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2020-03-13杨洋

人物画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杨洋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科目,与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内容简单,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培养,而现代小学数学的教育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能够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学生

一、引言

数学是每个人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而并不只是单纯的掌握一门计算方法,数学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科目,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蕴藏着生活。小学作为人们接触数学最早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数学的原始兴趣的产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老师过多的重視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及一些基本计算技巧的训练,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难以被激发,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不是很高,导致学生应用数学的知识较为薄弱,创新能力低,不能很好的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同样也无法将生活结合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其实,数学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可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例如,许多生活中的用品如日历、钟表等都是包含数字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买卖的问题也包含着数学中的计算等等,所以,生活和数学是彼此互相渗透的,有时候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会更加科学。因此,在探索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小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学习数学知识,将生活中的实例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如何创新小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技巧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将生活实际问题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应用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创新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往往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阐明许多知识,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不失为一个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方法,但是在情景的创设方面要注意要避免一些无关的信息混入到数学教学中,以免干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影响其数学思维,注重情境创设教学的有效性,注意以下两点基本原则要求:

(1)情景创设的目的要与教学任务相一致。每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课都有其相应的教学任务,为保证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必须在情景创设中明确当堂课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情景创设数学教学法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影响其价值观和情感的作用,因此,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设与教学任务紧密相关的情景,还要充分利用情感创设教学模式的优点,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锻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情景创设的内容、形式要与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相符。情境创设的内容、形式多样,包括问题情景、活动情景、故事情景等等,因此,对于教学情景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而定,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认知都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所差别,它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尽可能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较为简单的情景创设形式,对于较高年纪的学生,相对而言其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都较高,要创设一些能够锻炼其能力的问题情景,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2.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中

赋予数学教学以生活化的思想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关键一步。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能够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可以应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其真正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首先要在教学语言方面要求教师有较高语言艺术素质,能够较为准确的将生活性的语言应用于数学知识的讲授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兴趣、认知情况,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生活趣味,通俗易懂的内容;其次要将生活化的游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全面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感官,锻炼其动手、动脑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到学习状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合作测量除学校操场的面积,以达到训练学生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技巧方法的目的;在数学课上讲过平均数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学生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并算出每组的身高和体重的平均数等等,这也是学以致用的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利用生活现象进行实例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便没有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动性。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兴趣的持久性不是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通过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过程等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新形式的教学目标下,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其教学方法,更新其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庆安.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师道:教研》.2011年8期

[2]柳玮.论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模式的建立.《华章》.2011年25期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