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常态下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2020-03-04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升级制造业转型

●王 雯

关键字:制造业 转型升级 内涵对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然而,在全球需求结构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出口黄金十年已不再。在国内,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高速投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在以上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面临的段的数字化、网络化;超精密、超高速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和决策;适应极端的工作条件、生产特殊要求的产品;技术的集成化、产品的模块化。

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企业的研发制造正从以产品、市场为中心转为以用户为中心,多样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伴随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演进,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在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在加快,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丰富、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产品升级换代的趋势包括:智能化,越来越多的物品将成为智能终端,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节能化,高能耗产品逐渐被淘汰,清洁能源产品强势崛起,如高效电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LED 路灯等;轻量化,轻质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如轻质金属材料在交通运输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的应用,薄轻面料在户外装备的应用,轻质建筑材料在屋顶、墙体的应用等;非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在变化,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更受青睐,如“一人一款”的服装、带有个人属性的工具等。

新型制造模式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的全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包括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它以“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云平台”为核心支撑,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业务活动,包括研发、生产以及使用等环节,使生产系统与供应链系统、消费系统无缝对接,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新型制造模式实现了:精益生产,以零库存、零浪费为代表;精准协同,以异地设计、采购协作为代表;共享制造,以租赁工时、分享工厂为代表。

二、新常态下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

自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以来,我国的投资环境日益萧条,经济萎缩,各个领域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由于卖不出去全部被积压。除此之外,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物价和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经济成本也显著上涨,效益呈直线滑坡。在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除了外在因素外,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外在原因。外在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一般实施的是外向型发展模式,外贸是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换言之,我国制造型企业通常是通过为外企代理加工产品,再由外企发往世界各地销售,我国企业仅仅赚取些微薄的加工费用。因为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不需要研发产品,也无挑战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制造业企业必须高瞻远瞩,主动求变,适应市场环境的具体要求,充分把握新工业时代下信息资源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制造业升级的创新思路。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艺技术与设计、加工、装配、检测等传统制造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使得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设计技术和手需塑造品牌形象,仅需进行代理加工,入行门槛低,所以发展较快,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旦爆发了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产品的需求量直线下降的话,就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出口,制约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2.内在原因。制造业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均为粗放型的,依靠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运用劳动密集型发展渠道推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由于获取材料及劳动力的成本较低,使得大量的外企开始到我国投资设厂,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日益丧失,劳动力成本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某些行业的生产成本已经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许多企业开始将投资的目的地转向了越南及印度,大批的生产型企业离开我国,我国又没有新兴行业进行替代,那么制造业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另外,“互联网+”出现也是导致制造业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电商平台的出现,大多数的企业开始将主流的营销方式改为电子商务,过去的商务模式则被彻底颠覆了。由于电子商务将企业聚集到电商平台,使得企业和产品、价格信息逐明化,顾客相互比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被消除了。然而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是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许多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优势不一。在电商平台上,存在成本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价来开辟市场,而处于弱势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互联网+”让制造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弱势企业将会被淘汰。

三、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

1.产业转移: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同时也为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规划。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化解国内的产能过剩危机,我国很多对欧美出口不利的产品,例如,钢铁、纺织、水泥、光伏、化肥等,却为很多工业不发达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另一方面,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而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匮乏,工业化水平低,在我国制造业要素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望承接我国价值链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2.两化融合: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近年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从传统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再到智能制造,是中国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业演化主路线,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更是“中国智造”的必然选择。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目的是实现产品研发设计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让制造业具备“聪明的大脑”,推动传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3.模式创新: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计划。“互联网+”计划就是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互联网+”计划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更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工业4.0”的必经之路。“互联网+”计划能够颠覆产业的生态链和价值链,告别微笑曲线,重新审视“武藏曲线”,带动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计划还能将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打造专业的“生产+ 管理+服务”一体化流程。

4.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制造技术不断出现,例如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市场是检验能力的最终标准,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掌握未来主动权,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培育原则和发展目标,促进我国制造业从“红海市场”向“蓝海市场”的转移。

总之,目前的危机也为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多种机遇。制造企业需要抓紧机遇,统筹规划行业转型升级。既要重视市场的力量,也要注重行业的政策引导。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脱实向虚的趋势不值得倡导,而未来就需要通过利用“一带一路”对外策略、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创新驱动等途径来提升制造业增值空间,让中国的工匠精神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升级制造业转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转型
回暖与升级
沣芝转型记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