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产业史研究的基本设想

2020-03-14关剑平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饮茶茶叶研究

关剑平

(浙江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茶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茶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对于茶产业开展的历史研究在经济史领域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如黄纯艳的《宋代茶法研究》[1]。各种茶史研究著作往往也涉及茶产业的历史研究,其中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2]一书即具有比较浓厚的产业史色彩,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还专门有“唐代茶业”一章,从生产、贸易、消费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3]。中国茶产业史研究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但是文献学色彩非常浓重。本文受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黑泽隆文撰写的《产业固有的时间与空间——产业史的方法·概念·课题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可能性》[4]一文启发,尝试将其从经济学视角总结的产业史基本概念与方法应用于中国茶产业的历史研究,提出中国茶产业史研究的基本设想,为从经济学视角开展中国茶产业史研究抛砖引玉。

日本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基本理论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开展的“产业史”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对具体产业的商品/技术/市场特征、竞争构造、市场/制度环境、相关政策,以及对在具体产业内开展各项业务的企业的组织和战略的分析和研究,等等。但是对于像“什么是产业(史)”“产业(史)的方法/课题是什么”等不限定于特定产业的基本问题却还没有开展研究,有鉴于此,黑泽教授从“历史研究独特的贡献何在”“以产业为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命题出发,整理“产业”“产业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和课题。

笔者之所以强调经济学背景,首先是因为史料往往是点的记载;其次,无论是对史料空白区的研究还是对史料的解读都需要推理,而立足于经济学原理的推理更能切中产业要害,对于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是笔者在组织茶产业研究时存在的遗憾之处。

产业的基本要素有商品(物品、服务)、技术/知识、市场、经济/社会功能等。社会往往把最单纯、最耳熟能详的商品作为特定产业的名称,茶产业就是如此。茶产业有狭义和广义的含义,狭义的定义是指用茶叶这个最终产品(商品)统合起来的企业活动。鉴于茶叶消费的特殊性,本研究使用茶衍生产业这个概念,茶衍生产业指为饮茶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笔者也将其纳入茶产业研究的范畴。正如黑泽先生所云:“所谓‘产业’是以各种分析为目的而设置,对应于运用目的的概念”。这个广义的茶产业概念立足于消费,而狭义的茶产业概念则立足于生产。

1 茶产业历史研究的主要课题

1.1 作为商品的茶

茶是在特定时代出现的商品,具有历史性。历史上,传统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利用方法的差异上,如少数民族的奶茶、擂茶等改变了茶的性质,使茶从嗜好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经营资源等亦随即发生相应的变化,茶产业的界限也随之改变。对于作为商品的茶可以进行各种分类,可将其分为供消费的茶,茶资本,作为原材料的茶树鲜叶,作为半成品的毛茶,当然还包括作为成品的茶。还可以从嗜好品、日常必需品等角度对茶的功能进行区分。与商品茶相关的服务特别重要,也特别复杂,因为对于生产者来说茶是成品,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茶其实只是“半成品”,茶无法直接消费,需要加工成茶汤后才能实现消费,而这个过程对消费质量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沏茶技术决定着茶汤质量,茶汤才是茶叶的消费形式。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消费,教育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各种茶艺师、茶叶审评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由于茶的奢侈消费性质及其独特的消费方式涉及大量有形的器物和无形的知识,遂催生了庞大的茶衍生产业,同时也极大地扩充了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教育的必要性。在茶产业史研究中,这些基本概念是研究和把握茶特性的出发点。

茶成为商品的历史非常悠久,被纳入近代欧洲的流通网络之后,茶迅速成为世界性饮料,而且在欧洲商品世界里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茶作为产业革命时代的“原商品”,对其固有的技术、知识、市场开展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如茶与一般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茶的地方特色,中国茶产业与国外茶产业相互作用的比较(作为传统产业,中国茶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国际的视野与经营管理经验),各种技术/知识体系、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社会、经济功能等通过茶形成的历史性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从商品史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2 技术与知识

