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0-03-08杨帆
杨帆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呈现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特色,同时也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发展思维去探索、思考生活的意义;要不断完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及时进行立体评价,努力解决课程改革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站在这样的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如何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必须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特色
随着国家统编教材在中小学的使用,领会教材“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理解教材“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特色,把握教材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的编写思路成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统编教材在以下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编写特色。
(一)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统编教材意在培养有理想、有自信的中国公民,引导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在价值引领上尝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等新方式。采用“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融入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英雄人物事迹等在教材中合理布局,整体安排,浸润自然。
(二)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在表达方式上多呈现生活场景与生活事件,多次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带来更为丰富、形象化、多元化的解读。教材中的绘本设计并非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是能够为教学话题提供情境,为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服务,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三)能较好地处理道德认知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如何处理必要的道德认知传授与学生道德能力自主建构的关系,教材设计了很多留给儿童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很多教育内容并非全盘呈现,而是讲究“留白”艺术,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与反思中提高道德意识。如“上学路上”一课中,以“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为教材小结语,用省略号留白,引导学生在了解教材中呈现出不同的上学路后,进一步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回想自己的上学路,促进学生对价值体系的自主建构,也为教学活动留下了更多创新的空间。
(四)學思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课程理念。如“玩得真开心”一课中,教材引导学生在家玩时,如何玩出花样,如何享受自然界带给我们的快乐,如何在创造中寻找乐趣,放学回家如何安全地玩,如何让学生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顾及他人感受等,都在帮助学生在探究创造中寻找生活的乐趣,领悟游戏的规则。
二、建构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
著名教育理论家、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鲁洁先生曾说,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学生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
(一)创设生活情境,切入生活经验
道德与法治课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过往经验。经验就是经历和体验,体验过程是品德完善的途径。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积极利用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的日常品德概念、经历的品德事件、感受过的品德评价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把这些体验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地利用。
例如:在教学“我们排好队”时,学生虽然对排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排队的意义理解得并不深刻,也没有从内心认同排队的必要性,为此,教师设计了“大家说排队、我们来排队、排队小模范”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需要出发,理解排队规则有利于维护群体生活的秩序,同时还能提高效率,通过认真观察找到排队的方法,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现问题,然后给予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重新排队。教师的教学要力求贴近学生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遵规守纪,初步形成法治观念。
(二)在体验中反思,在交流中成长
体验是无法由教师教授的,也不可以移植,只能由学生通过自己“亲历”而引发。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教师就要创设情境,提供时空,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这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让学生彼此交流分享,在交流中快速成长。这就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仅包含一些矛盾的道德情境,还要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
在“让我们来试一试”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笔,在体验单上写下课题,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老师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请同学们把双手背到身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嘴写下刚刚的字。
师:显然这一次同学们用的时间更长了,有没有同学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师:虽然非常困难,但依然有4名同学写得很好,很工整。现在请这4名同学起立,单腿蹦到老师这里领取奖励,然后再单腿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单腿蹦这样一个往返感觉怎么样?我们体验了残疾人日常的两项基本活动。大家都体验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那么我们还能想象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其他困难吗?
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寓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和难处,在这样的身体和心灵的投入中,帮助学生获得细腻而深刻的感受,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情感和丰富的表象,初步形成“理解、尊重、关爱、帮助”的道德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乐观和坚强,引导学生自觉关爱和尊重残疾人。
(三)在合作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有效表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1+1>2的惊喜,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1.分工明確,轮流当家
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存在“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为此,课堂上我们明确提出小组合作要全员参加、分工明确,杜绝成为组内学习水平高学生的“一言堂”,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闹,要为每一位成员提供主动学习的任务和岗位,要让学生在合作中激发出活力,碰撞出智慧。
2.互动讨论,拓展思维
独立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在合作学习中就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合作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体对独立学习的再认识、再提高,是对独立学习成果的反思、融和和应用。在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思维碰撞的合作过程中,学生收获了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收获了学会接纳、学会欣赏、学会反思的能力,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他们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任务、一幅作品、一次汇报,更是在合作过程中思维的拓展与延伸,争议中的协商与认同。
3.分享倾听,整理概括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有效、更主动的学习平台,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有效表达。学生汇报展示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用书面化的语言组织汇报,注意语言的精炼与简洁。这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比如:“我们组经过讨论、调查、采访一致认为……”,“我们组有一些不同于A组的观点,我们想请教A组一个问题,行吗?”“我们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能解释?”“我们组保留意见”……这样的小组合作汇报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而是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四)在动态生成中展现课堂教学魅力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问题解决者。所以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存在,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才能领悟学生思维的价值,发现教育的时机、生成教育的机智,才能调整教学策略,把学生从“偶发”的“教学意外”引导到“问题解决”之中。因此,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在“我为班级点赞”一课中,教师会设计“你想为我们班级的哪些方面点赞?”在“神奇的互联网”一课中,教师会提问:“你认为互联网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息息相关?”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开放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面对动态生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绝不能被预设的教学思路束缚,对问题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视而不见,应该及时抓住意料之外的生成加以引导,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对与错、是与非,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经历思想转化的过程,感悟课堂的真实与美丽。
三、完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一)评价环境多样化
评价环境是有效实施评价的基础。创建良好的评价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比如:在校园里设计关注习惯素养的“做更好的自己”行为习惯培养系列展窗、在教室里设置帮助学生习惯养成的“好习惯日记”等。浸润的成长评价环境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修正自己,激励自己,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做出判断,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教育手段,从一言一行来打磨学生的行为。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道德与法治课强调教师、小组、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评价体系也应当坚持主体多元化。
首先,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够产生最直接的体验,因此最有资格对教师进行反馈和评价。其次,教师的个人反思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般任教班级数量较多,虽然在众多班级所讲的教学内容相同,但面对不同的学生,授课内容也会有所调整。因此,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从中获取内在动力。最后,组内教师应当经常进行互评。在每节公开课结束后,对上课教师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可以促进师师之间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加快教师成长。
(三)评价内容全面化
道德与法治课要求教师从体验和思维入手,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全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就不仅要关注结果,也必须要重视过程。评价时,不仅应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交往能力、学习成果,以过程评价持续促进学生的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丰富德育内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处理好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将课程目标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注重教学的真实有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坚持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植根生活经验,创建生活情境,升华学生情感,发展学生思维,关注成长过程,及时开展立体评价。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支持学生积极地学习与实践,进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智慧,增进他们的自主性与沟通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引领他们追寻有意义的生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教师博览,2007(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9.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