的养生旅游等。
(四)创新的支撑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来说也是一样。根据创新理论,创新不仅是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组织形式。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例如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去哪儿网整合了人们旅游出行中涉及的吃住行以及游览、娱乐等环节,实现了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合并。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同国外企业的交往中,我们也在不断引进、吸收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这些都为融合发展提供支撑。
三、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产业融合提高旅游产业组织水平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产业融合减少分立结构,增强竞争行为,促进了资源配置。旅游产业是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综合性产业,早期是行业、企业林立,企业规模小,进出容易,彼此孤立。产业融合提高旅游产业组织水平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旅游产业融合,无论是横向和还是纵向的,促进了旅游企业的重组,提高生产规模,不断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旅游企业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等手段不断具有了集团化特征,这使得竞争范围更广、更激烈,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更能高效地整合与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三是产业融合提高了相关行业、企业的竞争程度,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促进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博弈,最终实现优胜劣汰,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产业融合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合理水平决定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旅游产业的价值要远远超出一般消费产业的拉动价值。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一是产业融合促使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合理化的重要指标是供需更趋平衡。二是产业融合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从产业的资源结构发展看,产业的发展是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从产品结构看是初级产品逐步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发展。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广,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旅游产业从最初的旅游观光向休闲、娱乐、购物、康养等多种方式融合的发展,产品变得丰富且具有高附加值,即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产业融合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合理、高级化,最后实现了高效化。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横向产业的模块化融合,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改善和优化了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仅实现经济效益,还会带来社会和生态等效益。
(三)产业融合提高旅游企业生产效率
产业的优化升级落脚点是企业,因此产业融合的本质还是促进了旅游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水平。一是产业融合直接扩大了企业规模,以便形成规模经济;二是产业融合使旅游企业把部分市场分工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如大型旅游企业的纵向、横向收购,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产业融合使旅游企业在融合过程中模仿、吸收,提高技术、组织和管理水平;四是产业融合是一种创新,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知,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中生产要素、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一方面提高了旅游产业的整体知识存量,为创新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产业融合打破原有生产模式,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产出效率。
四、结语
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也是大势所趋,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旅游产业融合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它顺应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借助于创新和融合政策措施的支撑,最终由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来实现。旅游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一方面是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着合理、高级、高效化推进,另一方面是提高了旅游产业内部组织水平,其本质都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旅游企业的生产效率来实现。通过分析产业融合对于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和传导路径,为今后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