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需接种疫苗感冒高发季 如何避免流感重症威胁
2020-03-13
汪曦(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主管医师)
每年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个重症病例,29万~65万人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更高。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两大疫苗接种 安度流感高峰
“看重”疫苗防疫远离重症流感
2018年,一个关于“流感病毒夺命”的事件被网友疯狂刷屏。那位老人就是从小小的感冒开始,有感染未知的流感病毒,继而发展到肺炎,最终与家人阴阳两隔。大家震惊,在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竟然会有人因为一场感冒而失去了性命。但更值得人深思的是大众对流感这一类“小病”的误解。
从病原来看,流感大多与密切接触周围环境有关。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尤其在春节前后,车站、机场、饭店、游乐场所等人群聚集地更容易暴发疫情;从临床症状来看,流感呈现出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的表现。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有些患者甚至会超过39℃,还有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佳等全身表现。流感早期,局部呼吸道症状并不典型,但可能会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如继发肺炎就会出现咳嗽等表现,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流感病死率小于1%,像2018年流感病毒致死的悲剧是极端低概率事件。大多数流感患者在一周左右就能基本康复,仅个别患者会发展为肺炎,或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对流感加以重视。在流感季来临之际,一定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或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一旦得了流感,要戴上口罩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会比较好。
接种“社会疫苗”养成良好习惯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但除了接种生物疫苗,还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控流感。近期,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提到综合防控流感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流行季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患病外出时应佩戴口罩,轻症居家休息、自我隔离等几项“社会疫苗”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对此解释,接种“社会疫苗”:一是养成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摸眼睛、揉鼻子,流感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或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可能不去人群密集处。其二,要坚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平衡心理这四大健康基石。这些“社会疫苗”是防控疾病最经济、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留观30分钟 预防急性过敏
一位爸爸在孩子接种完疫苗后,赶着去上班,没有听从医生“留观30分钟”的建议,直接带孩子打车回家了。出租车刚开上高架,孩子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晕厥、无意识等情况。爸爸心急如焚,决定带孩子返回接种门诊寻求帮助。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孩子才脱离了危险。此时,距离孩子接种完疫苗才过去15分钟。
很多人在接种流感疫苗后会忽略“留观30分钟”这件事,导致出现以上这样的危机。很多人疑问,为什么接种疫苗之后会出现这种状况?难道是疫苗出现了安全问题?其实不然。凡是上市使用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严格检验的,是安全、有效的。由于个体差异,人们在接种疫苗之后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疫苗的主要成分,通常所说的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它也是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疫苗进入人体以后,会有一个免疫过程,绝大多数人的机体受影响不大,而极少数人会对疫苗中的某种成分过敏(事先无法预知或进行检测),比如出现发热、皮疹,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等。而急性、速发的过敏反应发生率通常低于0.01%。比如,过敏性休克会在接种后15~30分钟内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必须及时抢救;过敏性紫癜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需及时就医;过敏性皮疹在接种72小时内出现,虽然很少危及生命,但仍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反应都发生在30分钟内,及时抢救可避免生命危险,所以医护人员才要求大家在接种疫苗后留观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