不仅要对茶商品的发展过程、各种经济关系做历史的动态考察,对于已经确认的技术和知识做系谱学追溯的技术史、产业史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技术拥有自己独特的形态,所以技术史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宏大研究领域,开展技术史研究对经营史、经济史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产业史研究中,技术的形成、发展、转型以及知识基础的形成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传统产业,茶产业历史悠久,期间不仅制茶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茶衍生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影响产业发展的社会思潮的变化更是剧烈。社会思潮的改变不仅导致了茶叶消费观念、目标的变化,也影响了饮茶方式的改变。对于由茶而引发的其它产业的变化与发展的研究在中国还很少。

技术/知识的传播首先是在同一个区域、同一个国家(当然首先是在中国)内所进行的时间线上的传播,也就是历史传播;然后是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地理性传播,对这一领域所开展的微观研究甚至可以小到聚焦不同行业间的技术与知识的借用情况。在技术/知识的传播与竞争中,各地根据自己的风土(包括自然与人文元素)特征,选择、发展适合自己技术的茶叶品种,最终打造出了举世无双的特殊品种。可以看到,即使在茶叶生产历史很短的国外,很多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产品,其中不少内容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1.3 市场

市场是交易的场所,也是竞争的场所,产业的目的即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方在特定的社会、地理条件下,培育了自己的特色茶叶品种,并形成生产集团,这些内容与市场研究有关。新市场的开发、新货源的开拓等也都与市场研究有关。针对社会不同集团提供特定茶叶及服务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在唐代以后逐步出现,史料逐步增加,以宋元蜡茶为代表的贡茶、现代以供销边疆地区为特征的边茶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研究的范畴。

审视市场时,可以从社会分工的多样性观点出发。特定市场的内外构造、产业组织及其类型、产业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协调等都可以纳入研究的范畴,并且都是当前有待研究的问题。当然,不是所有时代的茶产业都可以展开这样的研究,但是把握动态的历史变化是开展研究的基本态度。茶产业的市场研究如今在被史学界高度重视的经济史领域也仅仅是被偶然提及而已。宋代是茶史研究的重点,但产业史研究的色彩淡薄,文献学研究色彩浓重。在市场研究方面,近现代的研究成果严重缺乏。其实近现代市场史料更丰富,其研究成果对今天的启发性更强。

1.4 经济/社会功能以及价值连锁中的社会分工

随着服务经济概念的提出,产业的范围、产业史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根据经济/社会功能,出现了金融、人才派遣、租赁,以及为各种需求提供服务的行业,最有代表性的价值连锁分工是批发和零售。进入21世纪,中国其它行业进入茶产业,各种资本投资茶产业的事例明显增加。茶除了一般商品普遍具有的经济意义外,还有着特别丰富的社会功能。宋代提供挂画、插花、焚香、点茶“四般闲事”等服务的四司六局的规模非常可观,当代提供茶艺培训、外派等服务的机构虽然尚嫌幼稚,但有意识地打造应该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茶服务产业的发展。尤其可以通过打造茶文化产品、加强国际间交流等方式,增强中国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茶产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丰富的社会功能。茶产业的社会功能源自饮茶的社会功能。

第一是审美功能。一是表现在茶叶、茶汤的审美上,这点在制茶技术高度发达、茶叶品种丰富多彩的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表现在器具的审美上,中国向来有“美食不如美器”的饮食价值观。三是表现在对饮茶环境的审美上。日本饮茶强调要有专门的空间,一般是庭园或茶室,空间内具体的装潢要素也在要求的内容之内。而中国饮茶对空间的专用性不甚强调,一般是兼用空间,文人利用书房,僧人利用斋堂,官员利用办公场所,商人利用酒舍,等等。中国饮茶空间多样性的原因是中国是全民饮茶,而日本茶道体现的则是以武士为代表的特殊小集团的教养。

第二是社交功能。与酒一样,茶也是社交生活的润滑剂。与酒迥异的个性使茶在社交界取得与酒平分秋色的地位,与酒建立了互补的关系。

第三是整合功能。茶是个性比较弱的饮料,也因此可以与任何文化要素配伍,反弱为强。画、花、香、茶四艺是饮茶生活整合性的象征,并具有国际性意义。今天的日本茶道即是以这些要素为基本而建构起来的。饮茶生活细腻讲究,这样一来便带出了茶衍生产业,扩大了茶产业的范畴。

