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蛋鸡市场趋势分析
2020-03-04编辑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编辑┃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郭 妍
12014 -2019年广东省蛋鸡市场发展情况
2013 年“H7N9”事件的冲击,使2014 年全国范围的产蛋鸡存栏下降。年初受疫情影响“,市场谈禽色变”,蛋价一路狂跌。疫情影响退却后,蛋鸡养殖行情“面目全非”,蛋鸡存栏一度降低至往年的近7 成,鸡蛋产量下降5%左右,供应的持续偏紧,导致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并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和2013 年相比,2014 全年蛋鸡产业生产效益良好,商品蛋鸡养殖利润超过30元/只,并且鸡蛋和淘汰鸡价格处于历史高水平,蛋鸡市场扭亏为盈,创近3 年新高,蛋鸡业成为畜牧行业中效益最好的一个产业。
2014 年广东省鸡蛋零售价格持续上涨,8 月达到最高点6.74 元/斤,比2014 年1 月上涨19.93%。随着2015 年下半年蛋价回升及饲料成本趋降,极大刺激了蛋鸡养殖户的补栏热情和外来资本投资蛋鸡养殖行业。
据悉,山东、广东、河南、江苏人均鸡蛋消费超过16 千克,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30%。与消费量相比,广东省的蛋鸡自给率却不足30%。2015 年,广东省鸡蛋消费150 万t,自给只有40 万t,大部分靠外省调运供给。广东蛋鸡存栏1500 万只左右,但全中国存栏有14 亿只,开产12 亿只,广东的销量占整个中国的销量不到15%的水平,前景很大。资本市场也大量涌入广东省蛋鸡行业,大企业投产大规模的鸡场,中小蛋鸡企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创造更高的收益。
正因为省内蛋鸡养殖产业的逐步成熟,促使2015 下半年至2016 上半年鸡蛋产能明显增加。2016 年末广东省蛋鸡存栏2000 万只,同比增长33%;鸡蛋产量33.3 万t,同比增加15%。由于鸡蛋产量的上升,鸡蛋市场供过于求,导致2016 年广东省鸡蛋零售价格一直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企业盈利逐步降低。在第四季度,省内蛋鸡市场陷入低迷状态。
特别在2017 上半年,为防控H7N9 疫情,珠三角城市多处活禽交易市场临时性休市,淘汰蛋鸡即使降价,仍然难以销售,蛋鸡养殖规模难以缩减,导致早应淘汰的蛋鸡继续生产,鸡蛋供应不断增加。再加上,广东省本地鸡蛋由于场地租金、人工成本等方面都比外省高,外地鸡蛋在价格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冲击本省市场。为了减少亏损,养殖户、批发商不得不共同采取降价方式,刺激消费,加快鸡蛋去货速度,进一步拉低了鸡蛋的价格。
好在2017 年下半年由于前期补栏少,在产蛋鸡存栏量下降,鸡蛋供应量随之下降,鸡蛋供需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蛋鸡市场逐渐转亏为盈。另一方面是受《“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影响,广东省继续开展禁养区、限养区内畜禽养殖业清理整治,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被迫搬迁或关闭,蛋鸡养殖业治污压力持续增加,蛋鸡存栏下降,鸡蛋供给量明显减少,导致下半年蛋价逐渐回升。
2018 年全年鸡蛋市场形势稳中趋好,蛋鸡存栏逐步回升。尽管由于环保问题拆迁清退了不少地区的中小散户蛋鸡场,空出了产能,但大集团的规模蛋鸡场建设一直没停歇,保障了鸡蛋供给,养殖盈利区间不断扩大。加之非洲猪瘟爆发导致广东猪肉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带动淘汰蛋鸡和鸡蛋价格上升。
2019 年上半年蛋鸡市场行情被看好,积极淘汰换新,蛋鸡补栏量和6 月末存栏量均有增加,不过由于2017 年补栏量少,在产蛋鸡数量有所减少,上半年鸡蛋产量有所下降。据广东省菜篮子蛋禽基地数据,2019 上半年蛋鸡补栏量同比增5.4%,存栏量同比增4.3%,鸡蛋产量同比减9.5%。2019 年下半年家禽市场交易量稳步上升。全面免疫禽流感之后,省内无禽流感疫情,家禽市场除按正常规定的一月一休市之外,市场开放交易情况良好。同时,非洲猪瘟利好禽类消费,作为同类消费产品,家禽消费量有所增加。
2 广东省蛋鸡市场的特点
第一,需求大,缺口大。从各方面的数据调研可知,全国范围内鸡蛋供需缺口最大的是广东省,每年流入量约为162 万t,其次为上海(约75 万t)、浙江(约64 万t)、北京(约51 万t)。以广东省为例,按照一人一鸡的标准,应该配套1 亿只蛋鸡以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但事实,广东省的蛋鸡存栏仅有2000 万只左右,缺口达到8000 万只。而粤港澳大湾区中,按每人一天一蛋的配置,2000 万蛋鸡产能远远无法满足粤港澳大湾区6800 万群众的消费需求,蛋鸡养殖和鸡蛋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广东鸡蛋价格具有一定的季节性。2 月份蛋价为全年的低位,随后3-5 月受鸡蛋消费低迷及到车量维持高位影响,蛋价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进入6 月份,蛋价需求逐步好转,同时在8、9 月份到车量减少,6月份蛋价逐步回升在8 月份涨至全年高点;随后受节后需求表现平淡影响,9 月份后蛋价回落。
3 广东省蛋鸡市场存在问题
第一,缺乏自己的品牌。我国禽蛋生产布局呈现集中于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河北),而南方蛋鸡产业规模远小于北方。在我国十大蛋鸡排行榜中,广东省的蛋鸡企业占比较少,可见我省的蛋鸡养殖市场还有待开拓,属于自己的蛋鸡品牌还有待建立。毕竟广东省要打造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积极的示范作用的粤港澳大湾区。那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塑造健康湾区的重要支撑。蛋品作为“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应趁势崛起建立自己的大湾区品牌,争取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生产成本过高。从大规模蛋鸡养殖场主主动参与直接生产来看,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不愿意从事与养殖有关的工作,因此想要以市场上同样的工资招聘养殖劳动力只会越来越困难,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已经成为大规模饲养场生产成本控制的又一大障碍。除了劳动成本外,还有场地成本高昂也是蛋鸡养殖场建设的一大阻碍。前者的解决办法则是通过使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来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后者则需要政府的补贴支持。
