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保温护理对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
2020-03-10李灿
李 灿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700)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术中麻醉药品及大量冲洗液的使用,且需要较大面积暴露患者腹部与会阴部等因素,容易造成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加上全麻药物会阻断患者的正常神经传导,降低其基础代谢率,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造成供氧不足,对机体凝血、麻醉药物代谢造成影响,进而对苏醒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实施,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成功结合搜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加用保温护理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室温调节至21~25℃,湿度调节为40~60%,注意覆盖,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术后观察其麻醉复苏情况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外环境保温护理:在为患者实施麻醉和消毒处理时,需要将室温调节到25~28℃,当手术开始后,则将室温设置到21~25℃。巡回护士将3M充气式加热毯充气加热至38℃,将其覆盖到患者非手术部位,肩部使用特制的保暖小马甲,脚部使用腿套保暖。内环境保温护理:手术铺单后,采用wolf CO2气腹机将气体加温,将手术过程中需要的冲洗液体、消毒剂以及输入的液体等加温到37℃左右。同时手术人员熟练操作,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体温监测护理:当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开始一直到手术结束送回病房的整个时间段内,使用多功能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动态的体温监测,将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6~37℃。手术结束之后,在复苏室内需持续使用加热毯维持患者的体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麻醉复苏指标,主要包括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等[2]。
1.4 统计学方法
将1.3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复苏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属于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采用该手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通常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但麻醉药会抑制血管收缩,导致机体温度的调节机制出现异常,对于体温的保存能力迅速降低,体内、体表热量会不断散发,并且手术还会导致皮肤裸露、术中输入未加温的液体,使用未加温的冲洗液及术前禁食禁饮,皮肤消毒,患者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出现体温下降。当患者发生低体温时,手术部位感染及风险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增多,手术出血量增加。低体温改变药物代谢周期,增加肌肉松弛药的作用时间,延长麻醉后苏醒时间,导致患者寒战发生率增加,耗氧量增加。因此,患者在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护理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表1 对比两组各项复苏指标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各项复苏指标情况(±s)
保温护理属于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手术护理模式之一,主要通过实施外环境保温、内环境保温以及对患者体温监测等护理措施为患者开展保温护理。围手术期内根据不同时段调节室内温度,并准备充气式加热毯,对术中所需液体进行预热处理,术中和术后维持患者体温状况等护理措施,并通过对患者体温动态监测,达到随时维持患者的体温,防止患者出现体温下降等不良情况的效果[4-5]。因此,将该护理方式有效应用于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术后麻醉恢复质量十分重要。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中采取保温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保温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