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设计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0-03-08梁艳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设计策略高效课堂

梁艳红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应以培养学生活跃的数学思维,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观察事物的数学眼光、阐述生活的数学语言为中心.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灵活的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卓越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小数数学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能够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完成具象思维向抽象理解的良好转化,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高效课堂;设计策略

一、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出能够大胆尝试、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将“灌输知识”转向“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引向知识”的探索、分析、理解和体验中,发展自我创造能力,形成学习的向心力.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想办法画出“圆”,并将这个“圆”剪下折一折,通过这两个折痕探索出它们与“圆”的关系.从而开始今天的新课导入,带领他们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圆”的奥秘.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给予了学生坚定地学习信心,同时也激发出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的探究中,教师可以及时加入他们一起分析和指导,从而轻松地引出“两折痕的交点叫作圆心,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这一“圆”的定义;接着,还可以鼓励小组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去深入的理解同心“圆”,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怎么样?以及同心“圆”半径与直径的长度关系?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又是以什么来衡量?这些有关“圆”的规律.学生间形成相互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遵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带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以学生间思维模式、理解能力的相互差异、优势互补,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圆”的知识建构.

二、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满足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需求

小学阶段学生受思维意识的影响,对“游戏”有着由衷的喜爱.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游戏化教学的课堂应用,不仅能够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带动愉悦的学习情绪,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使他们能够保持着游戏的热情,形成持续高涨的学习信心,满足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教学需求.例如,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并能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度地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并形成对“鸽巢原理”的初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抢椅子”的游戏方式,结合教材知识重点,满足学生具象的认知特點,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探寻到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意识.如取5把椅子,让6名学生在“一、二、三开始”的口号声中,迅速抢到椅子并坐下,且每个人都必须都坐下.然后引导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细致探究5名学生坐在5把椅子上,有几种不同的坐法?把出现几种情况记录下来.来完成“枚举法”初步探究“像这样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在数学上叫枚举法.”并通过比较,引导“假设法”;初步“建模”——平均分;概括“鸽巢原理”的一般规律.如果增加椅子和学生的数量又将怎样?最后概括:只要学生数量比椅子数量多1,就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2人.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并能够培养学生深度感触数学思维的“方法理论”,从而使数学课堂充满寓教于乐的体验感,并满足了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教学需求,能够良好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三、多媒体课堂、生机勃勃,实现学生思维丰富的学习体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辅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勃勃的灵活性.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能够让教师将更多抽象化的教学内容,灵活生动地加以呈现,从而使教师节省板书的时间进行深度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熟练地掌握.例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来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移动与拼接.并将移一移、数一数等过程轻松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直观的感受去理解移动图形中的一部分,并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多媒体课堂通过视频、PPT、录屏等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包,围绕知识点开展精细化、碎片化的广泛教学,它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还能够使学生在图形的移动、分割、拼接中产生交叉、渗透和整合的数学思想,从而活跃他们的抽象性思维,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是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的灵活表现.同时,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生本”课堂的教育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善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设计出更为灵活的课堂教学创新.从而创建自由、自主、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学习空间,带领学生用活跃的数学思维自主探究,用丰富的想象能力转化具象的思维.最终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与时俱进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健,高本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J].中国新通信,2017(23):135.

[2]马继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64.

[3]于丽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实践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6(2):83.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设计策略高效课堂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让化学课堂教学起化学反应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