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学中的美食文化
——评《中国饮食文化》
2020-03-13王锦坤
书 名:中国饮食文化
主 编:邵万宽
ISBN:9787503256400
出 版 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01
价 格:¥36.00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漫长的岁月积累造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赋予了土地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而这片土地也用丰富的食材,回馈着人们一年辛勤的劳作,为人们贡献了许多美妙的滋味。作为历史悠久又面积广阔的大国,我国有着极为灿烂的饮食文化。各种烹饪的技艺,各色不同材质最能够突出不同食材鲜美滋味的烹饪器具,以及各片土地由于气候和风俗造就的不同地域美食,赋予了中华美食文化独特的魅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在欣赏我国各地美丽景色的同时,也往往被我国多样的美食深深吸引。而我国的饮食文化除了包含了各色美食之外,更蕴含了别样的深情或深刻的文化历史渊源,因此中华美食的品尝绝不仅是一次味蕾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探寻的过程。在中华美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食材提供者和美食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外,中国的文人也对美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推力。例如春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孔子、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明代戏剧家李渔以及清代诗人和散文家袁枚等等,他们不仅热衷于品尝美食,还会将一些精致美食的制作方式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或者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收获不同的人生感悟,从而赋予这些美食更丰富的生命力。近代也有很多知名作家对美食格外钟爱,并通过文学作品将美食和生活中的温情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汪曾祺先生就是文学家中的美食爱好者之一。在汪曾祺先生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关于各色美食的描写,而这种描写美食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像电视中的美食节目一般,只为向我们展示制作食材和工序,而是更多的交织着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以及温暖细致的人生哲理。而且,汪曾祺先生文学作品中对饮食的描写往往会为读者展示这些美食发展的悠久历史或轶事趣闻,让读者阅读时不会觉得晦涩难懂,反而收获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因此要对汪曾祺文学中的饮食文化进行探究,首先需要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从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食材、烹饪制式、地域饮食文化、宴席文化、饮食器具以及酒、茶文化等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为我们探究汪曾祺先生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汪曾祺先生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文章中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许多重要内涵,比如饮食与情感、中华饮食对食材的苛刻要求、中华饮食地域文化的广泛性与包容性,以及漫长的历史积淀赋予饮食的文化性等等。首先在汪曾祺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大多对于美食的描写总能让人感觉到脉脉温情,《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认为这也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涵——美食的制造是情感的表达。例如在近年来十分热门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地道美食的制作的初衷都是源于一个“情”字:父母早起去采摘新鲜的食材,是为了能够让从外地归来的儿子品尝到最正宗的家乡味道;徒弟们从自己的家乡带来不同的美食,是为了为师傅度过一个难忘的寿辰;奶奶带着小孙女去山里采摘最新鲜的野生蓝莓,是为了制作最正宗的蓝莓酱,将这份记忆中的酸甜味道一直传承下去。所以在中国人的意识里美食与温情是密不可分的,而汪曾祺先生的文学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被选进初中语文课本的那篇《端午的鸭蛋》。其实咸鸭蛋在中国众多的美食中并没有那样耀眼,在很多人心中也只是早餐时一道不起眼的小菜。但在汪曾祺先生的眼中,来自他故乡的这枚小小的鸭蛋却是那样的了不起。在文章之初作者还略带抱怨的说不愿别人一听到其家乡为高邮,就提道那里盛产咸鸭蛋,让人感觉小地方好像只生产咸鸭蛋一样。然后笔锋一转又从鸭蛋本身到咸鸭蛋的制作细细夸赞了一番。虽说高邮的鸭蛋确实有名,但也有很多人是通过这篇文章才开始对高邮鸭蛋格外地关注。有人说总感觉汪曾祺先生文章中出现的食品格外美味,其实这恰恰是因为先生对许多食物的描写都融入了深厚和浓烈的感情,这也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所提到的我国的饮食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因为汪曾祺先生一生在我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也因此除了他真正的故乡高邮之外,许多他生活过地区的美食也都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情。
