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壁画艺术对地铁空间的影响
2020-03-13章翔
摘 要:壁画是墙上使用的艺术,今天的壁画与传统壁画的功能大不相同。将墙壁艺术带入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地铁空间中干预墙壁艺术的出发点是公共性质,不被视为绘画形式。地铁空间中的墙体干扰不仅应具有美学功能,还应注意装饰功能,使用功能并具有一定的记录特性。美学和用途在地铁空间中完美匹配,为人们提供了与其相关的生活空间。如今,杭州地铁壁画蓬勃发展,在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上、城市形象的塑造上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现等方面都启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为推动杭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启到重要的作用。地铁有着完整的壁画墙艺术,因此研究壁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壁画艺术资料的各个方面和类比国外的优秀案例,来研究壁画的形成背景、艺术语言和重要结论,并概括出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壁画;公共艺术;地铁空间;杭州地铁
一、杭州地铁壁画的形成背景
1.城市建设的需求
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长钱其虎在南京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上发表讲话说:“地下空间可以有效减轻城市交通负担。不幸的是,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都没有使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发展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的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它越来越像展示城市文明、个性、文化、生活水平的“窗口”,随着地铁艺术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窗口像一张城市名片展现城市的方方面面,映射出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发展水平。
2.大众的审美需求
壁画,顾名思义包含了“壁”与“画”。壁画需要通过墙体或立面相结合。它是呈现给大众的一种艺术,需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它与我们日常在展览馆中欣赏到的艺术品不同。因为它不具备个人性、私密性,所以它需要展现在特定空间中供大众观赏。当今城市生活节奏快,“在满足大众审美需要的同时,为大众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引领大众审美活动走向审美超越,尊重与满足人自身内在的生命需求。”在当下的生活圈中,人们能接触到特定的艺术文化空间的时间越来越少。地铁中设置艺术能快捷的满足大众的审美,且潜移默化的对人们的审美产生影响,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启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地铁作为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群类型多,直观快速的让大众与优秀的壁画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中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壁画艺术对地铁空间的介入
自1953年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建造了第一条地铁以来的60年中,中国的地铁发展迅速。它延续了人类的出行习惯。人们与他们一起工作,这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地铁基本上是公共场所。流量很小它是一个地下区域,干扰地铁站上的绘画可有效消除地下空间中人们的情感反应。相似地,这些画与公共场所息息相关。壁画艺术公共艺术紧密相关,被称为“定点艺术”。据日本著名策展人介绍,除了公共艺术所需的艺术条件外,展览场地的两个重要元素还必须结合空间属性和文化背景。地铁上的壁画不是画架上的画。墙壁塑造了不可见的框架,材料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三、壁画艺术在杭州地铁空间中的价值
1.装饰地铁空间
杭州地铁空间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很长时间。空气不流通,空气相对潮湿。地板,天花板,墙壁和其他装饰材料主要是固态的实心石材。杭州地铁空间变成了纯粹的功能性空间,墙体艺术的介入解决了这个问题。墙面艺术本身的独特表达和审美价值是杭州地铁空间。充满美感,为杭州都市空间注入活力。壁画艺术也替代了杭州地铁空间的清新质感。今天的绘画作品与传统绘画大不相同。在杭州地铁等特殊环境中,墙成为特殊框架。 您不能在这种环境下练习美术;有价值的人不再是艺术团体或价值观念,而是所有阶级人民的艺术权利和自由。无论您是公共生活中的高级官员还是在杭州地铁空间中使用壁画必须尊重公众的权利,理解是他们的权利。创建壁画的内容公共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不能用公共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来表达,必须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制作壁画时,必须考虑不同的材料,例如传统材料,石材,马赛克瓷砖等。现代材料,金属,塑料,玻璃,编织物等。颜色图案甚至某些再生材料等不仅可以丰富壁画的物体代表了公众的各种结构。壁画艺术应考虑到杭州地铁的位置和颜色。它给许多人带来情感上的感受。应注意杭州地铁的空间。在取代杭州地铁的过程中,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壁畫在杭州地铁站点的重建和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杭州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充分表达您对墙壁艺术的兴趣;首先,您需要引起观众的注意。第二个是使观众参与并参与作品描述,并在某种程度上与作品互动。
2.记录历史作用
没有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是不值得停留的城市。衡量城市的标准不应该是高层建筑的数量,而应该是市民使用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的数量。人们将城市视为有用,功能和物质的城市,但看不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义。在城市化建设中无情地删除这些古老的城市标志以建造商业中心和老年空间将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但将使现代人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意义。生活。公共艺术也是历史保存的一种形式。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记录功能和价值,作为子孙后代的参考点。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外观在不断变化,更新和扩建是灾难性的。随着变化,一些古老的文明和习俗随着发展的步伐而消失。在我们的历史中仍保留着古老的小巷和古老的街道,真实的方言以及一些符号-所有这些都可以将人们带入这座城市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将它们整合到公共艺术中,用它们来展示当今的人们,并成为古代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3.唤起市民的公共意识
我们经常说,当今社会最大的危机不是生活压力,而是公民缺乏意识。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历史背景。经济技术日新月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无处不在的力量的一种手段,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缺乏文化。蔡元培先生多次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强调美是一种世界观教育,体现了美育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形式,公共艺术首先具有社会学意义,其次具有艺术意义。公共艺术还应反映出不同领域的差异。公共艺术有权干涉杭州地铁空间。传承与促进区域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也使步行者停下来探索并意识到自己的城市,以寻求文化认同和精神认同。
4.杭州地铁壁画的导识功能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交通管理局在网站上写道:“艺术使杭州地铁更美丽,更有趣,还可以帮助人们确定道路的方向。”无论是交叉路口还是走廊平台,主要空间的主题设计与周围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杭州地铁的公共艺术包括永久性公共艺术和临时性公共艺术。结果就是制作了各种风格的精美雕塑,如浮雕,石雕和照明配件,就像在宏伟的宫殿中一样。在杭州的近200个地铁站中,每个杭州地铁站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是由不同的设计师设计的,永远不会有风格相同的车站。与杭州当地美术馆的一些概念相比,在机制,成本和实施过程上仍然存在某些问题。
四、对杭州地铁空间中壁画艺术的的思考
由于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频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许多外国先進技术和现代艺术潮流被引入中国,这对中国杭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学者和普通百姓市民也越来越关注杭州地铁空间的环境质量和公共艺术的形态,他们的学术关注度也在逐年增加。在公共艺术的发展方面,与杭州地铁建设之初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材料和表达主题的使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这主要限于传统艺术。特别是在一般路线规划和公共互动方面远远不够。
结语
我国杭州地铁空间中壁画艺术也随着地铁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其表现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材料选择、空间界面的选择、安装方式等越来越独具匠心。总体来说,作品在策划、设计、制作、安装等具体环节中逐步趋于完善、正规、专业。文中运用形态学分析方法,结合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铁空间中壁画艺术的形态从外部形态及内部形态两个大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对杭州地铁空间中壁画艺术的形态进行调研分析,同时结合对乘客的问卷调查得出杭州地铁空间中壁画艺术上可以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法)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日)南条史生,潘广宜,蔡青雯译.《艺术与城市——独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轨迹》[M]_厶湾田园城市与文化事业丛书,2020.63
[3]丁磊.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介入[M]中央美术学院,2019.65
作者简介:章翔(1998.11.24—),男,汉族,安徽安庆人,本科,就读于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