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2020-03-10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如皋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如皋 226500)
张 敏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且在其流行期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容易出现坏死性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不良情况,严重会危及患儿生命,同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及时辨别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并进行合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1-2]。故本研究回归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就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25例,比较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作重症组,另65例为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作轻症组。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影像学检测显示胸部有单侧或双侧病变,实验室检测显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 M)抗体阳性,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早期无其他病原菌感染现象[4];年龄6-14岁;依从性好;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其他病原菌感染的肺炎;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既往哮喘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肺炎恢复期者。重症组患儿年龄7-13岁,平均(8.62±4.29)岁,男37例、女23例;轻症组患儿年龄8-13岁,平均(9.06±5.61)岁,男36例、女2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重者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参考2006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 行)》[5],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①明显气促或心动过速,其中超过5岁的患儿,R≥30次/min,HR≥120次/min,可能有动脉血压下降(收缩压≤75mm Hg)、鼻扇及紫绀等;②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理治疗7d以上无效,或者持续发热10d以上;③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肺叶病变或大范围肺浸润;④出现严重胸腔积液、肺不张等肺内并发症;⑤伴有其他系统严重功能障碍。以上标准满足前3条中任意2条和(或)满足后2条中任意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1.3 方法
1.3.1 收集病例资料: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温情况、肺内并发症情况、其他系统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
1.3.2 影像学检测:入院时应用Sedecal公司HF-65kW型X线机采集患胸部X光片,并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螺旋CT对患儿胸部进行扫描,从胸廓入口至肺底,扫描过程需要患儿屏气,扫描参数为:层厚准直3mm×2.5mm,160mA-320mA,120kV。所有影像学图像由2名资深影像学专家进行诊断,最终达成一致诊断结果。
1.3.3 实验室检测:患儿入院48h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白细胞数目(WB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D-二聚体的含量,并记录其最差值。
1.3.4 随访:患儿出院后随访至2018年12月,共6个月,以门诊、电话的形式进行,1次/月,随访期若出现肺炎症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并予以灌洗治疗。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特点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儿病变类型及部位的比较(例)
表3 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表4 两组患儿转归情况的比较
图1-3 典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图片,图1 患儿入院时X片检查;图2-3 病程3个月时高分辨CT检查,黑色箭头为病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描述,以P<0.05表示数据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特点的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发现,重症组患儿心动过速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组,平均热程明显长于轻症组(P<0.05);两组患儿气促、鼻扇及紫绛、肺内啰音、体温38.5℃以上等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病变类型及部位的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病变特点,发现病变类型在两组患儿中有显著差异,重症组以大片状阴影为主(95.00%),而轻症组以斑片状或云絮状为主(96.92%)(P<0.05);而病变部位在两组患儿中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实验室检测指标,发现重症组患儿血清中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而其他指标在两组患儿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 重症组患儿肺内并发症及其他系统功能损害情况 轻症组患儿在给予合理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而重症组患儿治疗后持续高热,并出现肺内并发症和其他系统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其中出现肺不张21例,胸腔积液38例,坏死性肺炎或肺脓肿11例,2例出现Ⅰ型呼吸衰竭(其中1例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1例神经系统感染,1例心力衰竭,2例心包积液,1例消化道出血,8例肝脏炎症,1例贫血,6例电解质紊乱,1例低白蛋白血症。
2.5 两组患儿转归情况的比较 所有患儿出院时临床表征均有明显好转,但重症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且影响学吸收情况明显差于轻症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重症组支气管管腔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见表4。
2.6 典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分析 如图1-3,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时X光片显示肺部右上叶呈大片状阴影,病程3个月时,临床表征为偶尔咳嗽,但肺功能正常,高分辨CT检查显示肺部右上叶血管细少,且透光度较高,右下叶呈片状阴影,且有支气管扩张的现象。
3 讨 论
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常发于青少年,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且其病情进展快,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会严重损伤肺组织,并影响其呼吸功能,可能出现气促、心动过速、鼻扇及紫绀等[6],本研究显示相较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表现出明显的心动过速,单卫华[7]等研究显示重症肺炎婴幼儿呼吸频率显著快于轻症肺炎患儿,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形成过度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8],黄艳华[9]等研究显示发热时间是预测重症支原体肺炎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重症组患儿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合理治疗后,平均热程仍高达(15.39±6.15)d,明显长于轻症肺炎患儿,与张玉红[10]等报道一致。通过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影像学资料,发现其普遍呈大片状阴影,提示患儿肺内病变范围广、损伤严重。王淑 英[11]等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患儿病变部位多发于肺上叶,而本研究中患儿病变部位均以下叶病变为主,可能是病例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倚性。通过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发现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CRP是机体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其水平可反映机体感染严重程度,Wu J[12]等研究发现血清CRP水平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D-二聚体是机体发生凝血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韩利[13]等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评估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据报道,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和坏死性肺炎/肺脓肿等肺内并发症,以及其他系统受损等[14],本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多出现胸腔积液,与Land M[15]等报道一致。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发展时容易对肺外器官产生影响,本研究中重症组患者出现神经、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等系统功能受损,与符跃强[16]报道一致。典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分析显示,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后,其肺组织结构仍存在异常,表明重症支原体肺炎会遗留肺部结构异常的问题,有必要对重症患儿影像学变化进行长期随访。
虽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发展迅速,且病程迁延,但及时诊断和临早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有效防止病情蔓延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