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心传播: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文明底蕴

2020-03-14谢清果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心文明

谢清果,王 婕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2]民心是党执政的根基,能否凝聚民心、赢得民心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脱贫攻坚是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民政、民生、民心,事事关系百姓,作为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的民政,直接关系民生,影响着民心向背。“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获取民心,既离不开脱贫攻坚等民生工作的实际落实,也离不开对民生工作的有效宣传。

得民心的政治思想为我国历代政治统治者所重视,同时也深植在中国人民对华夏政治文明的认知当中。基于此,本文采用“民心传播”这一新概念来阐述中国扶贫实践所特有的传播意义:一方面,中国扶贫实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心”思想的文化传承与政治实践;另一方面,中国扶贫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围绕“得民心”而开展的传播实践,其关键在于“扶心”:一是帮助贫困百姓确立生活信心,使之积极融入社会,有能力获得生活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和,增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信任,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二是向社会展现党的爱民形象,通过运用各种传播渠道,提高党和政府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也就是说,民心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在扶贫实践场域中基于得民心、安民心而开展的传播行动。

1 民心传播: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政治传播传统

“民心”这一概念带有鲜明的华夏传播特色,并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即使到了当代,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舆论,仍将其视为政府治理合法性的依据。扶贫工作关乎着民心的向背,传播对民心的向背有着重要的影响,扶贫工作的有效传播正是凝聚民心的最佳素材。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当代,民心传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势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讲好扶贫故事,正是民心传播对剧烈变动的媒体环境所做出的时代回应。

1.1 悦民心:华夏政治传播的历史传统

“民心”即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在中国古代,民心代表着天命所向,如《汉书·息夫躬传》言:“(人君)推诚行善,民心说而天意得矣”[4],民心与天命相勾连,关乎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中,都可以看到民心的得失与朝代更迭、安稳民心与社会秩序稳定之间的关系。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意识到了民心对政治的重要影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5]。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对“民心”的论述。《左传》言:“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6]《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例选贤用人的事例,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7],以是否能赢得民心作为人事任命的重要参考。《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8]“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9](这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出处所在)。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10]的愤怒。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晁错在给皇帝的《论贵粟疏》中指出:“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11],认为依顺百姓心愿能产生社会物资充足、百姓赋税少和鼓励农业生产三个好处。

在现代政治学话语中,民心所向被理解为一种政治信任。民心代表着人民对政治合法性的认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叶方兴认为,“民心”是中国传统的本土性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以“民心”取“天下”是传统中国政治合法性论证的基本进路,在概念表达上体现出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12]。张晋藩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发,指出民本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秉持着民本思想,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重民、爱民、富民、养民、教民的政策,这些做法和政策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13]。

1.2 讲好扶贫故事,做好扶贫传播:舆情挑战下民心传播的时代回应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迅猛发展,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使民心传播路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扶贫传播如何才能被人们看到?什么样的扶贫内容和传播方式最能争取民心?民心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1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体现了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民生、民意的关注和对民心的获得既离不开民生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加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15]“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15]。做好正面宣传、讲好中国故事、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正是为了与时俱进地把握民心。在当代舆论场和媒介生态发生深刻改变的情况下,“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15]正是党对这一变化做出的回应。

2 民心传播:夯实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文明传承底蕴

贫困问题是困扰了中国几千年的一大难题,也是摆在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如期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这也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16]。文明传播意在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和背后的传播机制,从而“形成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相配合的传播文明视域”[17]。华夏文明具有心传天下、行安民心的文明传播传统。在中国扶贫实践中,民心传播是一大特色,也是华夏文明传播的一次伟大实践。讲好中国独特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故事,对凝聚民心、争取国际认同、建立国际话语体系都具有重大意义。

2.1 得民心:扶贫实践的着力点

注重民心向背是贯穿中国几千年政治的一条主线。民心的获取离不开民心传播,离不开对人民的传播主体性地位的尊重,以及讲好传播故事的多样化手段。民心传播是扶贫实践的着力点,能否将扶贫的成果有效地进行传播,是获取民心的关键。做好民心传播,才能获取话语权——无论是实现国内的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对国家的集体认同感,还是在国际社会上赢得尊重、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都需要争取“民心”。扶贫工作的传播实践就是进行民心传播的最佳案例和契机。针对扶贫工作的民心传播离不开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扶贫任务的切实推进;二是在扶贫工作中扎实到位而又恰到好处的宣传。不仅要做好事,而且还要做好传播。做好民心传播,也就是要争取人民的认同,本质上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使人民对政府的服务和社会的发展感到满意,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

