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2020-03-10方琴
方 琴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口腔科,江苏 苏州 215006)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全喉切除术及部分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手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术后遗留有永久性喉造口,不仅可引起患者味觉、嗅觉、呼吸功能、吞咽功能改变,痰液增多,失语、失声,还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患者因家庭及社会角色改变,人际交往受阻,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绝望、痛苦等负面情绪[1]。心理痛苦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情感、行为、社会及精神本质的负性体验,可表现为悲伤、抑郁、焦虑、脆弱、恐惧等,还可出现精神危机、社会孤立感等表现[2],此类不良体验可干扰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及疾病引起的相关躯体症状。书写表达指通过书写的方式披露和表述创伤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或积极事件等与个人相关的重要经历,以及从中产生的想法和感受,以达到情绪分享、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压力、促进情绪调节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3]。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心理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患者中,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痛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耳鼻咽喉口腔科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喉癌患者76例,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喉癌;(3)符合全喉切除术或部分喉切除术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4)排除合并有精神疾患者或一个月内服用抗精神症状药物者;(5)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具备独立书写能力;(6)排除认知异常者;(7)排除合并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8)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喉癌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宣泄情绪:第1次书写,要求患者描述目前疾病及躯体症状,可尽情表达疾病对生活、工作、经济造成的困扰,内心对疾病的愤怒、担忧、厌恶、悲观等情绪,并抒发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2)认知评价:第2次书写,通过书写尝试理解这些痛苦的经历能使患者得到怎样积极的结果,如更加理解家人的不易,更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关注健康、热爱生活等。(3)积极主题书写:第3~5次书写:回忆并书写今天或过去经历的愉快的事情,曾经取得的令人感到满意及自豪的事情及当时的心情,回想给予自己爱和关心的人和事,书写内心的感激之情。书写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想象目前已摆脱疾病的折磨,书写并描述人生美好、幸福的场景和体验以及自己身处其中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
1.3.1 心理痛苦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对两组患者进行测量[4],该工具将0~10共11个数字表示心理痛苦的程度,0表示完全无痛苦,10表示极度痛苦,要求被测试者选择最符合其近期痛苦水平的一个数字,其所选数字越大,则表示被测试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痛苦水平的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痛苦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后的心理痛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痛苦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痛苦水平的比较(±s)
3 讨论
喉癌患者由于术后留有永久性喉造口,发音功能受损,难以正常表达和交流,此外,喉造口影响了患者的外在躯体形象,进而对其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造成困扰,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痛苦心理,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多项研究表明:书写表达可帮助书写者宣泄压抑的情感和想法,引导患者自行探索情绪的来源及事件的意义,从中挖掘负性事件背后的积极效应,从而将消极情绪、创伤事件及心理压力进行认知充足,最终达到积极调节情绪,改善消极的想法和感受,缓解内心压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患者中,有效缓解了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减轻了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