第四是教育功能。教育的内容首先当然是茶叶本身,社会性内容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陆羽的精行俭德、赵佶的清玩雅尚直接关系到饮茶生活的定位。饮茶生活中涉及的各个要素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因此饮茶需要教育产业的跟进。

第五是休闲娱乐功能。饮茶寓教于乐,以至于被称为佛教的方便法门,休闲娱乐是饮茶生活的重要属性。

这些社会功能相互支持,赋予饮茶以文化消费特征。茶产业之所以形成不仅仅是因为有茶叶,根本的原因是茶叶中包含了开发、加工、流通需要的特殊的技术与知识。商品(物品、服务)、技术/知识、市场、经济/社会功能这四个要素赋予各个产业以个性和特殊性,使得各个产业都拥有自己特定的发展史。

2 茶产业特有的时间

2.1 茶产业的历史时间及其成果

各个产业都是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茶作为传统农产品在不知不觉中被发现、利用和传播,发展到形成产业的程度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就是茶产业特有的时间。顾炎武根据早期史料集中在巴蜀等特点,推论茶叶生产、饮茶习俗始于巴蜀,其走向中原的时间节点是秦灭巴蜀的公元前316年[5]。巴郡、蜀郡的设置意味着政治隔阂被消除和统一市场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发展,茶产业终于形成了。如果以政府征税为标志,茶产业形成于唐代后期。

作为农产品,茶叶生产具有季节性,茶树资源也有生长周期。但是消费没有季节性,作为消耗品,茶叶不存在使用周期性的问题。任何季节都适合饮茶,每次饮茶,几泡之后,茶底就作为生活垃圾被处理掉了。

因为作为饮料的茶是药物的转型,所以茶产业没有开发阶段,但是无时不在进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制茶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导致茶叶种类发生根本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可以把中国茶叶分为末茶、蒸青叶茶、炒青叶茶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以主流茶叶品种命名的,这些茶叶品种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希望成为下一阶段主流品种的非主流品种。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茶叶品种升级、开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北宋北苑贡茶的品种更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太宗时期丁谓督造了5款大团,真宗之后的仁宗时期蔡襄打造了小龙团,再经过英宗,在神宗时期贾青督造了密云龙,之后哲宗时期又出现3款新品种,而徽宗一朝就诞生了42款新品种[6]。这些茶叶新品种都是技术革新的产物。每当新品种被开发和生产,旧品种王者之尊的地位就被取而代之,所谓“名益新,品益出,而旧格逓降于凡劣尔”[7],就是如此。这里所统计的仅仅是北苑贡茶的种类,而腊茶的生产远远不止北苑一处,何况腊茶也只是宋代茶叶的一个种类。腊茶由于是贡茶的原因而使其备受社会青睐,但是它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普通的片茶和散茶才是当时市场上的主角,它们的品种更加丰富①参照朱重圣《北宋茶之生产与经营》,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

茶产业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位。但是茶产业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便从唐代后期开始计算,至今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以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为标志,茶走出四川向中原普及,到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形成中国茶文化,中间经历了约600余年,再到茶税正式确立的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其间又经历了500来年。茶叶向东亚传播的黄金时代也是唐代,茶在日本立足并由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集大成而形成日本茶道已经快进入17世纪了。大航海时代到来之时,人们很快就注意到被誉为“绿色黄金”的茶叶。茶叶被纳入欧洲近代流通体系之后不到一个世纪就在英国的主导下成为世界性饮料。再经过一个世纪的摸索,英国在殖民地印度成功引进中国茶树以及茶叶加工技术。到20世纪初,今天的茶产地世界格局形成了。这就是茶产业的发展速度。而同一时期中国茶产业却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世界茶产业的变化固然受复杂的政治、技术要素的影响,支援/关联产业在其中也施加了重要的影响。以印度为代表的殖民地茶产业是其宗主国英国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经营的产业,拥有充足的资本,使用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所生产的茶叶物美价廉,符合欧美人士的饮茶习惯。

