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作用机制与优化原则
2020-03-07徐爱杰
徐爱杰
【摘 要】有意识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推动班级发展的高阶表现。班主任要进一步厘清班级文化的教育本质、实践逻辑、阻碍因素,在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探索班级文化的优化原则,主动、系统、动态、平衡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作用机制;优化原则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助力学生自我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意识地进行班级文化设计与建设的班级,学生面貌会明显优于无班级文化建设的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突出班级文化的教育本质,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在分析学生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主动、系统、平衡、动态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是对学生成长期待的集中表达
理解班级的性质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起点。不同学者对班级社会性质的界定有一定差别,一般都把班级看作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特殊的群体或集体。中小学班级的特殊性在于班级目标的内在性,班级成员的发展是行动目标的指向对象,班级发展目标的内容是组织成员的教育性与成长性。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突出其作为教育单元的本质,例如教育性、成长性、半自治性等特征。对班级性质的这些基本认识应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班风等为其主体标志,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以及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1]。蒋莉苹认为:“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并成为班级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向班级核心精神靠攏。
班级文化是对学生成长期待的集中表达,其要素应指向学生本身。班级的信念、精神、价值观、制度与行为、外在物质环境等作为班级文化的体现层面,应具有鲜明的成长指导性,应体现出学生的发展目标,在表达上还应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身发展的期待。
二、学生成长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班级文化是以怎样的机制影响个人和集体发展的呢?班级精神、制度与行为建设以及物质环境等班级文化要素,既可以单独与学生联结并影响学生发展,也可以由几个要素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环境,对学生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
(一)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成长的思想起点
我们最常提到的班级文化的功能是:教育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3]班级文化之所以被学校和班主任所重视,成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全方位发挥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源于对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认可。
班级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是班级有基本的价值定位与精神追求,这是班级成员成长的思想起点。班级的制度、活动、环境都系统地体现本班的价值定位与精神追求,促使班级成员的行为有意义系统支撑、行为有价值感,从而有助于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班集体归属感的形成。
(二)班级文化为学生的行为赋予成长价值
从制度学的视角看,文化制度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行为选择。反之,班级文化影响下的个体行为也必然会展现出班级精神赋予的意义。
班级文化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发展,也就是说,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不当行为会得到及时修正,能向着正确的方向迅速发展。共同的价值理念使师生间、学生间、家校间的冲突减少,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可以被赋予意义。这些被班级文化随时强化了的有意义的行为成为学生进一步成长的阶梯。例如,在以“我们传递爱”为班级精神的集体中,有学生为方便同学而特意准备了洗手液,班主任就提醒学生感受其带来的关爱;有学生碰掉了同桌的铅笔盒,在“对不起”和“没关系”的对话中互相谅解,班主任就表扬他们“行为得体,传递了关爱”。班主任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关注以及与班级精神的联结,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并具有了持久的成长动力。
(三)班级文化引发学生高成长需要
作为“准社会”的班级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具体环境,这个环境是否具备高品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建构。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都对班级文化的作用过程有所研究和论述。社会心理学家伊恩·伯基特的研究表明:“自我”是在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对于自我的探寻,我们终归求诸他人,从他人的言语、态度、表情或行动中,看到反射回来的我们自身的形象/意象(Image)”“探寻我们自己的个体自我,其实是一项社会活动”“我们要想成为具备自身独有特性/身份/认同(Identity)的个体自我,首先必须参与和他人共在的、由历史和文化塑造而成的世界”[4]。
吉登斯认为,如果没有高于自身观念的其他价值观念或利益关怀赋予生活以意义,个体容易过于看重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倾向于孤零自处,陷入失范状态。这被吉登斯称为人的“二重性”[5]。可见,共享价值观念和共享精神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在涂尔干和弗雷克看来,“真正团结的可能性在于多个个体共享了他们的思想范畴”[6]。
以上理论结合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经验观察,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班级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机制可用图1直观表示。
减少直接管制、消减不良情绪也应是班级文化作用机制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与行动选择,才可能使班级生活摆脱“严苛管制”与“驯化”的嫌疑,才可能减少师生的倦怠与疲惫。
三、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克服的阻碍因素
通过对班主任的访谈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观察可以发现,阻碍班主任建设高水平班级文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班主任工作角度的不足。如把学校文化当作班级文化、把教育理念当作班级文化、复制已有案例、只抓集体成长忽略个体需求等。二是学校管理角度的不足。如学校文化活动任务偏多,挤占班级自主活动空间,客观上导致班级层面的文化建设不足;学校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常常相分离,使任课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交流与认同等。三是学校制度环境角度的不足。如有些家庭教育理念、社会风气等与学校教育理念有冲突,造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困难;学校教育之外,儿童成长过程经常直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权利、利益的强调;儿童偏少的家庭结构使家庭教育较少强调集体、他人利益等概念;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影响了班级丰富活动的开展;等等。
尽管以上几个方面的阻碍因素不同程度影响了班级价值观的确立与传递,但也应当看到,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环节中的落实,班级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的优化路径。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化原则
为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如下建议。
(一)班级精神与个体成长的紧密联结
首先,班级精神作为班级文化的集中表达,应从学生的角度定位,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发展期待,而不是外在的价值植入。教师需要对基本学情、自身特长、班级优势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或共同商议产生班级精神。产生指向学生成长的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其次,班级精神应能指导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班级精神在表达上,可体现为对学生发展的期待,如“做最好的自己”“宽容·关爱”“用双手传递爱”等,同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外化形象进行表达,如“葫芦娃”“白杨树”“帆船”等。班级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应与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相对照与互动,这样的班级文化才具有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
(二)班级精神的定位应体现动态与平衡
班级精神的动态是指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当学生的成长出现新的情况或进入新的阶段,班级精神的定位与表达应有相应的变化。
班级精神的平衡是指集体精神引领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平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经常发现教师把团结奋进、集体荣誉、关爱他人等作为班级精神追求,对学生的引领也是以利他、利群、利班为核心。教师强调的这些品质非常重要,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状况,否则班级精神的落实会缺乏基础,班级文化建设会缺乏活力。例如,针对班级中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文化时做了考量,提出了“关爱·宽容”的班级精神。随着班级文化的引领与学生心智的发展,学生间的相处越来越融洽,班主任适时地将班级精神调整为“尊重·责任”,引领学生学会尊重与责任担当。到了高年级阶段,为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努力奋进,“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新的班级精神。“关爱·宽容—尊重·责任—做最好的自己”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三部曲。
(三)与所有教师和家长共享共建班级文化
从教育的本质上讲,所有教师都承担着培养人的任务,都应该关心、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这也是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必要工作内容。例如,信息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制作了电子版班级毕业纪念册,使学生和家长大为感动。这一做法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让信息课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获得了成就感与归属感。
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班主任也应向家长进行宣传,以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参与。班级文化向家庭延伸,才能促进家校教育思想的统一并形成联合共育力量,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成熟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联合其他教育者,在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系统、平衡、动态的设计、调整与完善,才能最终获得。教师只要坚信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享受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26.
[2]蒋莉苹.力推班级文化建设,迎来班级管理的春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3):17.
[3]冯佳佳,张晓文.回顾与反思:我国班级文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7(6):10-17.
[4][5]伯基特.社会性自我[M].李康,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道格拉斯.制度如何思考[M].张晨曲,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