4 广东省蛋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4.1 蛋鸡养殖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农业人口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稳定增长,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解决就业和脱贫致富为目的进入蛋鸡养殖行业的农户越来越少,小规模的蛋鸡养殖效益不断下降,会促使小规模养殖主体加速退出。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将促使现有蛋鸡养殖企业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高蛋鸡养殖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水平,减少人工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水平,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全国蛋鸡饲养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蛋鸡养殖场及蛋鸡饲养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市场集中度逐步上升。随着我国蛋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在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与市场均衡化的同时,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合作成为未来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趋势。
4.2 重视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蛋鸡生产深受疫病之害,导致生产不稳定及市场的波动。造成疫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物安全意识的淡薄与生物安全措施的缺失。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布局、科学的场区规划和标准化建设、规范的检疫措施及落实、投入品检验与控制、病死畜禽和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等关乎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未来我国蛋鸡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需求出现新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市场上安全性高、品质优良的食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欢迎。对于鸡蛋产品,消费者仅凭外观难以准确判断鸡蛋的品质。与普通鸡蛋相比,品牌鸡蛋的优势之一即在于责任可追溯,品质更有保障。
4.3 品牌化趋势
我国蛋鸡行业迎来了优质品牌化时代。近十年来,蛋鸡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快速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苏丹红鸡蛋”、“三聚氰胺”、“H7N9”等事件更加快了行业的整合。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康家庭,他们对鸡蛋的关注集中在品质、安全和新鲜三个方面,价格敏感度相对较弱。
随着我国小康家庭数目的持续增长,品牌鸡蛋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目前我国品牌鸡蛋还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全国性知名品牌和区域强势品牌数量较少,消费者对鸡蛋品牌的认知度普遍不高,品牌鸡蛋生产企业若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专业的品牌策划、营销推广,抢占消费者心目中优质鸡蛋品牌的位置,就可能成为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市场中的强势品牌,甚至领导品牌。
4.4 鸡蛋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目前我国居民鸡蛋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鲜蛋消费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改变,鸡蛋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且呈现多样性特点。一是鲜蛋产品的功能多样化:消费者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之外,更加追求鸡蛋的多样化功能,对富硒鸡蛋、高能鸡蛋、低胆固醇鸡蛋等特殊营养鸡蛋的需求持续增长。二是鲜蛋的安全性能逐步增强:目前我国部分蛋鸡养殖场已经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鸡蛋的生产认证,安全鸡蛋的生产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鲜蛋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在超市、农贸市场购买等传统主流销售方式基础上,近年来涌现了网上销售、宅配送或电话、微信营销等多种销售模式;新销售模式下鸡蛋加工分装后直接配送至消费者,有效减少中间运输环节,既能降低销售成本,又能保持鲜鸡蛋的品质和营养。四是鸡蛋制品多样化:我国鸡蛋加工转换程度较低,欧美发达国家鸡蛋加工比例可以达到20%~30%,而我国的鸡蛋加工比例大约只有1%~2%,蛋制品加工行业利润较高,发展潜力巨大。
4.5 专业化的青年鸡养殖成为行业新角色
近几年青年鸡在全国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部分种鸡养殖企业不仅出售鸡苗,同时还增加了雏鸡的育成环节,向养殖户提供不同日龄的青年鸡。整体来看,南方地区养殖户对于青年鸡的接受程度高于北方地区,大部分养殖户直接采购青年鸡,北方地区养殖户出于担心青年鸡质量与降低成本的角度更愿意购买鸡苗自行育成。
目前整个青年鸡行业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行业标准,随着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青年鸡养殖将在行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4.6 “互联网+”蛋鸡行业发展新思维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思维,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大势所趋。2015年6 月24 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部署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相关支持措施,现代农业等11 个重点领域锁定其中。2016 年1 月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借助“互联网+”的春风,互联网同蛋鸡产业结合后带来新的革命,促进营销变革和产业升级。
4.7 促进动物福利的实施
现阶段,中国畜禽养殖业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而对于动物福利则关注较少。基于此,中国要全方位提高家禽养殖各个环节中的福利水平,需要从推行健康、无公害家禽标准化饲养理念着手,在提高中国家禽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的同时,逐步改善家禽饲养福利水平。在动物福利立法过程中,要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公民对动物福利的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同时要做好关于养殖福利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广大的农村和城郊的养殖场、屠宰场,使动物福利的概念为人所重视,逐步为多数养户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