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2020-03-1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阳江529500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阳江 529500)
陈智慧 陈任政 司徒敏婷梁富豪 林锦秀 杨述英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1],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为主。目前普遍学者认可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观点。好发部位为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矢状窦旁;根据病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特征,一般容易诊断;而部分发生于非常见部位或少见征像,则诊断困难。本文收集4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脑膜瘤的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近5年在我院治疗,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47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0例;年龄最低为43岁,最高74岁,平均年龄54.9岁。临床症状有反复头晕头痛、晕厥、肢体乏力、头部肿物等,部分病人无症状。病程5小时~10年不等。
1.2.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NOVUS 1.5T超导磁共振,常规平扫、增强扫描,造影剂用钆特酸葡胺,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采用SE序列行T1WI(TR500ms,TE9ms)、T2WI(TR4000ms,TE102ms)扫描,层距8mm,层厚6mm。CT检查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 CT,平扫及增强扫描,120Kv,343mAs,层厚5mm,螺距1,造影剂为碘海醇。
2 结 果
2.1 病变部位、形态、大小 病变位于额部21例,额颞交界处7例,顶部3例,颞部3例,右桥小脑角3例,右额骨内1例,大脑镰旁5例,鞍旁4例;2例累及颅骨;以类圆形或椭圆形为主,明显分叶状1例(复发病例)。大小最小为2.12cm×2.22cm×2.31cm,最大为7.89cm×7.39cm×5.96cm。
2.2 病理类型 混合型 WHOⅠ级7例,砂粒体型WHOⅠ级10例,合体细胞型WHOⅠ级7例,过渡型WHOⅠ级5例,血管瘤型WHOⅠ级1例;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13例,脊索样脑膜瘤WHOⅡ级3例;间变型WHOⅢ级1例。
2.3 影像学表现 本组病例中,做MRI检查的有39例,做CT检查的有24例,其中有16例同时做MRI及CT检查。17例瘤内出现坏死、囊变,CT上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7例瘤周脑实质出现明显水肿,CT上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瘤周轻度水肿;4例瘤内见较多的钙化,CT容易观察,表现为高密度,边界清,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均呈明显强化,34例可见脑膜尾征,MRI上容易观察,多排螺旋CT利用多方位重建亦容易显示;23例见“瘤脑面重度强化带”;1例发生在颅骨内,2例由内板下病灶向骨质侵犯造成明显的骨质破坏,CT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不清;7例肿瘤相邻的颅骨内板增厚,CT表现为高密度,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见图1-8。
3 讨 论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起源于脑膜的蛛网膜上皮细胞,尤其是蛛网膜颗粒的部 分[2]。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为主,本组女性占85.11%(40例)。有国外学者报道[3],肥胖女性发生脑膜瘤的机率会增加。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脑膜瘤分为3级,15种组织学亚型。脑膜瘤大部分为Ⅰ级,良性,生长缓慢,术后不容易复发,本组WHOⅠ级占76.60%(36例)。好发部位为大脑凸面、大脑镰旁、矢状窦旁,本组以大脑凸面为主,占72.34%(34例)。以类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影像学表现:1、有脑外肿瘤的基本特征:①脑实质推压征,肿瘤与白质之间的灰质被推移、内陷;②脑脊液间隙,肿块低信号包膜与受压脑组织之间可见脑脊液征,CT上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③病变与硬膜广基底相连,增强扫描时大多数病变可见脑膜尾征,即在邻近肿瘤的脑膜上发生鼠尾状强化,尤其在MRI扫描时易于观察,该征象对确定肿块来源于脑膜有特征性意义;本组有34例(占72.34%)可见该征象,较周忠学[4]等报道的结果偏高。2、脑膜瘤的一般征象:脑膜瘤大部分密度均匀,在CT上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的明显强化,边界清;部分瘤内可见程度不等的坏死、囊变,CT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组有17例(占36.17%);脑膜瘤内有时亦可见到钙化,在CT上易于观察,呈高密度,在MRI表现为多样性,T1WI呈低信号多见,亦可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主要呈低信号,部分可呈等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本组有4例(占8.51%)出现钙化,低于文献报导的20%~27%的发生率[5]。3、脑膜瘤的特殊征象:①“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即增强扫描时,肿瘤贴近脑面的部分出现比肿瘤其他部分更显著的宽约2mm的强化带,杨智云等认为这与脑膜瘤的双重血供有关,是脑膜瘤所特有的征象,有助于跟其他肿瘤鉴别[6],本组有23例(占48.94%)可观察到此征象。②瘤周水肿,脑膜瘤为脑外肿瘤,但瘤周脑实质水肿的出现率也较高,国外报道约60%[7],本组20例(42.55%)出现不同程度瘤周水肿,发生率比文献报道低;导致瘤周水肿的机制仍不明确,本人赞同由多种因素参与、共同影响、相互制约所引起的一种血管源性水肿[8]这种观点;肿瘤压迫邻近引流静脉容易产生水肿[9];有学者认为与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水通道蛋白-4高表达等因素有关。③颅骨改变,脑膜瘤可造成相邻颅骨增生或破坏,本组2例向骨质侵犯造成明显的骨质破坏,CT表现为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不清;7例肿瘤相邻的颅骨内板增厚,CT表现为高密度,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另外有一例生长在颅骨内,笔者认为可能与患者该处颅骨手术史有关,起源于突入术区骨缝的蛛网膜细胞。
鉴别诊断:1、听神经瘤,发生于桥小脑角的脑膜瘤易于误诊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多数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一般伴有内听道扩大,肿瘤呈圆形,与增粗的同侧听神经相连形成“倒逗点”征[11],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肿瘤容易发生囊变。2、脑膜转移瘤,可分为结节型、线样增厚型及混合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一般呈明显强化,如果有原发肿瘤病史则容易考虑到转移瘤的可能。3、颅内血管周细胞瘤,颅内发生率较低,生长迅速,以窄基以硬膜相连,缺乏“硬膜尾征”[12],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等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强化。
图1 女,59岁,脑膜瘤(合体细胞型,WHOⅠ级),CT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内有不规则坏死、囊变,瘤周明显水肿。图2-3 女,59岁,(右额叶)脑膜瘤,砂粒体型,WHOⅠ级,肿瘤明显强化;可见宽约2mm的“瘤脑面重度强化带”;CT示瘤内较多钙化。图4 女,61岁,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相邻颅骨骨质破坏。图5 女,66岁,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颅骨内脑膜瘤。图6-7 男,52岁,混合型脑膜瘤,WHOⅠ级,T2WI示瘤周大片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颅骨受累及。图8 女,45岁,混合型脑膜瘤,WHOⅠ级,肿瘤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部分坏死、囊变,同侧听神经未见增粗。
综合所述,脑膜瘤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MRI和CT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一些非典型表现需与其他肿瘤鉴别,参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特殊的影像征象可提高诊断率,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