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筝溯源

2020-03-07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蒙恬天水音乐

李 青

(天水市麦积区文化馆,甘肃 天水741020)

筝,又称秦筝、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普遍的说法,认为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广泛流传,至今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根据是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礼记》一书中有关于筝的记载。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筝》:“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之所以称为秦筝者,因为这种乐器最早是由秦人发明创造的。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所谓秦声,就是许多人一边敲打着瓮、缶之类的盆器作拍节歌,一边弹奏着秦筝,拍着大腿歌唱,听着这种音乐,使人快乐,这才是真正的秦地音乐啊!

筝究竟发明于何时?是由什么人发明?它最早产生于何地?筝为何又称秦筝?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较少,论者多依据有限的典籍记载,陈陈相因,似乎形成一种流行的看法。

一、秦筝的发明与发展演变

关于秦筝的发明,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分瑟为筝说。唐代赵璘在《因话录》里说:“筝,秦乐也,乃瑟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朝的丁度在《集韵》中也写道:“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之为名。”《乐道类集》中则曰:“或云:素有綩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终引破,终为二器,古名筝。”在“分瑟为筝说”的这几个故事里,都认为筝的产生乃是分瑟的结果。对于这种说法,普遍认为毫无科学根据。因为父子破瑟,兄弟破瑟,姐妹破瑟,都是无目的地去“争”,把好端端的一件乐器争扯成两半,部件破碎,残缺不全,显然有悖常理。

其二是筝筑同源说。根据《风俗通义》记载:“筝,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又据《说文解字》:“筝,五弦,筑身乐也。”可见早期的筝,与筑极相似。战国时期,“筑”为关东六国所喜爱,而“筝”则在秦国十分流行。这在《史记·刺客列传》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皆有反映。筑的形制是什么样子呢?北宋陈旸在《乐书》里写到:“筑之为器,大抵类筝,其颈细,其肩圆,以竹鼓之,为琴……品声按柱,左手捩之,右手以竹尺击之,随声应律焉。”可见早期的筑为竹制、棒状、细颈,五弦乐也。筝的形制除《风俗通义》和《说文解字》有筝形的如筑的介绍外,宋代徐铉校定重刊的《说文解字》则说:“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宋代丁度《集韵》曰:“筝,古以竹为之。”可见,古代筝形如筑,竹制。筝与筑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或可说筝筑是同源的。

其三是蒙恬造筝说。关于蒙恬造筝的说法,在不少文献中提及。应劭《风俗通义》:“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陆法言《切韵》中说:“筝,秦蒙恬所造。”《隋书·音乐志》:“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筝者,蒙恬所造也。”此外,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宋代曾三异《同话录》,明朝黄一正《事物绀洙》等书,也都认为筝是蒙恬所造。但也有提出异议的。晋朝傅玄,后晋的刘昫等提出了否定的意见。刘昫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说:“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

现就以上诸说,加以分析考释。

父子破瑟,兄弟破瑟,姐妹破瑟而为筝的说法虽然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传说,但任何传说不全是凭空编造,在传说的背后必然折射出一定的历史影子。正如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所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管,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恩格斯的这段话虽然论述的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但对我们正确认识文学艺术的起源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使我们认识到文艺起源于劳动,一切文艺现象都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表现和结果。用这样的观点来考察筝的发明创造,当使我们获得新的认识。

“筝”从竹争声。竹表示筝的材质,而“争”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则像上下两只手在同时抢夺一件物品的形状。这两只相争的手,在后来的传说中被演绎为父子之争、兄弟之争、姐妹之争。但其中淀沉的史实却被人们忽略了。“争”什么呢?我们认为与人们劳动的动作有关。《说文》:“争,引也。凡言争者,皆谓引之。”又《说文》:“引,开弓也。”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所谓“引”,就是开弓射箭。凡开弓,必须左手持弓,右手张弦,这个动作就是“争”。而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开弓射箭时,当箭离弦的一刹那,张力饱满的弦因骤然收缩,便会发出“铮”的一声。我们推测,古人因受此等情形的启发而发现“弦”的悦耳的声音,便逐渐发明了弦乐。所以,后来的弹拨乐器之上所张发声之物皆曰:“弦”。“弦”字从弓便可看出原始的意义来。

