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2020-03-13辛宇鹤
摘 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全面展开。《中国法制史》以我国传统优秀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具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指出《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改革应当以坚定文化自信、培养人文情怀、实现中华法系的伟大复兴为原则,总结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司法伦理道德。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法制史;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启动课程思政改革,也引发了学界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热潮。本文以《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所有法学课程里, 中国法制史思政建设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充分发掘该课程的价值,转变社会长期以来对传统法治形成的种种偏见。是以介绍中国传统法治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历史规律的学科,中国传统法治以其完备的制度体系、丰富的法律制度、先进的立法理念和高超的立法智慧,被世界法学界公认为对人类法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这也使得中国法制史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通过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中华民族五千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法治文明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展示中国传统法治的魅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其次,中国传统法治有很多划时代的制度和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激活中华法系优秀因子,为我们当前推进的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二、《中国法制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中国法制史》建设应当体现如下原则:
1. 不忘本来,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中华法系在历史上的领先地位,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摒弃“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 “去历史化”、 “去中国化”、的错误思想。
2. 实现民族复兴,重构中华法系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表现为文化复兴。具体表现在法文化领域就是从现实出发,重构中华法系。中国法制史的课程教学在还原历史法治同时应当激活传统中华法系的优秀因子,深入挖掘具有现实价值的理念和制度为当代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3. 情理法相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古代司法就是情、理、法三者统一,执法援情、为孝屈法、屈法申情,百姓由畏法而敬法,由敬法而守法。法史课程的讲述要带有温度,将古代司法中执法援情、哀矜折狱的人文关怀全面深入的展现出来,成为司法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三、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1.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
中国法制史教學过程中寻求传统法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
(2)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通过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信念。
(3)培养学生司法伦理道德
通过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德性和素养,包括对法律的敬畏,对弱势群体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哀矜折狱、悲天悯人的司法情怀。
2. 思政元素与教学相结合
中国法制史授课过程中我们就梳理出了不忘本来,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重构中华法系、情理法相融合,培养人文情怀等课程思政融入点。其次,根据这些契合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确定思政教学内容并能够和课程思政目标相呼应。
四、协调保障机制的建设
一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学院应当遴选一批课程思政师范课,鼓励教师组建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在教学评优、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二是建立跨学科的协同机制,寻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使二者实现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所具有的目标追求一致性、教育教学方式接近性和教育教学效果互补性,以利于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共同体,在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上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曾皓.在我国法学教育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0(1)
[2]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 [N].安徽日报,2019(12)
[3]姚明.高等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探讨与设计——以《法理学》为研究标的[J].铜陵学院学报,2019(4)
[4]沃坛.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J].天津日报,2019(3)
[5]傅晶晶,李庆.课程思政浸润法学专业课程教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10)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法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究”(JYYB2020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辛宇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