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

2020-03-13张蕊

人物画报 2020年26期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张蕊

摘 要:金融环境与社会经济市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金融领域涌入了一些中小型机构,这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活跃我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也为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金融结构、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难题,金融会计作为金融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分析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环境日渐宽松,众多中小机构和企业也开始步入金融领域,促进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繁荣,金融会计作为反映金融企业及机构经营活动的工具,金融会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会计核算、监督以及企业管理与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我国金融会计还存在诸多地操作风险、管理风险,而这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一、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金融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为了活跃我国金融市场,调动金融市场的活跃性,我国降低了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因此进入了金融市场领域,中小企业及机构的加入一方面活跃了我国金融市场,推动了我国金融领域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加入也导致我国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提升了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加之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对中小机构及企业的监管经验,未能够完善金融会计制度,导致金融会计制度缺乏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举措,造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2.内部金融管理体制不完善

为了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及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外部管理政策及措施,为金融机构及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但部分金融机构及企业在内部金童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管理混乱,没有对各个岗位的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导致在金融机构中越权开户、工作授权出现混乱的现象频频出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缺乏内部监管制度,或者内部监管形同虚设,会计监督无法发挥切实的作用,这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追逐利益,与其他机构进行恶性竞争,只强调业务量和业务规模,而缺乏对业务进行必要的监管,而这样的行为无疑加剧了金融会计风险。

3.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金融会计的实践中,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落实离不开金融会计从业人员的执行,因此,金融会计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金融政策的执行程度,为此,我国高校大力培养相关金融会计人才,然而在我国金融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数量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金融机构及企业在招聘金融会计人员的过程中不得不放低要求,以满足金融机构的人才缺口,这导致金融机构及企业的金融会计人才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由于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较低,出现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挪用公款、收受贿赂等违规行为。

二、新型金融会计风险具有的特征

1.隐蔽性

金融机构的风险起源与部分员工的不当行为密切相关,而这些不当行为往往发生在金融会计业务的前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加之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内部监管体系,导致这样的不当行为更加难以发现,而不当行为出现的时间越长,金融机构的损失就越大。

2.专业性

金融会计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金融会计工作者也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然而由于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较低,其并未将专业知识用于推动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工作中,而是利用专业知识寻找机构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并利用漏洞进行违规操作谋取私利,由于这样的违规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发现的难度较大,增加了监管部门的侦查难度。

3.传播性

在金融机构中,如果有某一位工作者出现不当行为,而其违规行为长期未被发现,并得到处置,那么其他工作者也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效仿不当行为为自己谋取私利,为金融机构造成更大的损失,带来更多的风险。

三、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

1.建立新型金融会计制度

为了加强对金融会计的规范,我国需要建立新型的金融会计制度,一方面,我国需要在金融会计制度中严格遵守谨慎性原则,使得金融会计能够真实反映相关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让投资者能够根据金融会计数据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监控制度,并设立专门的金融呆账核销监控人员对企业的相关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降低金融会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的空间,降低金融会计的操作风险。

2.建立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监督体系

在过去金融机构未能够建立严格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体系也是造成金融风险加剧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完善事前风险监管体系,并设立全面地风险预警线,同时,需要加强事中监管,一旦相关风险因素达到风险预警临界值需要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3.加强金融会计从业人员人力资本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金融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其进行理论培养,而缺乏实践培养,这导致专业人才在步入金融机构从事相关金融会计工作后需要重新学习部分知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和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合作,使得金融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并参与金融会计理论实践,使其在金融会计实践过程中能够锻炼综合能力,并加强金融风险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萍. 浅析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J]. 纳税,2020,14(04):96-97.

[2]马可涵. 企业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防范[J]. 商场现代化,2018(23):157-158.

[3]李焰. 商业银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6):77-78.

猜你喜欢

金融会计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分析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
金融工具会计对银行业的财务影响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思考
探究金融会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