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学生艺术教育实践探究
2020-03-07俞林亚
俞林亚
【摘 要】有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学生在视觉空间和艺术领域存在明显的“孤岛智慧”。杭州市杨凌子学校基于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视角,以自闭症学生潜能的激发和身心功能的完善为立足点,积极探索自闭症学生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积极影响。实践证明,自闭症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艺术教育;实践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其核心障碍是社会性交往障碍、狭窄的兴趣和固执的行为模式。然而,自闭症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极大,有小部分学生表现出“孤岛智慧”,即在绘画、音乐、机械记忆、方位辨别上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这提示我们要重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的关注,在缺陷补偿的同时,还要注重潜能开发。目前,杭州市杨绫子学校自闭症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近几年招收的自闭症学生呈现上升趋势。学校认为,对自闭症谱系学生实施艺术教育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从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两个角度同时对自闭症谱系学生展开干预。实践证明,自闭症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
一、实践缘起:艺术教育应用于ASD学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艺术教育的弹性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
艺术教育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形式而言,艺术教育包含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绘画、陶艺等不同类别,有助于每个自闭症学生通过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二是从学习的梯度而言,每个艺术教育的类别可以从易到难划分出不同的梯度,以适应不同能力的自闭症学生的需求。以剪纸为例,学习内容可以从线条到简单的图形再到复杂的图形,线条的轮廓可以从粗线条到细线条,不同的梯度变化可以让所有学生受益。三是从影响力而言,艺术教育具有立德树人、启迪智慧、强健体魄、提升素养、发展个性、补偿缺陷、开发潜能等功效。
(二)艺术教育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沟通和表达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学生的核心障碍,艺术可以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并且提高其交流和表达能力。艺术教育用行动替代儿童的语言表达失能,用丰富的艺术语言材料和过程,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语言”,让艺术本身成为引起ASD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焦点,进而帮助儿童表达内心的欲望和想象。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孤岛智慧”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发现某些自闭症学生在视觉空间和艺术领域存在各种明显的艺术才能,如对曲谱过目不忘、能轻松学乐器、色彩搭配有天赋等。这正是自闭症学生“孤岛智慧”的表现。“孤岛智慧”的存在提示学校应立足学生的多元智能,以艺术为开发口,支持更多自闭症学生展示自己的潜能,为他们与世界沟通打开通道。
二、实践过程:学校自闭症学生艺术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一)藝术教育课程设置
学校设置并实施了艺术教育“2n”课程。“2”是指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中的“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n”是指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休闲和校本课程,具有丰富性和开发性的特点。“2n”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呈现艺术教育开发的无限可能性,其课程构成见表1。
(二)艺术教育实施
1.基于生本理念,实施“指导—探究式”教学
学校的艺术教育,运用审美观念为学生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对审美性质的敏感性,使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灵感和可接受水平,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尊重。教师不用成人固有的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表达,而是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实施“指导—探究式”教学。例如,对于学生作品中的图形、颜色、线条,较少思考其画的是什么东西,而应关注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描绘了怎样的内心世界。仅凭“画得像不像”的标准去衡量学生作品,是一种产品导向式的教学。它强调的是对作品的模仿,缺乏对学生创作的尊重。因为自闭症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加工有自己的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规定其创作的方法、步骤、颜色等,也不必要求其完成一模一样的作品,而是更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动力、材料选择、创作过程以及内心表达。
2.基于学生差异,选择艺术形式和教学形式
基于自闭症学生认知和动作发展能力差异较大的现实,教师可以选择适应性较广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每位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利用资源不断开发新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与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发了多样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器乐形式涉及非洲鼓、萨克斯、葫芦丝、电子琴等;绘画创作形式涉及油画、丙烯画、国画、版画、黏土画、线描画等。
教师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状况,采取个别化教学形式。实施个别化教学要注意三点: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增强物。其次,以学生已经具有的优势为前提,对教学情境以及任务执行的流程进行结构化设计,为学生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再次,在学生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每个学生的天性定制激发潜能的个别化教学方案,尽量保留学生的原生态,让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中发现、发展自我。