2.2 茶产业的生命周期

茶产业的生命周期非常长,茶叶是中国人开发的人类最安全、最合理的饮料,主打产品的合理性在茶产业的生命周期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茶产业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其实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变化,茶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就是这种发展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茶叶品种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并且不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变化是末茶被叶茶取代。不同品牌、不同种类茶叶在市场上的沉浮更替更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正是这些变化赋予了茶产业顽强的生命力。中国在近两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在养生思想的影响下,利用茶树鲜叶开发了性味不同的茶叶品种,发展到现在就是所谓的六大茶类。这些不同茶类的茶叶品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体质、不同嗜好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种类的茶叶生产与消费有其生命周期,其生命周期就是一部从形成到成长、成熟、衰退、重组、新生的发展史。茶产业的发展史不仅包括规模的扩大,还包括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普及。茶知识体系直接影响着茶产业的经营内容,也推动了茶衍生产业的发展。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饮茶方法出现了地域性差别和群体性差异。茶衍生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饮茶生活,仅仅在唐代,仅仅是一个茶碗,仅仅是陆羽就有这么丰富的选择——“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陆羽根据他的审美观对当时的著名茶碗种类做了这个排序,事实上这些窑口都曾生产出品质优异而且个性鲜明的陶瓷作品。陆羽的价值观不具备全民性,不少人持有与之不同的观点,这点陆羽也认识到了,所以要进一步展开论述,以说服观点不同的人。

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斤以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8]18。

但是,陆羽全面改造茶的方案还是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旧有的吃茶习惯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煑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8]25。

让陆羽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茶论被篡改,而这个篡改后的茶论竟然取代了他的原作的地位。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鸿渐游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9]1。

其实这不过是在不同历史阶段茶附加值、产品发生变化的一个例子而已。以李季卿为代表的消费者的消费诉求与陆羽打造茶道产品的目标设定之间出现了很大差异。陆羽改造、发展前代的茶,常伯熊又改造了陆羽的茶,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产业有生命周期,产业打造的产品更有生命周期,而且这个周期明显短暂且变化剧烈。陆羽对于社会不接受他的茶倍感失望,更不能容忍与他有着根本不同价值取向的常伯熊之流改造、利用他的茶。但是,事实上,陆羽成功地改造和发展了之前的茶,但是他也逃避不了被改造的命运,常伯熊则以陆羽的茶为蓝本实施了再改造。陆羽的茶论被改造的过程也许太快了一点,这是因为陆羽不仅处在变化剧烈的产品层面(开发设计者),而且还处在一个社会文化剧烈变化的时期,更为关键的是他的价值观更多的属于前一个时期,于是就迅速地被取代了。

通过把企业放在产业里考察,可以确定各个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及其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战略措施的可能性,然而在中国古代可供研究的茶叶企业还没有出现,至少还没有形成可供研究的足够的史料积淀。中国的茶企近代化进程非常缓慢,近年来政府积极帮助茶产业重组,将个体茶企组织起来,打造地区品牌,但是中国茶产业中小型企业占绝对优势的状况很难马上改变。如何吸收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脚踏实地、扬长避短地发展是中国各种产业、尤其是中国茶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

2.3 茶产业竞争力诸要素的历史考察

茶产业竞争力不仅受企业、产业内的竞争条件、企业战略所左右,要素条件(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需求条件(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的结构、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成长),关联产业、支持产业的状况,以及政府的介入方式,各种偶然因素等也是影响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历史上看,这些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首先打造了茶产业的先行产业——制药业,茶本是制药产业的产品之一,在世俗化进程中,药品分化,一部分走上嗜好化的道路,其中茶以其优异而独特的品质异军突起。随着饮茶人口大幅度增加,茶叶的需要条件达到了促使它独立发展的程度,做大了的茶叶生产从制药业借用了生产者和生产工具,从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茶叶加工。源于药的饮食类嗜好品不一而足,药业研究对于嗜好品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换一个角度看,茶产业从制药产业这个“支援/关联产业”中独立出来也是专业分工的产物,基本原因是茶产业体量太大,茶叶加工的诉求与普通制药的诉求已经无法和谐共存。人参、枸杞等也可以作为饮料泡着喝,可是规模有限,无法独立。处于中间状态的比如菊花,药厂和食品厂都在加工。

