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文本特征,提高预习实效

2020-03-14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标题生词人教版

蓝 燕

引言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提前对事情有所打算,有所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并对事情的结果加以预测。英语学习也需要提前作准备。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来,指出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摸索、熟悉英语自学方法,独立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教育部 2003)。

在英语课前,教师巧妙设计预习任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参与意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预习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很多教师忽视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和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致使学生的预习仅停留在形式上,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教师重视预习,但所布置的预习作业形式单一、层次较低,仅限于听读生词、课文,学生难以从中受益。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

1.缺乏预习意识

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只需记一记、背一背即可,觉得预习不重要,只要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就可以了。加之他们认为作业负担重,根本不愿意花费时间在预习上。

2.被动预习

很多学生在预习时只浏览一遍教材后就开始做练习题,或者只把生词、词组的中文释义标注出来,这样的预习只是敷衍了事。对于寻找疑点、难点,查阅资料,拓展内容,学生不会主动进行。

3.预习方法低效

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也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但是所采用的预习方法非常低效,往往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词汇记忆、词组摘抄上,而忽略新旧知识的衔接和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在预习中不钻研、不归纳、不总结,不积极思考,缺乏探究精神。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预习实效的策略

在预习英语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单词、读课文、做课后练习题、寻找疑难点,也可以对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知识进行查阅,作进一步的了解,使英语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鉴于学生在英语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巧用文本特征来提高学生的预习实效。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之前巧妙利用课文中的标题、小标题、图表、插图等指导学生预习。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课文中的生词也都以醒目的黑体格式体现,标题通常为蓝色字体,很多表格以不同颜色作为底色以示不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特征进行课文预习辅助教学。以下是在日常教学中巧用文本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预习实效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黑体字

课文中的黑体字为生词。有些课文中的生词较多,让学生望而生畏。对于生词较多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先解决一部分生词,扫清阅读障碍。

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5 Unit 3中的生词比较多,而且很多与未来生活有关,平时不经常用。学生如果课前不预习这些生词,在课堂上理解课文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经过观察发现,这些生词中的大多数是由构词法形成的。为了提高学习预习生词的效率,对这些生词进行了如下分类:

复合词:tab-let,time-tale,side-way

加前缀的词:previous,uncertain

加后缀的词:constantly,stewardess,opening,surroundings,fasten,safety,adjustment,pressing

将这些生词分类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来认知、理解、记忆,有助于扫清阅读障碍。

(二)巧用标题

标题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巧用标题,帮助学生展开想象、预测文本内容。

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1 Unit 3中的课文Journey down the Mekong River是一篇游记,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王昆(Wang Kun)以旅游日志的形式详细记录了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1)通过各种途径搜索有关湄公河的资料;(2)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游记,请你先列出写作提纲。以上两个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了湄公河,预测文本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巧用小标题

有些文章除了大标题外,还有小标题。在教学这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的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从而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要点。例如,模块3 Unit 1中的课文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除了大标题之外,还有四个小标题,分别是:

Festivals of the Dead

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

Harvest Festivals

Spring Festivals

在浏览了这些小标题后,学生就能够大致掌握文章脉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四个小标题补全Comprehending板块中的第一个表格(见下表):

K i n d s o f F e s t i v a l s N a m e s o f F e s t i v a l s C o u n t r i e s F e s t i v a l s o f t h e D e a d F e s t i v a l s t o H o n o u r P e o p l e H a r v e s t F e s t i v a l s S p r i n g F e s t i v a l s

另外,要求学生概括每段的中心大意并回答问题:What do these festivals seem to have in common?

(四)巧用插图

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课文插图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帮助他们快速理解,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强化记忆效果。许多学生的记忆方式属于视觉记忆型,图片能有效刺激其加深记忆痕迹,产生过目以后的联想效应。

很多课文插图不仅联系了文本内容,还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开展听说训练,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调动课堂气氛。

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5 Unit 1 Reading中的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约翰·斯诺(John Snow)的肖像和他研究霍乱时所用的地图。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搜集约翰·斯诺的事迹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信息,并在课堂上汇报。学生兴致很高,在汇报中提到了很多信息。如约翰·斯诺的早年经历、所受的教育、事业发展、晚年生活及人们对其的纪念行为等。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既熟悉了单词physician,分清了它与physicist的区别,又开阔了文化视野。

又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7 Unit 3 Using Language中的课文A New Dimension of life配有三幅插图,每幅图都展现了一种海底生物。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课文插图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描述性语句。如根据第三幅图片中的鳗鱼形象,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文中找到了相应的描述性语句:There were other creatures that I didn’t want to get too close to—an eel with its strong sharp teeth,with only its head showing from a hole,watching for a tasty fish.(or my tasty toe!)

结合课文插图,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中描写海底生物的语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增加了学生预习的趣味性。

(五)巧用插图的说明文字

有些课文中的插图往往带有说明文字。教师可以巧用说明文字,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模块7 Unit 4中的课文A Letter Home配有10幅插图,每幅图都附有说明文字,分别为:

My class

Students putting new grass on classroom roofs

Building a new science lab

View of the village from the ridge

Some of Tombe’s family with Mukap on the left

Kiak preparing vegetables

Tombe’s family and Jenny waiting for the meal to cook

A woman and baby we saw on the way home

Tombe with his grandfather who’s digging up peanuts

Village huts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内容,在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对这10幅插图的说明文字作适当的补充,并将其串成一篇记叙文。结果,学生在写作中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还适当地运用了本单元所学的新单词和短语,如be dying to,roof,adaptto,concept,the otherday,remote,privilege等,预习效果显著。这样的预习方式有益于学生更快地熟悉课文内容,为之后的阅读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用文本特征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读前进行想象、判断、预测,完成一些意义重建活动。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教师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只有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减轻心理负担,认真、投入地学习。总之,如何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文本特征提高学生的预习实效,值得教师用心去实践、探究。

猜你喜欢

小标题生词人教版
巧用小标题为作文“点睛”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