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伊适应模式指导下程序化脱机拔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

2020-03-12赵晶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罗伊脱机程序化

李 爽 赵晶晶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450000

ICU谵妄是各种原因引起短暂时间中出现的意识障碍、思维混乱及认知障碍的精神疾病。研究表明[1],谵妄发病率为15%~50%,ICU机械通气病患发生谵妄率近80%,多见于老年人和机械通气患者。罗伊适应模式(RAM)认为患者可以是个体、群体、社会,无论其规模如何庞大,都应该把它看作一个有适应能力的系统。本文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91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指导下程序化脱机拔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1例ICU程序化脱机拔管患者,收录时间2017年6月—2018年6月,均符合纳入标准:符合机械通气适应证[2];通气时间>24h;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确诊谵妄;昏迷、视听障碍者;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患者。所有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81±5.20)岁;常规治疗3~4d,平均(3.22±0.50)d。实验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50.22±4.80)岁;常规治疗3~4d,平均(3.25±0.80)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程序化脱机拔管过程中预测脱机指标,制定常规程序化脱机干预计划,拔管前的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拔管中干预和术后观察。实验组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程序化脱机拔管,一级评估:医务人员通过交谈、观察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其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相互依赖、自我概念等行为,发现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二级评估:确定患者不适症状的原因或刺激,包括其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相关原因,确认患者在4种适应模式中是否出现不适行为,问题可能是潜在的,也可以为现存的,陈述其问题的所在。根据机械通气患者特点结合RAM理论并查找相关文献自制干预重点记录表,引导医务人员程序化脱机拔管过程中准确、快速制定措施,及时、有效评价效果。操作前评估,以下条件满足后方可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如导致呼吸衰竭原发病已治愈或改善;吸氧浓度(FiO2)≤0.35且血氧分压(PaO2)>50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气pH>7.30;可自主呼吸、咳嗽;患者清醒;体温<38℃等,以上条件若无恶化,经医务人员交流沟通后,即可行脱机拔管。对于自主呼吸实验失败者,与患者积极交流,对其社会、心理、情感状态评估,依据结果再次制定干预计划,直至患者拔管成功。

1.3 评价指标 (1)患者入住EICU每间隔24h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表ICDSC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从患者意识变化水平改变、定性力障碍、症状波动等8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1分,评分≥4时诊断谵妄。(2)统计患者28d死亡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2 结果

2.1 谵妄、死亡 对照组谵妄15例,发生率33.33%(15/45),高于实验组的6例,发生率13.0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 4,P<0.05);对照组28d死亡7例,发生率15.56%(7/45),高于实验组的3例,发生率6.52%(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7 9,P>0.05)。

2.2 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对比

注:组间比较,t=6.556 7、14.040 5、7.580 5,*P<0.05。

3 讨论

谵妄作为一种进行性精神疾病,在ICU及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极高,为护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同时也为患者带来心理和精神上负担,医疗费用的增加,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降低自身的免疫力。西医认为谵妄发病机多为:感染、麻醉用药等刺激发生炎症反应,经过各种自身各种途径作用于大脑,导致血管水肿缺血缺氧,引发术后谵妄的发生;谵妄和自身防御的炎症系统和乙酰胆碱能系统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其病多由血气不足,痰火淤积,进而扰乱神明导致,总病机为心脾肾虚、气滞血瘀、脑髓失养。老年谵妄药物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但苯二氮卓类及长效镇静剂若长期应用,可增加诱发谵妄的风险。现阶段对于谵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及缺乏有效药物治疗,因此,积极对ICU患者采取防范措施,阻断发病诱因,方可减少谵妄发生。

本文探讨了罗伊适应模式指导下程序化脱机拔管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数据统计如下,对照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高于实验组。武艳等[3]学者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可有效指导医务人员对患者生理,心理的评估,及时发现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正确的干预,提高患者住院适应度,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高效性,提高患者存活率,结果与本文一致。近年来程序化脱机已成为患者呼吸机撤离时最常用的脱机拔管方法,其脱机拔管指标多为生理指标,如:自主呼吸功能、氧分压、肺活量等,并未有关心理个方面的指标,而ICU患者不仅有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还需面对心理上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导致其谵妄发生的概率升高[4]。RAM模式的理论框架使临床干预有了新的发展,从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相互依赖、自我概念4方面进行干预,找出问题的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相关原因,通过干预控制减少刺激反应,调节适应反应,最大限度维护患者健康;并使患者逐步适应,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进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谵妄发生。但无论应用何种干预措施,在此之前对谵妄的评估及管理都尤为重要。由于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机体的适应性也将发生改变,临床难以形成一成不变的干预内容,以免影响患者病情。为此将加重临床工作与任务,也为该模式的推广限制条件。因此,后期需对RAM模式加以创新,以便更高效的指导临床工作。

综上所述,罗伊适应模式的程序化脱机拔管策略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罗伊脱机程序化
完美的鲨鱼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罗伊·希尔的散文诗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