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效果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

黄 佳

(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耳聋是我国的第一大残疾种类,而且在人类出生时最常见的一种缺陷就是听力障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以后会严重影响其语言发音,同时也会给患儿的家庭,甚至社会都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1]。在新生儿刚出生时进行听力筛查,就能够及时发现是否有听力障碍的现象,从而能够早期进行治疗,最大程度上降低听力障碍对新生儿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实施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发现其中还是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有很多发生听力障碍的新生儿不会立即在出生后表现出来[2],即通过听力筛查不能够全部发现存在听力缺陷的患儿,在检查时还有部分患儿会发生漏诊的现象,这不利于听力缺陷患儿疾病的治疗。因此有效的筛查方式对于听力缺陷患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是听力筛查中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是筛查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3-4]。对此,本文研究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我院妇产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出生的1200例新生儿,其中男性新生儿735例,女性新生儿465例,胎龄36~41周,平均胎龄(39.26±1.32)周,出生体质量3.2~5.7 kg,平均体质量(4.23±0.26)kg。在1200例新生儿中,有821例为顺产,有379例为剖宫产。纳入标准:新生儿家属知晓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新生儿在出生时没有发生缺氧或窒息的现象。排除标准: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中途退出研究的新生儿。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新生儿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听力初筛。检查方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筛查。在新生儿出生的48 h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仪器选择美国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并且在其出生后的42 d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仪器选择德国生产的听力筛查仪。注意事项:未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的新生儿需要在42 d后进行复查,而未通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的新生儿需要在2周后复筛,复筛还未通过者,需要在3个月后进行听力学诊断。然后对满3 d的新生儿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9个突变位点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其中9个突变位点分别为mtDNA1494、mtDNA1555、SLC26A4-IVS7(-2)、SLC26A4-2168、GJB2-35、GJB2-176、GJB2-235、GJB2-299、GJB3-538。检查方法:①选择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②标本采集:新生儿出后满3 d后采集其足跟血,其中利用一次性无菌针筒收取新生儿足跟血2 mL,并将血液标本置于无菌抗凝管中,利用EDTA进行抗凝处理。之后将标本进行送检。通常情况下,在4 ℃的环境下,样本保存不能超过3 d,在-20 ℃的环境下,样本保存不能够超过3个月。在送检时最好选用低温保存运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次研究中12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初次筛查未通过标准:新生儿1个频带中没有出现3个连续性高于3 dB的频带噪声比。复筛未通过标准:新生儿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波潜伏期以及波间期出现异常。

2 结果

2.1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 在1200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通过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后,显示为阳性的人数有26例,占比2.17%,通过复筛后显示为阳性的有11例,占比0.92%,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学诊断,其中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人数有9例,新检出率为0.75%,其中有双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6例,单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3例。

2.2 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在1200例新生儿中,通过对其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发现有46例新生儿属于易感基因携带者,其中携带率为3.83%。见表1。

表1 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

2.3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与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结果的关系 为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后,发现有7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其中有1例SLC26A4-IVS7(-2)突变,4例GJB2-235突变,1例GJB2-176突变,1例GJB2-299突变。

3 讨 论

在我国,新生儿耳聋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每年大概有3万名新生儿有听力障碍。其中导致新生儿发生耳聋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细菌感染、新生儿缺氧、产伤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5-6]。近年来,新生儿耳聋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新生儿发生耳聋以后,会影响其发音,给患儿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耳聋患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

近来年,随着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其中耳聋的相关遗传基因也逐渐被确定。由遗传因素而导致耳聋的占其中的60%。通常情况下,常见的耳聋基因有mtDNA、SLC26A4、GJB2以及GJB3[8-9]。同时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日益成熟,临床中已经可以利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为新生儿进行筛查。GJB2基因突变是遗传性耳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耳聋基因,患者可能表现为中重度听力障碍。其中主要的突变位点有GJB2-35、GJB2-176、GJB2-235以及GJB2-299。SLC26A4基因突变患儿在出生时可能不会表现出听力受损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会在感冒或者是头部震荡外伤后而出现听力受损。对于有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儿来说,及时查出突变基因后,加强患儿日常生活中的防护对于保护其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GJB3基因认为与人体高频听力下降有关,这个基因也是我国本土克隆和鉴定的第一个耳聋致病基因。患者在发生GJB3基因突变以后,主要会出现迟发听力受损的现象。mtDNA是一种线粒体DNA,当这个基因发生异质突变以后,会使得患儿的听力受损[11]。通过对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后,通过对其mtDNA、SLC26A4、GJB2以及GJB3基因进行相应的检查,能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可以更早发现新生儿是否患有遗传性耳聋的现象,从而能够早期进行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疗,有效防止患儿听力受损的现象发生[1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1200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后,发现有7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

综上所述,为新生儿利用遗传性耳聋基因的方式进行筛查,能够取得较好的筛查结果,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听力诊断,也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