2.2 民生民意:民心传播的实践主体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民心传播?扶贫故事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又应如何被讲述?这些都是民心传播绕不开的问题。

民心传播的实践主体包括传播者和传播受众。其中,传播者既包括各级行政主体对扶贫实践的宣传,也包括人民自发的口耳相传、网民的社交传播等。在扶贫活动的报道中,一批扶贫类电视节目应运而出,如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广西卫视的《第一书记》、甘肃卫视的《扶贫第一线》、中央电视台的《决不掉队》《扶贫周记》、河南卫视的《脱贫大决战》等,这些节目内容朴实,形式多样,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扶贫故事,真实暖心的故事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主流媒体并没有局限于对扶贫政策的解读和对扶贫故事的讲诉,而是积极思考扶贫宣传报道模式的创新,帮助贫困地区积极联系帮扶资源,这些行动促进了脱贫攻坚任务的推进,产生了舆论监督和宣传加持的双重效果,媒体自身也成为了推进扶贫实践和凝聚民心的“轻骑兵”。

民心传播的受众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受众主要指中国人民。广义的受众突破了国家的边界,泛指任何接受扶贫传播的受众。中国的扶贫传播不仅面对中国的人民,也面向世界各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也是民心传播的受众。世界各国民心相通,是构筑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的基本路径。我们的扶贫传播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成为化解其他国家人民对中国误解的一味良药。

2.3 情感认同:扶贫工作的传播机制

“事实上凡认真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大多都指出,中国不是一个通常西方意义上的所谓‘民族—国家’,而只能是一个‘文明—国家’,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同时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厚重历史的巨大‘文明’,因此西方政治学界最流行的说法是,现代中国是‘一个文明而佯装成一个国家’ (a civilization pretending to be a state) ”[18]。梁漱溟先生和钱穆先生也曾提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观点。英国汉学家马丁·雅克在演讲中也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并将中国理解为一种文明体系。在“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前,中华民族首次“实现了从农耕型走向工业信息型、从内陆型走向海洋型、从地区型走向全球型的伟大变革”[19]。作为中国特色的扶贫举措,扶贫实践是一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攻坚战”,民心传播也是这场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文明。

真挚的情感引发共鸣,从而提升认同感,这是民心传播的机制所在。扶贫工作中的民心传播就是要讲好扶贫故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例行的数据统计和样板化的报道。故事化的讲述要求我们将一个个笼统抽象的数字化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动故事,从而让社会各阶层的群体都能看到扶贫的实际成效。扶贫的文明理念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具体地展现出来了。

3 民心传播: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基于全人类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及时总结国家治理的成功实践和经验,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0]。借助扶贫,民心传播得以成为传播华夏政治文明理念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扶贫故事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也有助于帮助国际人民理解中国的文化理念,消解相互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借以赢得“国际民心”。

首先,于国内而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扶贫故事是凝聚民心、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的重要策略。民心畅通,则能上下团结一心。中国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政策的上通下行。相较之下,美国邦法不一,有时修条路征地都很难。扶贫的民心传播将中国社会凝聚为一个共同体。“‘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共产党人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理想信念的共同体”[21],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我们才可以提出世纪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干大事。这也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之处。

其次,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而言,中国扶贫故事的话语模式和传播方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争取世界人民和国际友人的理解和支持有着重要意义。扶贫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文化理念。中国具有“和”的传统,地理扩张与霸权不是中国的文化追求。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言,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扶贫故事的传播对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建立国际话语体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独特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经验对世界扶贫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巴西学者奥利弗·施廷克尔认为,世界现在正处于“后西方时代”,中国已然抛开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将西方“民主政治”视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临时畸变,将东方崛起视为回归常态。中国既开启了盛世中华之路,又重塑了全球秩序,正引领着全球治理的新航向[22]。中国特色扶贫实践展现的民心传播,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民心文明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党心民心
漫说文明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对不文明说“不”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