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合唱中的情感

2020-03-08吴春笋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唱培养情感

吴春笋

【摘要】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合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合唱中,通过对作品情感的表达,学生收获歌唱的快乐,建立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在很多实践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技能而忽视情感,只重视合唱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内容。本文将就在中小学如何聚焦核心素养,针对当下合唱训练现状,对提升中小学生在合唱中的情感培养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合唱 情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19-02

核心素养是一种新课程观,它以其科学性、综合性和人本性的特点,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指明方向,更对中国音乐教育课程提供标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建终身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充分体现了当下社会和人发展的新理念,即在发展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培育人,更加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发展。

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强调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文化理解能力。利用合唱教学培养学生最佳的个人品质,并促进其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注重审美感知、音乐表现和音乐文化理解的合唱训练,能够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合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聆听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合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合唱中情感的重要性

合唱的最终目的,是基于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表达,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一致。合唱必须理解音乐作品中的人性之美和人文精神,如果失去的情感的歌唱,音乐将变得过于形式化而忽视内容。审美价值,是核心素养重视的方面,合唱不应该是机械训练,使得作品具有的审美价值功能消解殆尽。情感,能够使学生们在技能技巧的统一之外,达到某一情绪的共鸣。音乐中的人文情怀,因其情感性,本身就是音乐所表达和体验的社会情感的重要内容。在作品的表达和感悟中,这种人文情怀的存在,主要表现为当创作、审美主体面对呈现为各类情绪状态的音响时,所注入和附着在音响中的一种社会情感,其存在是音心的呼应、互动,是主客体的共构一体,更是音乐作为文化存在其构成要素的互为作用,在观念意识层被感知、体验到的存在。”正如杨鸿年老师所说合唱团的训练不仅仅让孩子只是掌握一门技能这样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唱培养孩子“纯净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

二、當前合唱的现状

当今中国的合唱活动备受音乐圈瞩目并发展快速,各地区中小学普遍开始普及校园合唱活动。教材中也编制了很多多声部的音乐供学生学习和演唱。但是,笔者注意到大多数教师仅仅只是达到只注重学生的歌唱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从而忽视的音乐中的审美价值。大多数合唱队,仅仅只是将音准唱准了,将节奏把握了,将声部区分了,将动作做到位了。却没有将对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理解内化于心,大多数合唱排练形式和内容是分离的。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培养合唱情感的策略研究,以我校为例

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合唱成为一种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途径。音乐作品充满着人性之美,它最能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最具魅力,最有人文精神。基于当前中小学合唱训练中教师重技巧而忽视审美价值和人文情怀的情况,笔者将分为以下几点探讨合唱过程中,情感建立的几点有效措施。

第一、技能是最基础的方面,以声带情常常是杨鸿年老师强调的重要内容。但是要清楚技能是服务情感的。学生的头腔共鸣,软口盖、胸腔等地方打开是美好的声音的基础,而美好的声音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第二、感受音乐是理解音乐的前提,学生需要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的整体性感知,音乐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应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摆在首位。感受音乐是感性的,直观的,是学生建立对作品理性理解的感性前提。如排练《青春舞曲》一曲,笔者先请学生用身体律动整体感受新疆舞曲的节奏特点,学生更容易直观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形态。这将为学生能够更好理解音乐做铺垫。

第三、情绪是情感的重要前提。一个良好的情绪,可以调动情感的焕发。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彼此感染,音乐交流互动产生的一种具有彼此吸引力的磁场。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情绪带动,感染学生。合唱是不同的几个声部一起完成的一个统一构建。在不同的声部内,还有各自不同的学生个性,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角度和思维方式也是独特而丰富多彩的。在多个性的团体中,更容易刺激学生的情绪,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通过律动感受音乐,调动学生情绪。不管是速度快的歌曲或者速度慢的歌曲,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对音乐的直观听觉感受释放对音乐体态律动。如《黄昏之歌》,学生可以在一定空间中用身体发挥想象力自由画出音乐的律动。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对作品的聆听印象,还锻炼学生的个性理解,从而激发歌唱热情。

2.教师在常规联系中,同样的旋律练习变换多样的节奏或者不同的节奏练习,变换多样的旋律。为较枯燥的训练中增添活力。

3.设置PPT播放音乐气氛相关画面或者讲述将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直观的感受。如《黄河大合唱》中,教师播放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直观给学生感受,比用口头讲述的更加生动形象。

4.通过扮演角色,将作品中角色与剧情内化于心。在一些戏剧性高的的合唱作品中。教师可请学生可以进行表演角色,锻炼学生对角色和剧情的思考和理解。更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

第四、一个好的情感表达,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音乐感受和情绪氛围。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文化理解,审美价值,是作品的重中之重。这里所指的音乐文化理解,包含音乐对音乐作品中人性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情感的表达,不仅包括对人性之美的表达,不同也是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话语权表达。在多元化的今天,音乐是面向全世界的。我们所能歌唱的作品,除了中国的,西方的,还有很多民族的。合唱不应只是“学识”的灌输,而应将作品置于文化理解之下,在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引领他们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1.理解人性之美人文精神方面,借助了解作品是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作品的社会背景等知识来理解音乐人文内涵。

2.理解多元文化方面,借助多媒体,对当地区的音乐了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如茉莉花一曲,河北《茉莉花》和江苏《茉莉花》有明显差别,学生怎么样才能唱入味而不是表面模仿呢?通过多媒体了解两地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语言特征等,更加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除了以上两点,歌唱者还应该关注作品本身。了解作品的风格,曲式分析、和声技能等。最后,教师要保护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参与,切忌打破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要将以上措施融入学生的日常具体训练之中,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要打破传统训练方法,围绕音乐核心素养,多实践,多操练,多总结,多尝试,多创新。中国的音乐水平也将因为合唱水平的提升更加辉煌。合唱应帮助学生建立理解音乐的信心,养成理解音乐的习惯,让学生领悟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意境和人文精神,贯彻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音乐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以及对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基本能力,使得合唱教学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优美地前行。

[ 参  考  文  献 ]

[1]修海林.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J].人民音乐,2009(09):18.

[2]方立霏.音乐:来自心灵的艺术——访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鸿年[J].北京档案,2004(02):14.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60913/n468381581.shtml.2016-09-13.

[4]潘宇凌.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合唱教学[J].黄河之声,2018(06):102.

[5]神璐.音乐新课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功能体现——基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8(10):80-81+132.

猜你喜欢

合唱培养情感
情感
台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