在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中除了注重饮食与情感的联系,还体现出我国饮食文化中对地域饮食文化差异性的包容。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为广阔的国家之一,不同的区域往往在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国土所跨经纬度范围十分广阔,在气候上的不同也十分明显,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命,也为不同区域带来了特有的鲜美食材,而热爱生活的中华儿女则依托本地的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创造了丰富的地域美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也对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了介绍,书中首先系统的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然后又分别将饮食文化差异以南北为界,对南方饮食文化和北方饮食文化进行了不同的介绍和分析。实际上我国饮食地域文化不单单可以从南方与北方进行简单的划分,甚至可以细化到不同的省份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例如四川地区位于盆地地区,气候较为潮湿,因此当地人偏爱辣椒来排除体内的湿气;陕西气候较为干旱,当地多种植小麦,因此陕西人离不开各色面食;云南地区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在这里往往能够品尝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味。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个人的味蕾对于美味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国人却普遍对这种饮食差异十分包容。比如几乎所有地区的人都对四川火锅无比偏爱,清淡的江浙菜和酱汁浓郁的鲁菜也都不会被人们所排斥,爱吃辣的人和不爱吃辣的人也能在同一餐桌上觥筹交错一起享受滋味完全不同的美食。这就是广阔的土地带给中华儿女对所有美食的敬畏与包容,而汪曾祺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对于美食的刻画也想向我们表达这一思想,例如在《四方食事》中他列举了广东人和傣族人偏爱的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美食,并认为这些食物虽然对于没有习惯吃这些的外地人可能会觉得很不适,甚至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会去触碰这些奇怪的食物,但即使自己对这些食物不能接受,却不能反对别人去享受这些美食。而且先生认为我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特点,譬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些味道无论如何都应该去尝尝方不辜负。还从饮食的包容引申到了文化上,先生认为对待文化也应该持同样的态度,不同类型的文化都应该包容和接受,即使不喜欢也应该允许存在。也许这正是读者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和他笔下美食的原因,因为先生对于所有的美食都有一种温和的包容,当然这份包容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内涵,甚至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品质。
中华美食之所以考究,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食材地道,因此历朝历代的美食家们对食材的要求都十分考究。在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中认为每一种食材都有适合其生长的那一小片区域,相应的这一小片区域就成为了该食材最地道的产地,而从这片土地上产出的食材才拥有最美妙的滋味。比如大米,产于五常地区的大米最为著名;大闸蟹则是阳澄湖的更为鲜美;而板栗则以河北燕山一代的最为正宗。许多美食家认为烹饪一道佳肴,一定要在食材上就选择最地道的,这样辅以精湛的技艺才能够制作出最顶级的美食,因此《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也对饮食原料文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书中介绍了我国历史发展早期所使用的一些食物原料,并对较为重要的主食与演变,及各类杂粮的引进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蔬菜类食材的生长与引进进行了分析,最后还介绍了食物原料的培植与发展。在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够了解到一些最为地道的食材,并且往往先生还会通过文字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一食材在这一地区最为正宗。例如在《昆明食菌》一文中,先生以幽默轻松的口吻为我们介绍了多种滋味鲜美的菌类,其中包括了这些菌类的形态、烹饪方式和鲜美的滋味。比如其中最为名贵的一种“鸡枞”,为了突出它的名贵,汪曾祺先生首先用它独特的外形吸引读者的兴趣,介绍它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其外形有些像公鸡脖子上很好看的毛。除了外形奇特,鸡枞生长的地点也十分特别,这种十分有个性的名贵菌种长于田野间的白蚁窝上,甚至连专家也无法解释一个菌类为何非要长在白蚁窝上不可。而其最为名贵的地方自然在于它的味道,先生在文中说鸡枞简直可以称作是“植物鸡”,它既具有正值美味时期鸡肉的肥美,却又拥有鸡肉无可比拟的顺滑口感,而且甚至带有一丝神秘的香气。虽然很多读者并无缘亲自去昆明品尝这种鸡枞菌的美味,但每个读过此文的读者却一定都对鸡枞菌的绝美滋味向往不已。而且就是这样一篇简单的介绍“诸菌”的文章,汪曾祺先生也巧妙的蕴含了一些哲理进去。在介绍“干巴菌”时,先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先为读者呈现了“干巴菌”奇丑无比的外貌:“像被踩过的马蜂窝、颜色如半干牛粪、乱七八糟、择起来也十分费事”,让人觉得这么丑又这么难听的菌一点也不值得期待。然而这其貌不扬的“干巴菌”滋味如何呢?先生写道,食用后让人半天说不出话,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如此美味!这小小的菌类,蕴含了陈年宣化火腿、南京鸭珍胗、苏州风鸡、宁波曹白鱼鲞的香味。而当读者正沉浸于对其滋味的想象中时,先生又抛出一种及其漂亮的鸡油菌,随即又评价道其滋味却很不值得品尝,最后先生略带戏谑地总结:“一种中吃不中看,另一个中看不中吃”。不仅美食,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是如此,有很多事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汪曾祺先生散文的独特魅力之一,让人领略美食的同时也能收获人生感悟。
汪曾祺先生著有许多散文,其中描写美食的散文只占其中一部分。但由于轻松宁静的独特写作风格,以及对饮食中情感和文化的挖掘,让汪曾祺先生文学中的饮食文化独树一帜。许多读者通过先生的文学作品开始对中华饮食文化有所关注和了解,因此更加热爱美食和生活。所以汪曾祺先生文学中的饮食文化成为了读者了解中华饮食的重要途径,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