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途径研究

2020-03-04冠,于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导师制入学适应性

王 冠,于 蕾

(1.吉林工商学院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130507;2.吉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高校的管理者已经越来越重视新生入学的适应性教育,适应性教育开展的优劣,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00后”已经成为高校新生的主力军,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他们的思想状态、经济条件、事物认知能力已经发生改变,他们获取知识和讯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直接性,高校应该结合这些变化,尝试探索新的适应性教育模式,为教育、引导和服务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1.解决大学新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中学阶段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多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学习,学习的内容也相对单一。而大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多采用集中授课、课后自学,接触的学科知识相对比较广泛。这就使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教育来解决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能够加快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解决大学新生生活方式的转变

大学新生在未进入高校之前,生活的琐事都需要父母或者师长来帮助解决,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和经验,很多新生基本不具备必要的生活技能。这导致一进入大学校园,新生们极其不适应集体生活,吃、穿、住、行都会出现一定的生活障碍。有效地开展适应性教育能够正确地引导和锻炼新生的独立意识、生存技能,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3.解决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转变

尽管新生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最主要面对的人群都是老师和同学,但是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学老师以教为主,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考入理想的高等学府,而高校教师以育为主,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以及如何做人、做事、掌握融入社会的方式方法,一个重教,一个重育,各有侧重点。还有同学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中学时期看重成绩,大学期间看重能力,这会让一部分学生以往的优越感悄然消失。通过开展个性化的适应性教育,加快新生角色的转变,提升他们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相处的人际交往能力,避免学生产生失落、孤僻等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建立完善的意志品质。

4.解决大学新生身心发展的转变

由于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存在远离父母产生的不适应,恋爱问题处理得不当产生的情绪波动,家庭经济状况差异产生的自卑,没有明确目标产生的空虚、焦虑,这些都会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有些同学在高中期间缺乏身体锻炼,在新生军训、出早操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身体的损伤,上述问题都不易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时间被发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干预,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正确地开展适应性教育,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为培育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高校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教育的开展中主要采取的是开学典礼、安全教育讲座、辅导员见面会、主题班会、新老生交流会、专业介绍大会等形式,将学生入学后应知应会的事项讲解和传达到每位新生。上述教育形式已经成为高校常规教育内容,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已经广泛被学校和老师认可。但上述适应性教育的手段,目前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个性化的需求,尤其高校开展适应性教育的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短期内,将适应性教育的所有课程及活动组织和开展完毕。这就使得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更多的是重数量、轻质量,在教育模式上不乏与中学教育有相似之处,参与课程和活动时,基本都是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很难有针对性开展教育与引领工作。在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上也多以实用主义为主,更多的是在传授一些学习的经验、生活的技能、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但对学生关注的个性问题,例如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加入学生组织、社团,采用哪种方式提升自身能力等关系到个人发展的问题都是泛泛而谈。虽然目前的适应性教育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但很多学生依然十分迷茫,不知如何去选择。

三、高校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新途径

1.利用网络媒体让学生提前融入校园学习和大学生活

“00后”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公众客户端来获取资讯和开阔视野。作为高校,是引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应该以学生能够接受、也喜欢接受的教育手段来具体地实施教育工作。

(1)学校宣传部门可将学校的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学习区域、运动区域、休闲区域等现实生活场景制作成微视频,在学校的网络平台加以推送,让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就能直观地了解所报考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2)各基层学院应在录取结束后,及时组建新生联络群,定期向联络群里发布新生入学注意事项,包括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新生入学后需要准备的各项证明材料、生活用品等,班级和寝室信息、教室分布、开学后各种实践教育教学安排等,让新生预先掌握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3)组织高年级同学拍摄内容贴近生活、主题积极向上、形式新颖、对新生有实际帮助作用的微电影,让新生通过校内账号来及时了解实际校园生活,从而帮助新生入学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4)组织往届优秀毕业生、应届升学学生、应届就业学生开展个人访谈,并制作成微视频或者推文,用优秀学生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和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在入学后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生活。

2.利用导师制让学生尽快掌握学科动向和发展方向

导师制,目前是在学生毕业前夕,以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为主,主要还是解决学生学术问题上的教育手段。而如果将导师制贯穿至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尤其是在学生入学适应阶段就开始施行,将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1)导师制能够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根据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人数,分配入学新生。总体要求,每名导师所管理的学生人数10人左右,这样能够让导师有时间、有精力精准地掌握和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学习特点、自身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开展个体化教育。

(2)导师制能够加快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导师可将专业教育与适应性教育有机融合,在开展的专业教育讲座之后,将专业相关介绍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引导之中。让学生在大一期间,通过导师对专业的介绍,及时地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掌握专业应该具备的各项技能,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3)导师制能够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导师在本专业有较深的学识储备、较高的专业认可度、较广的专业人脉,通过导师制的建立,学生可以解决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并通过导师的辅导,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向,在未来职业定位上,也能通过导师的专业人脉,及时确定职业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3.利用导生制让学生及时知晓学习方法和生活技能

导师制开展的同时,各基层学院可以选拔品德优秀、学习良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高年级同学担任导生,不但可以协助导师、辅导员老师处理一些日常性的事务性工作,还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新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在学习的方法和学校的规矩上,能够更加直接及时地解决新生的问题,并且还能及时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波动。另外,新生也更喜欢与导生接触,容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对辅导员和导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高校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保障条件

虽然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在新生适应性教育这个课题上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心理学范畴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还没有成型的体系作为理论指导,都是根据管理者的经验开展教育,这对适应性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制约。另外,适应性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理论,作为高校应该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给予相应的保障。

1.提高适应性教育的重视程度

有效地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不但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塑造身心健康的优秀大学生。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提高对适应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简单将这项教育内容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并且将适应新教育规范化、系统化,将其形成一套符合学生成长的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学工系统辅导员、心理教育教师等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课题组;二是对从事适应性教育的导师,可将教育管理的学生人数转化为学时,或者在职称评定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提高专业教师任教的积极性;三是给予导生一定荣誉或者经济奖励;四是对于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摄给予相应设备和资金支持。

2.延长适应性教育的时间

高校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周期不同,有的高校仅仅一周,时间较长的也就只有一个月,这无论是对于学校、导师、还是辅导员,时间都过于短暂,这就使得有些适应性教育的内容被忽略,完成的教育内容也会重于形式,这就使现在许多新生即使参加了各种适应性教育,可涉及到具体问题还是没有能力和方法去解决。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开展,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和缜密计划安排,在现有传统适应性教育的同时,一是利用军事理论课、形势政治课、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学生社团活动、导师制、导生制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三是利用心理普查、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教师辅导、辅导员谈话等方法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1]。整个适应性教育贯穿大一整个学年,切实解决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帮助学生尽早地树立大学生独立探索、独立生活、独立创造的意识。

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学生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系统性地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能为学校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入学适应性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入学面试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入学第一天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