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常用生殖激素在养猪生产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2020-03-04作者单妹晏向华凌宝明张冠群李剑华

广东饲料 2020年4期

◆作者:单妹 晏向华 凌宝明 张冠群 李剑华

◆单位:1.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2.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分子营养实验室

生殖激素是家畜体内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并调节生殖过程的功能性激素,其变化水平对家畜繁殖性能影响很大,目前生产中使用生殖激素主要用于诱导发情、诱导排卵、助产、诱导分娩等,所涉及到的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HCG)、前列腺素(PG)等。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以提高母猪的发情利用率,增加母猪产仔数和产仔胎次、控制集中分娩等。但如果滥用可能导致母猪生殖机能紊乱,造成繁殖机能障碍等问题,为了在生产中准确而有效地使用生殖激素,现将几种常用生殖激素应用原理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希望为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诱导母猪发情

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理性不发情,此时母猪处于排卵间期,卵巢上没有成熟卵泡。二是病理性不发情,即卵巢机能衰退、卵巢囊肿、生殖系统炎症及持久黄体等。三是营养性不发情,即母猪过肥或过瘦,饲料营养单一等。青年母猪不发情多数属于生理性不发情,主要由于卵巢处于静止或活动水平较低,垂体不能分泌足够的GnRH 来促进卵泡发育, 此时如果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 可促使卵巢活动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使母猪表现出发情症状。

GnRH 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的一类生殖激素,能促进垂体前叶释放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FSH 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会进一步刺激母猪表现出典型的静立发情行为。LH可促使母猪卵巢血流加速,促进卵泡成熟引发排卵,并促进黄体形成并分泌孕酮,所以FSH 和LH 协同作用效果更明显。促卵泡素的提纯比较困难,且纯品很不稳定,目前尚无提纯品。PMSG主要存在于孕马的血清中,与FSH 的功能相似,能明显促卵泡生长发育,由于它可能还含有类似LH 的成分,因此能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促进正常发情,刺激增加排卵数。PMSG 来源广,成本低,作用半衰期较FSH 长,应用广泛,常与HCG 使用。但因其是糖蛋白激素,多次连续使用易产生抗体而降低使用效果。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孕妇胎盘绒毛的合胞体层产生,其化学结构和功能与LH 相似,可促进母畜性腺发育,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 故常于PMSG 一起用。PG600 是由PMSG 和HCG 经过特殊工艺制成,诱导发情效果要明显好于单一激素。

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泡内膜细胞、卵泡颗粒细胞、肾上腺皮质和胎盘。体内激素有: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主要有乙烯雌酚、乙炔雌二醇、己雌酚、双烯雌酚等,主要是维持雌性动物生殖道的发育、第二性征,诱导发情行为,刺激子宫和阴道腺上皮增生、角质化、并分泌细胞黏液,为交配活动做准备等。单独使用雌激素虽可诱导母猪表现出发情症状,但一般不排卵,属于无效发情。如果长期使用雌激素处理,还容易造成母猪卵巢机能衰退和卵巢萎缩,出现顽固性繁殖障碍。

2 促进排卵提高母猪繁殖成绩

卵泡的发育过程一般分为2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是腔前卵泡阶段, 此时一般不需要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第二个是腔卵泡阶段,此时缺乏促性腺激素则易造成卵泡闭锁。自然状态下,体内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足以维持卵巢上全部卵泡的生长发育, 最终仅有少数或部分卵泡能够发育成熟并排卵, 而其它的只能闭锁退化。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补充外源促性腺激素,来促使卵巢中本应闭锁的那部分卵泡发育成熟并能排卵, 从而达到提高繁殖成绩的目的。

FSH 能提高卵泡细胞摄取氧的量,增加蛋白的合成,一般来说,FSH 主要影响生长卵泡的数量,在LH 的协同下,激发卵泡的成熟,诱发排卵并使颗粒细胞变成黄体细胞,FSH 和LH 协同作用,可使卵泡大量发育和成熟排卵。类似物PMSG 既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放,又能促进黄体形成,其效果优于PMSG 和HCG 单个药物处理。GnRH 及其类似物在牛繁殖上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但在猪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原因分析有二:一方面,猪卵泡的发育除受到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外, 可能还受自身先发育成熟大卵泡产生的抑制因子调节。另外,刘干斌(2006)等研究发现用LRH-A3(促排卵素3 号)对地方性品种高产母猪的效果不理想,可能由于地方品种母猪本身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排出成熟的卵子数比较多,使用LRH-A3 的意义不大。

