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方式的重构研究

2020-03-14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育人

李 君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天津 3004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和商业的发展,经济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日益加速,电子商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由此产生的人才缺口当下仍不能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电子商务行业的供给尚不满足需求,高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作用越来越得以凸显,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高职教学的特点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实操技能教学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因此,探索教学运行方式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首先是构建“双主体”的育人机制,采用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理,辅以政府政策和监督的参与,形成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工学交替、多元评价的教学运行机制。打破原有的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业深度融合,将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结合,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应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运行的成功经验上,充分考虑我国职业教育国情,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重视从根本上完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管理,突出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需求对接,为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现状

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来看,整体参差不齐。有些院校照搬德国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运行模式,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国情;有些院校给顶岗实习或企业实践冠上现代学徒制之名,不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还有一些院校形式上开展了校企合作、学院工厂、企业导师引入等,但实际缺乏现代学徒制顶层设计和教学运行管理的有效方案。这些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的教学运行机制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必将带来阻力。

(一)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深度不够

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是双主体育人,作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一方由于利益关系不平等导致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校企共同育人,共建课程,共享实训基地的程度都不高,更多的校企合作形式表现在毕业班的订单式培养,企业派出技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或者学生到企业参与岗前培训,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后便由企业招收,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时,便从事一些与专业不对口的商务助理、行政助理和储备干部等职位,而美工、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商运营、跨境电商操作等则安排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员工来操作,学生很难接受到专业对口的实践岗位,造成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课程质量不高

受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程较为成熟,实践课程虽然占比不断提升,基本可以占到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但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快,平台多样,运行方式不断更新换代,而教学运行中,软件仿真度不够或升级不及时、教师的操作技能不能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时俱进,企业指导教师没有参与指导学生的实操和实训或企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完全适应,造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课程质量不高。

(三)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管理不完善

电子商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息息相关,高职学校有着较为完善的日常教学运行体系,而开展现代学徒制需要打破原有体系,涉及各部门方方面面的工作,一时间难以找出适合的办法。电商企业工作时间长且不固定,企业师傅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很难固定时间和地点,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关注和反馈。校企双方各自的运行管理制度,尚不能协调发展,使得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还不完善。

(四)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组建。学校教师专业授课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较快,技术和运营方式都是日新月异,学校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讲授的专业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应用。企业师傅具备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缺乏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中,学校教师教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较为陈旧,企业师傅由于教学方法和时间问题,经常安排学生做一些客服或助理的工作,导致学生在企业获得的实践技能并不是专业核心技能。师资力量不足导致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效果较差。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思路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该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路径中,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国情,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校企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保障学生(学徒)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在教学运行中,需要充分考虑岗位特点和实践课程内容,采取工学交替,双场地教学等方式。

(一)教学组织体现校企“双元”特质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必须依赖学校和企业双方主体,校企深度融合是必要条件。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力度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课程实施的质量。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围绕核心岗位群,如: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网页设计制作、美工、客服等。学校在遴选合作企业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是否具有这些岗位,经营现状如何,是否有能力承担实践育人工作,企业师傅是否具有岗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企业在参与学徒制的时候也要对本企业进行客观评估,双方确定合作后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

(二)校企共同制定实践课程标准

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课程带有明显的“双元性”,是企业和学校经过慎重教研,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开发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需要提出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描述、学徒所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需要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及证书获取条件、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等。学校需要站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立场,教研确定拟开发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双方确定大致意向后,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拟定教学标准、课程评价标准、编排教材、确定教学运行的具体问题等。

(三)制定工学交替,校企双场地教学运行计划

校企在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做到协同一致,时间上做到“工学交替”而不是“工学接替”,可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1-3个月轮换一次;教学地点上学校安排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企业安排实践教室、操作基地等。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项目无大型机械设备,互联网发达,因此教学地点安排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校企在制定教学运行计划时应保持口径一致、严格管理,无论地点在哪都有“统一规划、专人专管”,确保学生(学徒)的学习效率和安全保障。

(四)打造现代学徒制专业师资队伍

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对师资的考验很大,建立一支校企专业知识过硬、技术技能精良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精选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育人工作中,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参与到学徒企业实践教学运行的管理中;企业遴选中级以上优秀技师作为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中,参与学校专业教师的教研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教材编写,同时学校应给与企业师傅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的支持。

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方式重构路径

电子商务专业具有专业创新性强、专业范围涉猎广、专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重构以专业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要求企业和学校都保有创新意识。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配套软硬件等设施,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实践岗位和师傅指导,使学生(学徒)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一)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90%的电子商务企业为中小企业,其岗位容量不大,开展现代学徒制不能一次性收容大批学生,这时可以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帮助学校对接多个优质的电子商务企业,校企共同投入,共同育人,集中力量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包括将电子商务项目搬到学校,建立“学校工厂”,将学生带入企业实践,进入“企业教室”学习,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可以为当地电子商务行业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共享人才服务中心。

(二)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课程

校企结合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学校专业理论课与企业实践操作课应是具有逻辑关联、互补、衔接的课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在进入下一次工学交替的企业实践操作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学生在企业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对下一次的学校专业理论学习有促进作用。例如《商品拍摄》这门课,学生在学校学习了拍摄基础和构图技巧,在企业实践中可以进行应用,而拍摄的后续就是美工,学生实践中遇到困惑回到学校带着任务进行《图形图像处理》专业课程学习。学生考证所需的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也要纳入理实一体化课程中。

(三)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制度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学徒)管理制度,学生进入现代学徒制班级学习需要签订协议,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一系列学生(学徒)教学制度,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学校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课时以及企业实践操作技能的课时,并通过统一考核,方可达到毕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学徒)顶岗实习协议和规章制度,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由企业依据规定统一安排工作岗位,实习结束时给予考核评价,对于留用的学生由企业与其双方签订就业协议。

(四)打造专业过硬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校现代学徒制的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可提前安排到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在授课中可以经过电子商务公司授权的前提下带工作任务进课堂,实现教学做一体;企业指导教师要依据规定定期到学校参与教研活动,可与学校教师结成一对一合作伙伴,随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时间段,学校应派出专业教师应进入企业进行教学配合管理,同时学校教师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工作任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运行需要依靠政策、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按照政策规定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评价等,最终培养出能够服务区域企业的优秀毕业生。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