从考古的方面来说,琴、瑟、筝皆有出土文物,唯筑无。湖此随县的曾侯乙墓,曾出土战国时期的十弦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25 弦瑟,木制,首尾两端髹以黑漆,通体光素。江西贵溪曾出土战国时期的两件秦筝,一件稍残,一件器身基本完整,用硬质独木斫成,为十三弦。江苏吴县长桥村战国墓出土秦筝一件,筝身用枫木制成,面板以桐、杉一类木材为之,为12 弦。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筝并不是由竹子做成,而是木制。可见筝的制作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知道,一件新生事物的推广流传,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在2500 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信息传递十分缓慢,筝由秦地已经流传到遥远的今江西、江苏等地,可见其流传过程经历了漫长久远的时间。如果说秦人进入关中以后才发明了筝,当不会很快便流传到江南一带。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那么,在筝的改造与流传过程中,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呢?当然是秦人。

公元前872 年,周孝王封非子为附庸,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秦与西戎、周王室关系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秦人从此恢复了嬴姓,也拥有了新的族号——秦,后人习称的秦人、秦族、秦文化即由此而来。就秦人的崛起和文化特点而言,陇右天水才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传统认为秦人音乐是“穆公时,取风西音,作为秦音。秦之有音乐,盖始于此。”但事实上秦人音乐是秦人早在天水一带生活期间就发展起来的。秦人的音乐被称为秦声、秦音,是秦人在天水等地古老的西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殷商时整甲始作西音,后周昭王时,辛馀靡有功,被封为诸侯,立国于西翟之地的西山,继承了整甲的西音传统。秦穆公时,又把西音发展成了秦音。这说明,辛馀靡之后,西音的继承者就是活动于天水地区的秦人,经秦人的改造发展、秦穆公时西音终于成为秦人化的秦音。《郑氏诗谱?秦风谱》:秦仲之时“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国人美之,秦之变风始作。”《诗序》亦云:“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礼见“歌秦曰此之谓夏声”。杜预注云:“秦本在西戎汧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耳。”可以说,秦仲是秦人革新民间音乐的第一个关键性人物,是“变风”的始作俑者。《诗经·秦风·车邻》篇中描写秦仲时(公元前845 年—822 年)秦地两位友人见面,高兴地并肩而坐,弹瑟吹簧。瑟、簧乐器的出现和弹奏,反映了秦仲时秦地音乐的发展和普及。而此时的瑟,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就是后来被称作的秦筝。瑟、筝的关系前文已述及。而由瑟到筝的改良应当是从秦仲至蒙恬在世时约六百年间完成的,秦人音乐的发达情况,我们还可以从考古资料中得到佐证。在甘肃礼县(原属天水地区)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乐器编钟和石磬发现。这套编钟大小相次,现存九只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石磬也应是一套,现礼县博物馆存两件。编钟和石磬在礼县秦公大墓的出土,标志着秦人音乐在秦国建立前后,已相当发达。这其中不排除秦筝的发达。由于秦人音乐是古代华夏族与西方戎狄音乐融合创新的产物,所以具有古朴无华的特点。荀子在谈到在秦地的观感时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以比较简单的曲调吟唱,又以瓦器作乐器,伴以弹筝吹埙,大概是秦地民间音乐的一大特色。李斯形容这种音乐为“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不难看出,秦人在天水的发展阶段,是秦人音乐文化由产生到升华为“秦声”的关键时期。这一承前启后的阶段,奠定了秦人音乐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秦人精神风貌、审美艺术传统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记录。

现在我们再来辨析蒙恬造筝的说法。

前已所引,关于蒙恬造筝的说法在许多典籍中出现。而晋朝的傅玄,后晋的刘昫则否定这种说法。根据史实推断,蒙恬造筝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但蒙恬改造筝的说法却是可信的。