3.全程参与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艺术教育强调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领悟、操作和运用。因此“参与体验”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首先,教师要创建有利于稳定自闭症学生情绪和行为的,充满安全感、愉悦感、艺术感的体验环境,由此引领学生感受、领悟艺术之美,激发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其次,要基于学生能力和特殊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得会、学得好;再次,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及休闲活动中的迁移运用,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艺术休闲生活,如在学校能积极参与画展、舞会等综合实践活动,在家能专注地开展听音乐、绘画、做手工等休闲活动。
4.强调“双能共进”,促进学生同步进步
“双能共进”,是指针对自闭症学生的艺术教育应强调潜能开发和功能改善的同步实施。潜能开发是基于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视角,看到学生的优势能力,并用优势能力带动弱势能力发展;功能改善则从学生康复角度出发,力图通过艺术教育改善学生感知觉、语言、动作、人际交往、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如在绘画和手工课上,让学生习惯在喜欢的固定的视觉或触觉的媒材中,接受愉悦的刺激,接着再让他们感觉不同的媒材有不同的乐趣,最后训练学生对媒材的追视和寻找。
5.实施多元评价,多维促进学生发展
艺术教育坚持多元化评价,具体表现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自评、师评、同伴评、家长评、社会评;评价内容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评价形式坚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包括课程本位量化评价、档案袋评价、表现性任务评价、作品展示、动态评价、观察评价、衍生品开发等。图1是某学生的黏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前后对比图,是个别化目标评价的列举,可以看到学生能力的显著提升。
又如图2与图3分别是教师提供的范例与学生的作品。学生创作完毕后,教师做出如下点评:学生不但基本画出物体的形,而且进行了重构,尽管对物体大小的把握不是特别精确,但整个画面是和谐的。学生作品的单色运用合适,其对比色彩纯度比范例更高,非常好看,但在颜料的干湿调节上还把握不足。从点评来看,虽然教师提供了范例,但很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人表达,因此学生的作品是全新的创作,更具备本真和现代感。至于颜料的干湿度,教师可以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引导,也可以通过为其准备干湿合适的颜料的方式予以支持。
(三)自闭症学生艺术教育的保障
1.教学资源:校内外互补
对自闭症学生展开艺术教育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舞蹈、绘画、手工、唱游与律动等课程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日常导师,同时学校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如知名画家、各类艺术团体或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师生、民间工匠等做指导,拓展了艺术指导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家长也是支持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艺术专长的家长可以直接辅助学生学习,没有艺术造诣的家长同样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在家完成训练、送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等方式给予支持。学校还通过各类公益组织发布信息,发动有爱心的社会人士、企业为艺术教育捐赠诸如画板和画框等艺术教育物资或提供各类艺术教育资助。
2.社会延展:共创展示平台
学校还积极联系社会机构,共同为学生提供、搭建展示的平台。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少年儿童世界和平海报作品征集、中韩人寿台历设计等各级各类的艺术类比赛或展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杭州之江路的墙绘活动、公益拍卖活动等,激发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自豪感;学校与美术馆合作,连续五年在自闭症日举办自閉症儿童公益画展,并在画展上进行拍卖,学生在社会关注中得以发展(见图4);学校还与设计单位、商家开展合作,将学生的艺术作品开发成各类衍生品,如印制着学生作品的衣服、雨伞、杯子、丝巾、鞋子、环保袋、书签、抱枕等商品,通过实体店进行出售,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同样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由此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见图5)。
三、自闭症学生艺术教育的生态效益
(一)学生成长
学生是艺术创作的最直接参与者,他们在艺术教育中得到以下方面的明显提升:找到兴趣点,发起主动沟通;自信心得到提升;有事可做,专注力提升,情绪行为问题减少;创作能力和质量更优;休闲能力提升;成为精神产品和物质财富的生产者。
(二)家长成长
自闭症学生的进步,让家长看到希望,更愿意为孩子付出,家校合作也更顺畅。家长不仅在课余时间继续寻求适合孩子专业发展的培训机构,而且为学生提供未来生涯谋发展的资金和机会。如一个身为画家的家长主动提出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独立工作室,实施签约画家制度,激励学生学习和创作,引导学生融入社会,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成长
随着自闭症学生艺术教育的实施,学生与家长的成长更为迅速,也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自身专业成长中。教师主动参与各类培训、教研活动,或者在学校支持下脱产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以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主动学习特殊教育理论,了解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手段,将艺术治疗与艺术教学进行融合;联系学生实际,尝试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坚持个人专项艺术技能练习,扎实艺术功底,追求专业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参与各类艺术展,感受大师风范,提升艺术修养。
(四)社会效益
学生的艺术作品是社会了解自闭症群体的新路径,甚至成为自闭症群体与社会对话的一种媒介。社会大众从中看到自闭症群体的潜能,对自闭症学生的认识发生改变,开始认同甚至更为全面地看待他们的能力,为自闭症学生融入社会赢得了更多理解和支持,有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学生从自己的作品赢得社会的认可中体会到,自己不仅仅是接受社会支持的人,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也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特殊教育信息网.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EB/OL].http://www.tejiao.net/kangfu/guduzheng/472.html.
[2]潘虹梅.浅谈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J].青年教师.2018(2):62-63.
[3]Richardson.自闭症语言:艺术、表达疗法和建立与患有自闭症儿童的关系[C].2009年中国第三届创造艺术“艺术与自然健康”国际会议,2009:27-29.
[4]肖晓玛.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个层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3):53-56.
(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