3 诱导母猪集中分娩

分娩的发动信号来自胎儿丘脑下部- 垂体轴,引起相关内分泌激素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激素变化情况:孕酮水平下降- 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子宫肌开始发生自然收缩-PGF2α 水平急剧上升- 松弛素上升使宫颈和产道发生松弛和开张,并协同催产素使子宫出现节律性收缩- 分娩启动。分娩前PGF2α 的分泌达到峰值,其与催产素协同作用,使子宫肌的阵缩力达到最强,从而保证胎儿及时顺利排出。上述分娩激素机理,构成了应用PGF2α 及其类似物激素,来人工控制母猪分娩的基础。

在现代化大型猪场,控制母猪相对集中在白天产仔,有利于接产、助产、寄养和实行“全进全出”等生产管理。天然PGF2α 提取困难,在体内的半衰期短,活性范围又很广,容易产生副作用。氯前列烯醇是PGF2α 类似物,在目前常用的PGF2α 及其类似物中,具有促进黄体溶解,降低孕期黄体酮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对平滑肌的收缩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同时,它具有作用时间长、活性高、副作用小、成本低等优点。一般在妊娠114-115天时使用效果较好,通常在用后(18.4±3.5)小时左右分娩。氯前列烯醇用于诱导母猪分娩,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在国外普遍应用,但因氯前列烯醇具有使子宫颈松驰的作用,如果提前使用(妊娠112d 前),可能会造成母猪滑胎、早产等现象,显著增加产死胎率和降低新生仔猪存活率,氯前列烯醇用于子宫收缩时,剂量不宜过大,以防子宫破裂。同时,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该药物对母猪下一胎的发情、排卵有不良影响,故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和时间。另外该药易被皮肤吸收,操作要谨慎,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洗掉。

4 促进分娩,缩短产程

催产素(oxytocin),是由下丘脑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神经激素,可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还可刺激乳腺导管上皮组织细胞收缩,引起排乳。其商品名为缩宫素,临床上主要用于催产、胎衣不下、催乳、子宫复原等。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负效应。

4.1 增加死胎

猪属于弥漫型胎盘,由于催产素主要作用于母猪的子宫体,对子宫颈作用较弱,只有在子宫颈完全打开后才可注射催产素,否则由于子宫体的剧烈收缩,未产出的胎儿在子宫内过度挤压,易造成脐带断裂后得不到氧气闷死在子宫内。若骨盆狭窄,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还可能造成子宫破裂。

4.2 自净功能下降

催产素引起羊膜一次性破裂、羊水一次性流失,可能造成产道干涩而导致滞产,没来得及排出的胎儿、胎衣甚至恶露留在子宫内。另外,当高剂量时,子宫肌收缩过度疲劳而瘫痪,可能造成部分胎衣、恶露留在子宫内,引起子宫炎。

4.3 导致母猪初乳丢失

滥用催产素导致母猪初乳丢失,仔猪易得黄、白痢等病,仔猪成活率低。

5 使用外源性生殖激素时的注意事项

生殖激素主要的作用特点:在血液中其活性丧失很快、量少作用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功能无种间特异性。同时激素浓度的高低影响另一种激素分泌,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生产,恢复母猪生产力,所以要熟悉激素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使用禁忌、存储条件等。使用时还要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生殖生理特点,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激素,使用时间要准确,用量不可随意加,以免造成体内其他激素的分泌抑制。

6 小结

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以提高母猪的发情利用率、增加母猪产仔数和产仔胎次、控制集中分娩等,但生殖激素的合理应用必须建立在正确饲养管理的前提条件下。正确合理的饲养管理,才是母猪繁殖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生产中为准确而有效地使用生殖激素,需要正确认识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及效价、半衰期等,把握好对症和适度这两个关键点,不能滥用,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