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
2012-04-24张庆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2012年4期
我国素有“恬笔伦纸”之说,人们习惯上把毛笔的发明权归于蒙恬,而且历代的笔工们也都奉蒙恬为“笔祖”。韩愈《毛颖传》云:蒙恬猎于中山,“围毛氏之族,拔其豪(毫),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在文章中,韩愈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毛笔的来源,也是因袭“蒙恬造笔”的说法。
但“蒙恬造笔”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事实上,早在蒙恬之前就已经有毛笔了。
甲骨文中就有“笔”字,其字形为手持毛笔书写状。笔的下端为三叉形,似表示笔头为毫毛做成。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一般都很美观,尤其是青铜器时代的辛店遗址陶器,纹饰更为复杂,而且纹饰间还点缀着犬、羊的图案,有的还图绘着人形纹。如果没有毛笔做工具,怎么能够绘出如此复杂、精细的纹饰和图形呢?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庄子》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在外者半。”这儿的所谓“舔笔”,就是将笔锋舔舔,使其尖利。很明显,这里的“笔”指的就是毛笔。
最有力的证据当是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长沙的战国古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这证明了毛笔并非为蒙恬所发明。
我觉得,西晋崔豹《古今注》中的说法较为可信:“古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秦蒙恬始以兔毫、竹管为笔。”很可能蒙恬曾对毛笔的制作工艺做过较大改進,使之更趋于完善。
(摘自《张庆文集·文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