《风俗通义》一段文字中有“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上句曰“改作”,下句曰“造”,显然后文承前文而来,此处“造”明确是“改造”之意。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则干脆说:“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为瑟,易竹以木”。清代训诂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具体说明:“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为十三弦。”由于有以上古籍为证,所以1979 年出版的《辞海》在“秦筝”条目下明确写道:“相传秦人蒙恬改制,故名。”

蒙恬是战国名将,文武全才,擅长文学和书法。相传毛笔就是由他发明,并且雅好音律,对古筝演奏技艺深有研究,被秦人视为楷模。唐朝诗人李峤在咏筝诗里写道:“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歌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可以说,蒙恬是继秦仲以后的又一个改造秦筝即秦声的关键人物。

值得指出的是,蒙恬是战国时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人,是典型的秦人。他是秦人,既懂古筝,又生活在军旅,有改造古筝的条件与需求。

二、秦地的历史范畴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自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至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 年)迁都关中,秦人以西垂即今天水一带为根据地,经14 代历时三百多年。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活动和发展,是秦人、秦族、秦文化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阶段。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缺乏,记载混乱,以及传统观念的局限,秦人在天水这段早期的建国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提到“秦”,自然联想到陕西,以致把秦人发祥起身的最早地域——天水,反倒忘却了。一些人甚至认为“秦”与天水无关。这是多么无知和可悲的事啊!秦地的历史范畴不清,普通人认为秦筝当然最早出现在陕西。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搞清了秦地的历史范畴,秦筝归属之争自然明了。

秦人的始祖母女脩大约是与舜同时代的人,这位颛顼族的裔孙女与少昊族后裔结合而生大业。大业又娶黄帝族的裔孙女华为妻,生子大费。人们认为大业和大费父子就是辅佐舜和大禹的皋陶与伯益。伯益是辅佐舜、禹的名臣,他又与虞舜族姚姓联姻,并被舜赐姓嬴氏。所以,伯益的后代即秦人便自称为“伯益之后。”大禹死后,启杀害了伯益,给秦人先祖及部族造成沉重的打击,迫使秦人从原居地向外迁移逃避。伯益的二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又被启安抚性地封侯。从此,这两支秦人的子孙在中原各地不断繁衍扩展。夏亡后,这两支秦人的首领世代诚心辅佐商王,屡建功勋,并取得诸侯的政治待遇。据《史记》记载,秦人即嬴姓后裔曾被封为诸侯而建国的就有十三个。

自孟戏、中衍开始,秦人与商朝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可惜自中衍以下到商末胥轩之间,数代秦人首领在史籍中没有留下姓名和世系。商代末年,周人兴起于西部。商王为牵制周人,将可靠的秦人派往周人居地关陇的西侧天水一带。于是,秦人首领胥轩率族前往天水,在“西垂”定居下来。

中潏的孙子是商纣宠臣恶来。恶来的儿子女防一支是天水西垂的秦人,就是后来秦国的建立者。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非子为周孝王养马,“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土为附庸,邑之秦”。

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后,便带领一部分秦人进入今天市清水、张家川两县一带的秦,开辟出一块新居地。

非子死后,他的儿子秦侯继续致力于非子开创的事业。公元前847 年秦侯死,公子伯继位仅三年即亡,接着是公伯子秦仲继位。秦仲是继非子之后,秦人建国史上又一位杰出的首领,也是“秦音”改革的始作俑者。秦仲在位23 年,后战死,其子庄公继位。庄公在位时间长达44 年。公元前778 年庄公死,襄公继位。秦襄公因救周护驾,为东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被周平王正式授予诸侯爵位。这是秦人自中潏入居天水以来,十三代秦人历时300 余年子孙相继,艰苦创业的结果。公元前765 年,襄公之子文公继位于西垂宫。公元前762 年,秦文公东猎到达汧水和渭水会合的地方——“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县水莲寨附近)。文公看到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沛,地理嘉美,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便决定“即营邑之”,在这里建立新都。这是秦人首次举族东迁关中西部,秦国历史翻开了“关中时代”的新一页。

这一年是公元前762 年。●

本期插图均为雷希文国画作品

猜你喜欢

蒙恬天水音乐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
音乐
声名狼藉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