闽北茶叶生产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依靠闽北与江西接壤这一地理优势得到了解决。浙江本身经济发达,佣工成本高,不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闽北、浙江茶产业有强大的技术、知识体系提供支撑,茶产品品牌价值高,销路好,价格高。以上两地茶产业依靠有利的需求条件,缓解了茶叶生产严重缺乏劳动力这一困难,创造了可以维持产业的要素条件。但是从中国的人口状况来看,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机械化和自动化,也就是说从业人员的增加已经接近极限,强化设备才是茶产业发展的方向。

3 茶产业特有的空间

3.1 产业空间的类型及其决定因素

前文已经提到,顾炎武根据早期史料集中在巴蜀等特点,推论茶叶生产、饮茶习俗始于巴蜀。研究茶产业的空间即地理分布时,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茶树资源的空间位置,然后是支援/关联产业、生产方/需求方的地理分布,以及贸易网络的地理分布和类型。四川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资源丰富,为茶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茶产业空间有区块状和网络状两种类型。区块状空间包括实际打造经济活动的“原经济地域”和通过行政组织、法律制度赋予明确区块的政治性经济空间(如国民经济、自由贸易圈,赋予法律地位的国境经济圈)。宏观地看,秦岭、淮河以南就是茶叶产区,今天被分为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产区。而唐代的茶叶生产技术已经向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茶产业已经超出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茶叶不仅销售到了整个东亚,而且可能通过丝绸之路,经游牧民族之手,销售到了中亚、甚至西亚。中国国内茶产业的原经济地域特征非常明确,茶马贸易由于具有国际贸易的性质,更侧重政治和军事意义,其政治性经济空间的色彩更加浓厚。当今世界,亚洲、非洲、南美洲都成为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贸易的全球性更强了。

生产空间的区块状特征非常明显,而网络状空间则以经济为主体,由贸易关系建立起飞地关系。当代中国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茶叶外贸政策就催生了非常典型的网络状生产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茶叶外贸由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以及位于几个重要口岸的下属公司管理。拿上海来说,上海本不产茶,但国家在作为中国重要口岸的上海设有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由于对外贸易的茶叶有不同于内销的标准,于是外贸公司不仅在上海设有精加工的工厂,在安徽、浙江等地还拥有上海自己的茶场。

茶产业的分布类型除区块与网络之外,还有“临原料分布”“临交通线分布”“临消费地分布”等类型,茶叶的鲜叶或毛茶的原料确保体系是茶产业空间分布的基础。鸦片战争之后,国际资本大量进入中国茶产业,俄国在武汉的企业,欧美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销商,以及太平天国对于茶叶商路的影响等都体现了各种要素对于茶产业网络分布的影响。

茶产业要考虑原材料/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商品价格与运输时间、费用,产品/服务的生产/消费过程中商品分离和保藏的可能性,以及消费/需求的安定性等要素,所以有特有的空间。虽说秦岭、淮河以南都是茶叶产区,那只是指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历史时期茶产业的特有空间一直在发生变化。如果说先秦时期茶叶产地主要在巴蜀,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广泛拓展至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则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茶产业发展最引人注目。近年来全国规模的公路、铁路建设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也使茶产业的分布更加广泛。

茶产业的特有空间不仅在中国国内不断扩展,甚至还蔓延到了国外。历史上中国茶产业直接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印度等地区,近代则通过欧洲的政治、经济网络迅速推广到了全世界。全球化更使得茶产业从经营到资本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茶产业史的研究还是以国家为单位,全球性的研究还有待开展。

3.2 空间(地域)/产业/企业的关系

空间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社会概念。产业是社会分工的概念。

中国地域辽阔,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茶树类型最为丰富,为生产各种茶叶提供了充分的原材料。但是,没有文化,茶树就是名字叫茶的树,对于人类来说,与冬青的意义没有区别。因为巴蜀文化,茶树的叶子才被开发成为饮料。当巴蜀的制茶技术沿着长江向有着共同文化取向的地区传播后,各地使用这个技术加工自己身边的茶树叶子,于是就出现了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牌。

