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10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科重庆400037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阴性乳腺病理

1.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健康管理科 (重庆 400037)

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外科 (重庆 400037)

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科 (重庆 400037)

李增进1 吴 军1 蔡瑜姣2廖翠薇3 王 敏1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疾病之一,在大部分国家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中均排第一位,占比25%左右[1]。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相比于高发国家增长速度更快,同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25岁左右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2]。乳腺癌5年生存期在75%左右,其中I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90%,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15%不到,因此尽早诊断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3]。目前临床上筛查乳腺癌主要方式为钼靶及乳腺超声[4],但钼靶受患者年龄及乳腺组织密度影响较大,而传统超声会受到操作者水平影响、诊断效能不稳定。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将PET技术与CT相融合,从分子水平观察人体血流、代谢等,提升灵敏度及特异度[5];18F-FGD则是临床应用最广泛代谢显影剂,通过PET-CT显象可反映肿瘤细胞代谢状态,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基于此,本研究采用18F-FDG PET-CT检测乳腺癌患者,旨在探究其显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乳腺癌患者50例,均为女性患者。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2)患者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研究。排除标准:(1)对所用显影剂过敏者;(2)糖尿病或其他糖代谢异常患者;(3)精神疾病者;(4)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5)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6)哺乳、妊娠期者;(7)其他高代谢疾病患者。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测,患者禁食6h后先检测空腹血糖,保证血糖值不超过6.5mmol/L,休息15min后注射18F-FDG(国药准字H20051183,上海原子科兴药业有限公司,370MBp),剂量5.93MBq/Kg,注射完毕后患者静卧1h,排空尿液,呈仰卧位且双臂向上进行PET-CT检测。先进行CT扫描,扫描电压120kV,扫描电流80mA,层厚5mm,进床速度11mm/s;接着进行PET扫描,从颅顶扫描至双侧股骨上段,需采集6个床位图像,检测数据按照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进行图像重建,并与CT图像融合。在PET图像选择乳腺病灶处18F-FDG摄取量最显著区域勾勒感兴趣区,检测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水平的PET-CT显像指标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通过SPSS17.0处理,计量型数据满足正态性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满足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不同临床病理水平中PET-CT显像指标比较 SUVmax、MTV、TLG数值在肿瘤分期III及IV期、有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阴性、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阴性、病理高分化患者中数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MTV、TLG数值在不同年龄、BMI指数、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表达、细胞增殖标志指数(Ki-67阳性指数)、人体抑癌基因(p53)表达、病理分类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表1。

2.2 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 PET-CT图像显示患者病灶处18F-FDG摄取浓聚异常,18FFDG摄取量明显高于健康侧乳腺组织,等于或高于肝脏摄取量。

2.3 图像分析 图1-2为同一患者CT及CT/PET图像,女性,45岁,右乳癌;图3-4为同一患者CT及CT/PET图像,女性,52岁,左乳癌。

图1-2 为右乳癌患者图像,其中图1 为CT图像,增强图像显示右乳不规则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图2 为CT/PET图像,可见右乳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左乳。图3-4 为左乳癌患者图像,其中图3 为CT图像,图像显示左乳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占位征象;图4 为CT/PET图像,可见左乳相应部位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

3 讨 论

乳腺钼靶成像是临床最常用的乳腺癌检查方法,可检测到临床触诊不到的微小乳腺癌,是目前公认普查乳腺癌方式[6]。在乳腺癌早期,钼靶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93%左右,但对50岁以下的女性检测敏感性降至65%左右,同时对致密型乳腺或经过手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假阴性率高达30%以上。PET-CT则是基于核医学分子显像的新型检测手段,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人体解剖结构基础上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代谢、血流等变化,同时可准确判断病理及正常生理摄取,利于早期诊断疾病[7]。18F-FDG属于葡萄糖类似物,与体内天然葡萄糖代谢途径相似,可在葡萄糖摄取活跃的恶性肿瘤组织及转移灶中滞留,并通过活体在PET-CT检测中显像表现其在体内分布,以此判断肿瘤细胞代谢活性,还可通过检测其标准摄取值定性判断恶性肿瘤[8]。SUVmax是PET-CE中常用参数,反映18F-FDG在感兴趣区中最高摄取[9];而MTV及TLG是代表高糖代谢活性肿瘤细胞参数,可整体评估肿瘤总代谢情况[10];高水平18F-FDG摄取提示肿瘤细胞具有高生命力及增殖活跃,对患者结局有不良影响。

表1 患者不同临床病理水平中PET-CT显像指标比较

肿瘤分期、分子类型表达水平等临床病理指标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并与乳腺癌治疗及预后有密切关系。Ki-67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指标,可有效评价细胞增殖,其高表达代表肿瘤细胞具有较高增值活性,提示预后不良的可能[11]。p53属于抑癌基因,有研究显示其阳性表达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更具有侵袭性[12]。ER及PR是存在于人体正常乳腺组织中上皮细胞的性激素受体,可调控乳腺生长发育及细胞增殖分化,在癌组织中仍存在表示癌细胞生长保留有对激素依赖性,ER及PR阴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且恶性程度高[13]。HER-2在未激活时可正常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激活后则可将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其过度表达提示癌组织已转移且恶性程度 高[14]。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程度乳腺癌患者PET-CT显像指标,发现代谢指标在肿瘤分期越高、淋巴结是否转移、ER及PR是否表达患者中有显著差异,可能原因为肿瘤体积越大,则肿瘤细胞数目越多,代谢程度越高;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增加肿瘤细胞数量,提高代谢水平;ER及PR阴性患者细胞增殖分化失控,肿瘤细胞越快增殖则加剧消耗耗氧量,需摄取更多葡萄糖供能,对18F-FDG摄取相应增加。汤泊等[15]研究中,不同组织学分级、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患者SUVmax、MTV、TLG有明显差异,不同ER表达患者TLG有明显差异,不同PR表达患者MTV及TLG有明显差异;与本研究有一定差异,可能原因为该研究选择病例均为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PETCT显像的代谢指标在肿瘤分期为III及IV期、有淋巴结转移、ER表达阴性、PR表达阴性、病理高分化患者中数值更高。

猜你喜欢

阴性乳腺病理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男性也会得乳腺疾病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分类治疗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