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示语日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0-03-13缪江琳张筱轩万小桐
缪江琳 张筱轩 万小桐
摘 要:公示语指在公共领域展示的、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的语言,包括路牌、广告牌、地名、旅游简介等。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安徽省蚌埠市主要景区公示语日译普及率低、译文不一致、机翻译文错误百出以及忽略中日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有碍蚌埠本文通过探讨安徽省蚌埠市景区日译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景区公示语;日语翻译;蚌埠市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我国地广物博、历史悠久,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数不胜数。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四十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于旅游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
一、蚌埠市景区公示语日译现状
在近年来经济下行的社会背景下,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当机立断,开始改变城市发展方式,转移经济重心,着重开发当地旅游的产业,整合利用有效的旅游资源,并把握自身在交通、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书写了蚌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安徽省蚌埠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景观,每年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和客商前来。蚌埠市更是在1984年与日本摄津市确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往尤其密切。所以从日本前来的游客也是数不胜数,游客规模也日益壮大。
公示语指在公共领域展示的、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的语言,包括路牌、广告牌、地名、旅游简介等。公式与存在的形式多样,包括实景图片、文字和图画等。随着景区多样化和丰富性的实现,公式语作为向公众提供指示、提示或强制信息的特殊问题,是对外展示蚌埠的第一印象。但笔者实地调查发现,蚌埠及周边地区景区日译公示语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信息的理解,也影响了日本游客对安徽蚌埠的印象。
二、蚌埠景区常见公式语日语翻译问题
虽然蚌埠在旅游业发展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显然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景区公示语方面也发现了不足。景区是旅蚌游客的第一目的地,作为公示语数量多且集中的场所,是对外展示蚌埠的第一印象。因此景区公示语的日译文本方面的不足,也成为景区发展的短板。
1. 日语公式语普及率低
笔者走访蚌埠市内所有景区发现,日语公示语普及率明显低于英语。日本作为中国邻国,不仅在文化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且在政策上有诸多便利之处,这就有益于日本来中旅行。但作为与日本摄津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安徽省蚌埠市,市区内的各个景区内日语公式语数量过少对来蚌旅游的日方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既不方便对景区风景和蚌埠文化的了解,也不利于游客对类似逃生路线这种关键时刻时需要采取的措施准备。
2. 译文不一致
在景区内往往会设置多处类似或相同的设施,对于这类设施应统一译文,方便游客利用。但很多景区内会出现同一场所使用不同译文的情况,这就会很容易给游客带来误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同一景区检票口,一处译为「入り口(入口)」,一处译为「改扎口」,两种不同的译文会让游客产生误解,因此应该统一为更符合日语习惯的「改扎口」。
3. 机翻译文错误百出
由于景区管理人手不足,所以很多景区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翻译人员。因此景区公示语的很多译文都由不懂外语的工作人员借助机翻而成。虽然现在的机翻水平迅猛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而工作人员往往并无能力检查机翻后的译文是否正确,因此景区公示语的日译中就会出现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译文。
如“请照看好老人和小孩,请保管好随身物品“的公示语就出现了「お年寄りや子供を良くしてくださいことを保管し」这句意思和语法都错误的译文。再者像“文明观赏,请勿踩踏“——「文明の観覧湿っぽい踏みつけだった」。“请勿践踏草坪“——「湿っぽい芝生を蹂躙」。都把“请勿”都译为「湿っぽい」。由于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句中前言不搭后语地出现个“湿漉漉”,不仅会误导外国游客,同时还有损景区的整体形象。
4. 忽略中日文化差异
旅游的一大目的在于感受不同地区的独特的文化气息,但在不同地区相同事物可能代表不同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导游词、旅游指南、通知和景区公示语时,要充分考虑中日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非常含蓄的国家,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和行为礼节。因此,在汉译日的过程中,要拿捏好译文的表达和语气,不应使用带有强制性或禁令式的字眼。如请保持街区清洁,讲文明,讲卫生——「町の清潔を保ち、、衛生に注意してください。」原文的中文用了“请”的恭敬语气,但从内容上又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再看日文译文,「町の清潔を保ち」是中式日語,「てください」这一句型有请求劝导他人或轻微指使他人进行某行为之意。近乎指示的语感用在这类宣传性的公示语中十分不妥,应该用带有呼吁提倡、提倡语感的比较好。因此翻译为「町をきれいにしましょう。エチケットを守りしましょう。」会更符合日本人习惯。
三、改善措施
1. 政府制定统一翻译标准
当前蚌埠市景区公示语日译程度不高,没有统一的翻译参考标准与审核机制。针对以上问题,当地政府应当加以政策性的引导与监管,在同一个景区内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物名等)应保持一致,避免给外国游客造成误解。还要对最后翻译结果的排版和校对工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2. 建立高校翻译团队
建议联合蚌埠市高校成立蚌埠景区日语日语翻译团队,为蚌埠景区提供日语翻译服务工作。具体步骤如下:向全校师生发布招聘信息,选拔优秀日语人才。团队明确分工,成立专家组、翻译组与整合组。聘请专业翻译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学生进行翻译培训。其余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协助蚌埠旅游景点,对景区指示语进行翻译、校对、审批,形成正式的日文译本,最后实地运用于景区。
此项目的设计实施,充分发挥了高校学生的专业价值,遵循读者导向、简洁、相对等效为原则,贯彻落实“高校服务于地方”理念。
3. 参考日本景区公示语
相较于汉语和英语,日语的文字书写形式更加复杂,其书包括了汉字(大多数的汉字又有音读及训读两种念法)、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同时也可以以日语罗马字转写为拉丁字母。在完成景区公示语日语翻译时,可以通过文献与网络参考日本景区所用的公示语,让日译更贴近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用最适合日本人的文字形式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4. 译文的简洁性
公示语,顾名思义应该直接明了地向游客传达含义。但是在现有的景区公示语中,有些运用了复杂的语法和词汇,反而画蛇添足,增加了游客理解的难度。所以笔者建议公示语应该追求简洁明了,不应该让游客还需反复琢磨其中内涵,应该是一看便理解的语句。
5. 公示语可采用图文结合形式
相较于文字,图片更直观。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游客能更容易理解公示语的含义。故笔者建议,在文字表达无法直观表达的情况下,可在文字公示语旁加上圖示,便于游客理解。
四、结语
本文采用资料搜集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蚌埠市景区的日语译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发现了景区公示语日译普及率低、译文不一致、机翻译文错误百出以及忽略中日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其中除了译者翻译态度不认真外,政府相关部门也疏于监管。希望通过解决蚌埠市景区公示语翻译问题,让日本友人能更便利地游玩,以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为蚌埠市经济腾飞发展、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晏梦霞,王瑛.旅游景区翻译现状研究——以古隆中景区为例[J].西部旅游.2021(02):35-36.
[2]孟德林,王静.安徽旅游景区公示语日语翻译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10): 116-118.
[3]宫伟.公示语日译策略研究——基于日语及日本文化特色[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5).
作者简介:缪江琳(1999—)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2017级本科生,日语专业。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景区公示语日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编号:S202010378282)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甘菁菁。
本论文属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010378282,指导老师:甘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