就位于东南的浙江茶产业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具有具体性强、数量相对大等特点,意味着浙江茶在当时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事实上,据南朝宋的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御茶园就在浙江,在与江苏接壤的湖州长兴。浙江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的生长,至今浙江仍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在六朝时期,这里是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不仅有广大的普通消费群体,还是士子文人、官员、僧侣等消费者最集中的地区。越窑青瓷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瓷器种类,于晋代进入了兴盛期,是当时最著名的瓷器品种,也是饮茶生活代表性的支援/关联产业。为了保障朝廷用茶,当时的朝廷把御茶园设在了长兴。就是说浙江茶产业的市场条件、要素条件、支援/关联企业、政府的作用等环境和条件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优越性,由此形成的优秀的制茶传统到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尽管五代时福州、建州生产的腊面茶对湖州的研膏技术做了升级,并由此取代了湖州的茶产业领军者地位。但是浙江抓住市场,以草茶独树一帜,实际主宰着后来的宋代的茶叶市场。

3.3 从企业的角度看地域与产业

选择茶叶企业厂址的基本考量是产地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因为茶园往往地处偏远山区,而鲜叶需要马上加工,所以茶厂往往设在茶园附近,也同处偏远山区。偏远使得那些地方即便在流通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无法发展生产周期短的蔬菜类园艺农业,而山区又使其自身不适合栽培谷物,于是茶叶便成为屈指可数的选择项目之一。茶产业是对本来无法利用的土地的有效利用,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加上生产和制作的成本低,这又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就生长条件来说,中国南方普遍适宜茶树生长,从北到南茶树由小叶种向大叶种变化,这一特点直接制约了企业的特性。不同种类的茶叶有各自不同的市场,同一种茶叶也会因产地而有不同的市场。拿边茶的传统市场来说,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米砖主要供应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的康砖和金尖主要供应西藏和青海;湖北青砖茶主要供应内蒙;云南普洱茶主要供应给云南本省,部分销往西藏。而从20世纪末开始,边茶内销的倾向非常明显和强烈,这也反映了市场的动态特征。

4 小结

产业史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课题,或以历史学为基础学科兼顾经济学,或以经济学为基础学科兼顾历史学。然而事实上,纯粹从文献学出发的经济史研究数量可观,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出现得比较晚。在跨学科的产业史研究中,中国以历史学方法为基础的研究为主流,本文尝试推动以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研究。不过黑泽教授所论述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产业研究理论对于研究产业革命之后的近现代产业非常合适,研究古代的产业却有些力不从心,古今产业的基本条件本有差异,而且产业所包含的要素非常多,流传至今的古代史料却非常有限,就经济学原理来说有些重要的命题不见得有充足的史料,往往只能做表层的有无的判断,无法深入展开,这也是茶产业史研究文献学色彩浓厚的重要原因。尤其本研究在生产加工茶叶的狭义的茶产业之外,又从消费出发吸收了茶衍生产业,将研究扩大到了广义的茶产业之中,换一句话说就是把研究对象从一个产业扩大到了产业群。但是,就是因为茶产业从比较原始的前产业时代一直发展到今天信息化时代,从位于中国内陆的巴蜀地区普及到全世界,而且牵涉到众多的支援/关联产业,所以,茶产业为产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研究事例,对于完善产业史研究理论也有意义,呼吁更多的经济学家研究茶产业的发展、变化历程就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初衷。

(谢辞:感谢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黑泽隆文先生,本文将其在《产业固有的时间与空间——产业史的方法·概念·课题与国际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中提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应用于中国茶产业的分析,演绎中出现的问题由笔者承担责任。笔者是文化史研究者,所进行的产业研究只是历史现象的收集和整理,无力触及经济的实质内容,所以“抛砖引玉”绝非虚与委蛇之词。)

猜你喜欢

饮茶茶叶研究
《茶叶通讯》简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香喷喷的茶叶
四季饮茶与健康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